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多品牌戰略中「向下延伸」更難做?,歡迎閲讀。
之前兩期節目,我們聊了多品牌戰略這麼多年來的得與失,以及多品牌對于中國車企高端化發展的幫助。那麼多品牌戰略對低端走量的車型又有哪些影響呢?
以下為本期視頻文字版:
如今内卷的汽車市場中,對于國際傳統車廠來説,多品牌戰略中的許多低端品牌都消失了,像雪佛蘭的科魯茲、福特的福睿斯等 A 級車市場的經典車型,都淡出了市場。
并且從市場份額來看,從 2019 年到 2024 年的五年時間裏,A 級車從 65% 衰退到了 40% 左右的水平,而且這裏面比亞迪的車型占據了很大一部分。
比亞迪可以説是在 A 級車市場裏面,真正突破了傳統合資品牌產品的水平。這是一個最重要走量的市場,被我們中國的品牌所占據,雖然并不完全是新能源車,但是也包括 DM-i 這些混動的車型。這是很大的一個改變。
經濟可靠是低價車的首要特性
其實現在還有很多新勢力也想推出低價位品牌,為了不稀釋它原來高價位的品牌形象,又用低價車型來撐起銷量數據。比如説蔚來,它希望維持它在 30 萬以上,跟 BBA 寶馬持平的位置,而不希望你推出一個 15 萬的車,讓買原來 30 萬的車的人,覺得品牌價值被稀釋,但目前看來難度比較大。
那為什麼比亞迪能在 A 級市場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比亞迪在許多廠商押注純電的時候,堅定了混動的技術路線。對于低價產品來説,混動車型更符合工薪階層消費者的需求:不用擔心充電樁的限制,并且實現了比油車更低的用車成本,并且潛在的維修成本比純電車更低。總結下來,就是四個字 " 經濟可靠 "。
而且像比亞迪、奇瑞、長安這些本土傳統車廠,產品的質量在過去十年有很大的改進,基本上也不輸所謂的國際品牌的 A 級車了。當你滿足 " 經濟可靠 " 這四個字的時候,民眾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自然會選擇你的產品。
而至于那些國外低端定位的品牌,之所以消亡也是因為產品不夠出色,沒有做到 " 經濟可靠 "。
小鵬和蔚來的兩種思路
其實現在還有很多新勢力也想推出低價位品牌,為了不稀釋它原來高價位的品牌形象,又用低價車型來撐起銷量數據。
也存在着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蔚來,先推出樂道,然後又做了更便宜的螢火蟲,都是單獨的子品牌,避免稀釋蔚來的品牌光環;第二種就是小鵬的 MONA,本來是要做獨立的低價子品牌,但後來還是決定留在小鵬品牌裏面,主打 10-15 萬價位。
建立一個新的品牌,無論是高端還是低端,都需要大量的投入。成本不僅體現在產品研發和生產上,還包括銷售渠道的建設和維護。尤其在中國市場,下沉市場的潛力巨大,四、五、六線城市的需求不容忽視。對于價格在 15 萬元以下的車型來説,這些城市才是真正的市場所在。
然而,将銷售渠道擴展到這些低線城市面臨諸多困難。以蔚來為例,如果要通過直營店模式覆蓋到六線城市,不僅投資巨大,而且現實性較低。4S 店雖然已經面臨經濟困境,但利用現有的銷售渠道可能是更為實際的選擇。小鵬的做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充分利用了現有渠道來避免重復投入,并為 4S 店帶來了更多的客群和銷量支持。
對于四、五、六線城市的消費者來説,智能車和電動車更具挑戰性,因為他們對這些新技術的認知和接受度相對較低。因此,客户服務和用户體驗需要更加到位,才能赢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這不僅僅是銷售問題,更是如何在不同層級的城市中提供一致且高質量的服務體驗的問題。
從經濟角度來看,推出低價位車型的成本并不比高端車型低多少。例如,一輛 15 萬元的小鵬 MONA 與一輛 20 萬元的車型相比,盡管售價更低,但在輪胎、電池、續航能力以及智能座艙等方面并沒有顯著的成本差異。唯一的區别可能在于智能駕駛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降價意味着利潤空間的壓縮,再加上營銷和渠道建設的成本,使得推出新的低端品牌變得不切實際。
低價品牌競争
本質上還是技術和渠道競争
在當前市場狀況下,實施多品牌戰略并向下延伸更具挑戰性。豐田和比亞迪的成功經驗表明,利用現有品牌和渠道下沉是更為可行的方法。豐田和比亞迪通過優化產品配置和供應鏈管理,确保了其低端產品的競争力和可靠性,同時保持了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和正面性。
此外,創新仍然是關鍵。即使是經濟型車型,也需要具備一定的科技創新能力,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期望,就像開頭説的比亞迪 DM-i 技術。這種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產品的競争力,還增強了品牌的差異化優勢。
最後,銷售渠道的布局至關重要。比亞迪通過海洋網和王朝網分網銷售的方式,實現了廣泛的網點覆蓋,從而提高了市場滲透率。同時,品牌整體的形象和口碑效應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一個健康、向上且一致的品牌形象不僅能減少市場營銷的投資,還能通過客户口碑帶來持續的傳播效應。
綜上所述,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實施多品牌戰略并向下延伸極具挑戰性。利用現有品牌和渠道進行優化和擴展,可能是更為實際的選擇。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加強技術創新、優化供應鏈管理和提升客户服務水平,企業可以在不增加過多成本的情況下,實現市場份額的擴大和品牌影響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