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聯發科發布了旗艦汽車座艙平台,想把 AI 技術普及到車内,歡迎閲讀。
就在兩周前,聯發科在深圳舉辦了天玑開發者大會 MDDC 2025,發布了天玑 9400+ 旗艦芯片,還和行業夥伴一起尋求共識,想要推動 AI 智能體的發展。
當然,當時的夥伴主要是手機和手機生态領網域。AI 浪潮席卷的,也不僅僅是手機和電腦領網域,當然還有汽車領網域,這不,聯發科就在上海車展上發布了天玑汽車旗艦座艙平台 C-X1 和旗艦聯接平台 MT2739。同時還和合作夥伴展示了汽車領網域的生成式 AI 技術和智能體 AI 座艙應用。
意圖再明顯不過了,聯發科想要占據在芯片領網域占據 AI 的心智高地。
聯發科技(MediaTek )副總經理張豫台表示:
汽車產業的現階段是智能化, AI 應用将成為車企打造智能座艙差異化優勢的關鍵。MediaTek 無處不在的 AI 技術,将全面推動智能體 AI(Agentic AI)應用在智能汽車加速落地。基于天玑汽車平台業界先進的車用計算芯片,我們通過可擴展的軟硬體架構與完善的開發體系支持,将助力車企加速從 AI 技術向用户體驗價值的轉化,攜手產業生态夥伴共同構建「AI 定義座艙」時代的智能汽車新範式。
他們説的生态合作夥伴,就是當下如日中天的英偉達,天玑汽車座艙平台 C-X1 和英偉達的關系可謂不分彼此。
天玑汽車座艙平台 C-X1 基于先進的 3nm 制程,采用 Arm v9.2-A 架構,集成了 NVIDIA Blackwell GPU 與深度學習加速器,以雙 AI 引擎構建彈性算力架構,算力管夠。因為該平台通過雲端 - 端側架構一致性開發的生态優勢,能改方便車企和開發者加速多模态大語言模型的車内部署,率先實現包括低延遲端側語音助手、實時旅程規劃、智能遊記視頻生成、駕駛警覺性監測、艙内外環境理解感知、個性化影音内容推送等等 AI 落地功能,
GPU 算力上,足夠滿足下一代智能座艙多屏顯示互動和復雜 AI 異構算力的需求,天玑汽車旗艦座艙平台 C-X1 也集成了 NVIDIA RTX GPU 光線追蹤技術,未來可以在座艙内提供車載 3A 級遊戲體驗。
更吸引車企的是,天玑汽車座艙平台 C-X1 與英偉達安全和 AI 處理器(如 NVIDIA DRIVE AGX Thor)搭配使用,可形成一套完整的集中式計算平台解決方案,能夠托管所有車輛網域處理器。 NVIDIA DRIVE AGX Thor 和天玑汽車座艙平台 C-X1 都可運行 NVIDIA DriveOS,因此可以實現靈活的資源共享和應用程式托管。通過 NVIDIA DriveOS 平台實現資源共享,高效集成座艙 IVI (In-Vehicle Infotainment,智能座艙信息娛樂系統)與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除了這個座艙平台之外,聯發科還推出了天玑汽車旗艦聯接平台 MT2739,支持 5G-Advanced 通信技術,率先支持 3GPP R17 與 R18 标準協定,并支持 NB-NTN 及 NR-NTN 衞星通信技術。
MT2739 聯接平台支持單射頻雙卡雙通技術,具備行車場景智能識别與 AI 網絡優化能力,可依據不同連接需求自動切換更優模式,提升網絡速率與連接穩定性。
因為車規認證,以及汽車行業系統和軟體研發能力的原因,AI 技術的落地節奏還是會比手機電腦端慢一些,但是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AI 在汽車行業的落地已經開始加速,無論是雲端算力還是端側算力,抑或是各種 AI 功能落地,都成為車企在發布會上講解的重點部分,5G+AI 的概念雖然時間挺久了,但在汽車行業依舊适用,這當然就是聯發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