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日本企業沒有年終獎,為什麼員工仍然持續奮鬥?,歡迎閲讀。
文 | 吳強 偉事達中國持牌人
來源 | 中歐商業評論
咨詢合作 | 13699120588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日本的分錢制度模糊了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的界線。
編者按:
又到了年底,上班族們可能要開始盤算今年的年終獎了。在日本,沒有年終獎這個説法,絕大部分日本企業一年發兩次獎金,分别是夏季獎金和冬季獎金,每次的獎金額相當于 2~3 個月的工資。
在碰上新冠疫情後,日本經濟在負增長,大部分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不過,随着日本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蘇,近日發布的統計結果顯示,18 個行業的 162 家企業的平均締結金額比上年提高 8.92%,3 年來首次增加。
其實在日本 " 企業家 " 這類詞鮮被提及。日本的分錢制度模糊了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的界線,無論是資方或是勞方,都将企業視作安身立命之本,認為自身肩負着經營好企業的責任。
" 輩分 " 與暗藏的階層
在日本,一個員工可以拿到多少獎金,并沒什麼懸念,日本企業不會通過 " 拉開獎金差距 " 的方式去刺激員工們你追我趕地拼業績。
這聽上去有點 " 小耳朵飯 " 的意思,但在日本人看來,這也是一種 " 團隊精神 ";日本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喜歡中庸之道,不願出類拔萃,但也不能掉隊。
但在這樣的團隊裏面,卻很講究 " 論資排輩 ",日本人在很多場合都講 " 輩分 ",比如早進入公司或學校的人就是 " 前輩 ",晚進的就是 " 後輩 ",所以在職場上,經常能看到年紀大的人管年輕人叫 " 前輩 "。
除了 " 輩分 " 之外,日本企業裏還有很多暗藏的階層,比如員工分為正社員、契約社員、零時工。正社員和公司籤的是沒有勞動期限的合同,默認終身雇傭;契約社員的勞動合同期限一般是 1~3 年,而零時工則是幹一天活算一天工錢的那種。
以應屆畢業生身份進入企業的員工,和從其他公司跳槽來的員工在感覺上也有一些微妙的差别,後者叫 " 中途采用 ",不僅在 " 輩分 " 上吃虧,還有點 " 血統不純 " 的意思。這種文化帶來的問題之一,就是日本人不喜歡随便跳槽。
日本企業職員的工資,一般和他在企業的任職年限成正比,這種制度叫" 年功序列 ",就是員工的工資随着年齡和企業年資的增長而每年增加。
在大部分情況下,日本公司職員的收入和年齡成正比,比如 20 歲的新入社員,月薪就是 20 萬日元,幹到 30 歲時,月薪差不多漲到 30 萬日元;12 個月的月薪,加夏、冬兩次獎金,一個人的年薪大概就是他的年齡乘 16~18,比如一個人幹到 50 歲,他的年收入大概就在 800 萬 ~1000 萬日元。所以,日本人通常在 50~60 歲的時候,達到一生中收入和輩分的峰值,這也是他們人生充實感最強的階段。
" 退職金 " 與富裕的晚年
當然,行業和企業的不同,也是有收入差距的。日本最近有一個《就職人氣企業調查》顯示,伊藤忠、三菱、住友、丸紅這些大商社,還是大學生們的求職首選。在日本傳統商社、銀行金融、建築地產等行業中,大型企業的社員平均收入通常能超過 1000 萬日元,而日本全行業的員工平均年收大約在 400 萬 ~500 萬日元。
但是,高收入相應也會有高壓力和高税收。日本高收入人群的個人所得税逐年增加,以年收入 1000 萬日元為例,個人所得税從 2002 年的 200 萬日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274 萬日元;另外,收入越高加班時間也越長,很多員工年收入 1000 萬日元以上的公司,員工每個月的加班時間都在 60 小時以上;所以平衡地來看,日本社會的收入差距并不算太大。
除了工資,大部分企業在員工退休或離職時,會根據員工為公司的服務年限一次性支付一筆 " 退職金 ",一般來説,如果是中途離職,這筆錢的金額會少得可憐;但如果是終身受雇,并且一直幹到 60 歲退休,大部分企業的退職金一般會在 2000 萬日元左右,相當于 130 萬元人民币。
而且,很多員工在退休後還會被企業返聘,以一半的薪水(400 萬 ~600 萬日元)繼續幹原來的工作,再加上政府的社保退休金,他們的晚年生活依然能在金錢方面保持寬裕。
前段時間日本電視台播了一個節目,對日本各個地區的家庭進行存款調查,很多地方的家庭存款都在 1000 萬日元以上,東京更是以超過 2000 萬日元排在全日本第一;看來,日本老百姓還是蠻有錢的,但這也和日本社會的老齡化有關,因為很多人的存款都來自豐厚的退職金。
全員 " 經營者 "
我曾向東京理科大學的佐佐木教授請教過日本企業的用人問題,他的觀點是:美國的勞動力市場發達,不管是優秀人才還是體力勞動者,企業都可以從市場中輕松獲得;但日本如果也這麼幹,就無法在國際競争中獲勝,因為就算日本企業給出與美國企業同樣的薪資,世界一流人才也無意來日本工作;所以,日本企業必須從 " 廉價 " 的應屆畢業生開始,為自己培養人才。
因此日本企業注重 OJT(On-the-jobtraining,在職培訓),注重讓員工熟練掌握與公司業務相關的專業技能,而且要經常輪崗,以全方位學習公司各崗位的工作技能。同時,公司也會鼓勵員工去參加各種國家認可的技能資格考試,獲得的技能資格證書越多,薪水也會相應越高。
相反,在日本讀 MBA 不是很有市場,因為很少有企業需要請一個 " 空降兵 " 來管理,所以拿到 MBA 文憑還不如拿一個技能資格證書,這也是日本的 MBA 教育一直不發達的原因。
佐佐木教授還向我展示了一個圖表,裏面有兩條線,一條是年收入随年齡增加的直線,另一條是員工為企業創造價值的曲線。
在應屆畢業生剛入職的階段,公司付出的薪水要高于員工創造的價值;當員工具備一定工作能力時,他為公司創造的價值要高于公司付給他的薪水;但當他年紀大了以後,創造的價值開始下降,可是薪水卻變得非常高。
這種年功序列工資制,也是一種對未來的隐性投資。員工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工作,等到幹不動的時候,公司用豐厚的回報給予反哺,這種制度把企業和員工的利益捆綁在一起,讓企業主和員工都必須立足長遠考慮問題,當公司短期利益和持續經營之間產生衝突的時候,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持續經營,否則公司黃了,大家的養老金都要打水漂。
" 企業家 " 這類詞在日本很少有人説,日本的分錢制度,讓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的界限不是很分明,不管是資方,還是勞方,都把企業當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都認為自己承擔着把企業經營好的責任。
所以,日本通常以 " 經營者 " 的稱呼代替 " 企業家 ",而且強調 " 全員參與經營,人人都是經營者 "。這也是稻盛和夫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話。
當然,這種企業制度也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弊端,比如讓組織保守和僵化、壓抑創新等,所以,從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日本社會對于破除終身雇傭和年功序列的呼聲越來越高,很多企業都在往更加國際化的管理模式轉型,主張人才的自由流動和多樣性,按能力給錢,讓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更加匹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