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羽毛球又漲價,中產都要打不起了,歡迎閲讀。
羽毛太 " 重 ",人造球何時才能接棒?
羽毛球,説是新一代理财產品也不為過了。
一年不到,羽毛球就因為漲價上了兩次熱搜。更可怕的是,上一次的熱搜話題還是 " 羽毛球大漲價 ",這一次直接更新成了 " 羽毛球漲幅超越黃金 "。
羽毛球的價格為什麼一漲再漲?如果繼續漲下去,羽毛球是不是真的要成 " 貴族運動 " 了?
羽毛球又漲價了?
" 最便宜的 115 塊一筒。" 北京某羽毛球用品專賣店老板一邊忙着給球拍穿線一邊用下巴示意身後,一筒 12 個(即一打)的威克多金黃級 5 号羽毛球,單只均價已經接近 10 塊錢。
北京某店内的羽毛球。圖 / 梁婷婷
去年 7 月初,尤尼克斯、紅雙喜、翎美、威克多、超牌、獅鵬、亞獅龍、威肯等多家羽毛球品牌發布調價公告,各品牌各等級羽毛球漲幅均在 40% — 60% 不等,羽毛球漲價的話題廣受關注。
最近漲價潮再起,知名廠商威克多的調價通知在網絡上廣為流傳,還有人依據被稱為 " 漲價天王 " 的尤尼克斯主流高端款 AS-05 羽毛球的價格變動測算,該型号羽毛球兩年間的漲幅高達 100%,比同期黃金的漲幅還要高。
而在行内人眼中,羽毛球漲價早就不是新鮮事了。
前述門店老板就提到,現在的球就是貴,全國都是如此," 差不多從大前年就這樣了,過倆月就漲價,每次感覺漲差不多了吧,過陣子還能再漲 "。
資深羽毛球穿線師、在濟南經營一家網球羽毛球專營店的朱啓源也告訴有意思報告,在他印象中,自 2018 — 2019 年起每年差不多就有每筒 3 — 6 元不等的漲價,2023 年就 " 比較誇張 ",差不多每個月都能收到不同品牌的漲價函," 去年雖然媒體報道得多,但我感覺比起上一年算是比較克制了 "。
反倒是當下,頗有 2023 年那種勢頭了。作為銷售終端,他們通常會在收到調價通知前就從各家業務經理那裏提前收到風聲,而今年春節以來漲價的消息就沒有停過。
朱啓源以店内賣得最好的亞獅龍 7 号球為例,這款性價比較高的球在山東乃至整個華北地區都十分熱賣,目前他拿貨時的價格已經比過年前後高了 15%。
圖 / 電商頁面截圖
而促使球的價格近幾年來不斷上漲的原因説來也很簡單,那就是沒貨。再往下挖一層就是,作為羽毛球重要原材料的 " 羽毛 " 不夠用了。
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資料指出,非洲豬瘟發生後,國内禽類養殖有所增長,其中白羽鴨肉一度增量最多。但到 2020 — 2021 年,行業產能就進入了調整期。盡管我國家禽總出欄量保持增長,但能夠供應給羽毛球制作的鴨鵝出欄量卻沒有太大變化。
老陳是某省體育用品企業的負責人,其工廠不僅為頭部廠商供應毛片,也生產羽毛球。據他介紹,現在鴨鵝品種改良後體形較大,單只鴨鵝能夠提供的符合标準的毛片數量較以往有所增加,但對生長周期的要求卻提高了。例如一般一只鴨子可能提供 20 根羽毛,但要生長 3 — 4 個月,而很多肉鴨大概 45 天便被宰殺,其毛片無法用于羽毛球生產。
也就是説,近幾年來能夠用于生產羽毛球的毛片反而在總量上是減少的。
而與此同時,不管是線下場館的火爆還是羽毛球拍成交額的增長,都説明愛上打羽毛球的人大大增多了。
當羽毛球的供需無法平衡時,可利用的鵝鴨毛,即所謂的 " 毛片 " 愈加顯得 " 捉襟見肘 ",羽毛球價格的持續上漲也就順理成章了。前述那份調價通知上,江蘇威克多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也将調價原因歸于 " 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 "。
羽毛球,還會貴下去嗎?
既然毛片不足已是近幾年的常态,可為什麼今年羽毛球的價格似乎漲得更兇了?
老陳指出,盡管羽毛球漲價的根本原因都是毛片不足,但細究起來仍有一些不同。
2021 年以來,羽毛球產銷兩旺,很多企業大幅擴大產能,可原材料供應卻沒有跟上,甚至還有較高比例的下降。當原材料稀缺,毛片價格不斷上漲的時候,毛片企業空有更大產能卻無力拿出更多資金買毛片,不少企業開始面臨生存危機,整個行業也決意自救。
他談到,去年 9 月在業内幾大主流廠商牽頭下,毛片價格以約定的方式穩定下來。但這種情況沒有維持太久,年底起不少小企業通過貸款方式取得了更多的流動資金,又開始争奪本就不多的毛片。
" 無論多貴的毛,加價都能賣出去,這就是現狀。" 老陳有些無奈地説。
朱啓源則從銷售端分析道,人為的壓貨和控價也在業内普遍存在," 整個鏈條上的每個人都知道球的價格一定會漲,所以人的因素也在進一步推高價格 "。
他舉例稱,某一級經銷商以每筒 100 元的價格拿貨,按 110 元賣出,但考慮到下個月可能就能賣到 120 元,那麼手頭有 100 件貨的經銷商可能只放出 20 件。過一段時間,以 120 元的價格再放出一小部分,持續不斷地 " 試探 " 市場對于漲價的态度。
" 羽毛球這東西,就是有很大一片剛需市場,價格也就這樣水漲船高。" 朱啓源也遇到不少為了降低每場用球成本而大量囤球的消費者,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個人似乎都成了漲價過程中的一環。
對于羽毛球運動愛好者來説,羽毛球的飛行穩定性、打感非常重要,因而只要斷了一根羽毛就很有可能被棄之不用。羽毛球一漲價,普通人打球的成本直線上升。
上班族曉月自稱 " 業餘中的業餘 ",她和朋友打一小時的 " 休閒局 " 通常會消耗兩個球,買的也是便宜的入門球;而她一位段位較高的球友,一個小時則能用掉三四個球,每個球均價在 15 元。
北京中等場館的熱門時段動辄一小時一兩百塊錢,再加上四五十塊的球錢,曉月大體一算就覺得,自己還是繼續玩早場休閒局比較好。
作為業内人的老陳雖然并不缺球,但打了 40 來年羽毛球的他,特别理解球友們的無奈," 現在一筒球基本是一百塊錢以上,如果一周打三次球,價格繼續漲下去真的會影響心态,要麼減少打球的頻率,要麼以前 10 分鍾換個球現在就要考慮一個球再多打 10 分鍾了 "。
跟曉月一樣生活在北上廣的年輕人或許在消費觀上還比較靈活,但在部分低線城市或是中老年球友較多的縣城裏,老陳感覺打球的人似乎真的在變少," 有個來我們這裏拿貨的老板,以前一次拿 5 箱,現在一般就只拿 2 — 3 箱 "。
當然,天然羽毛球也并非不可取代,市面上也有尼龍球、人造碳纖維羽毛球可供選擇。只是體驗感上,暫時很難媲美天然球。
尼龍球雖然耐打,但易傷拍線,打感上也不及天然球。小紅書上 " 尼龍球和羽毛球哪個好 " 話題有超過 45 萬篇筆記,大多推薦新手或學生使用,還有人笑稱," 用尼龍球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容易被人看不起 "。
至于人造碳纖維羽毛球,雖然在綜合能力上越來越接近天然球,但要實現 " 把羽毛球價格打下來 " 的目标,還需要一點時間。
朱啓源的店裏就有一款聯名人造球在售,他也發現越來越多客户會有意識地尋找天然球的替代品。但真被人問起時,他往往也只建議追求娛樂、放松的球友買來嘗試。
就目前來看,源頭的材料問題暫時無法解決,人為控價的現象也難以杜絕,多位業内人士表示,天然羽毛球漲價并維持在相對高位的既定事實恐怕難以改變。
" 連我都開始打網球了,羽毛球再漲下去可能真的會逼得很多人換愛好了。" 朱啓源半憂慮半開玩笑地説。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有意思報告 ",作者:梁婷婷,編輯:田納西,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