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鍵盤到底有多髒?絕對想象不到……,歡迎閲讀。
撰文 | Ziv 審校 | Skin
打工人每天離不開的東西是什麼?(不是咖啡。)
(圖片來源:見水印)
沒錯,就是鍵鼠套裝。不管是不是出于自願,我們的手每天都要在鍵盤滑鼠上流連好幾個小時。
鍵盤總是難以避免地承受一些其他東西,比如食物殘渣、灰塵、油脂、各種各樣的液體,和不知道被手從哪裏帶來的細菌。而它又很容易在搞衞生時被忽略,成為一個衞生死角。
英國消費者組織在 2008 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鍵盤的肮髒程度可能是馬桶座圈的 5 倍。
(圖片來源:Duskfall Crew - Unsplash)
亞利桑那大學的一項研究從美國 100 個辦公室采集了樣本,結果顯示,電腦鍵盤上每平方英寸(大約 6.5 平方厘米)有 3295 個微生物,滑鼠有 1676 個微生物。
除了上完廁所、吃完東西不洗手,皮膚正常分泌的汗液和油脂也很容易滞留在鍵盤上,這就導致鍵盤成了細菌的温床。
(圖片來源:GIPHY)
一邊吃糖一邊説話,濺出的糖汁難免會落到鍵盤上,讓鍵盤變得黏糊糊的,還容易吸引來很多同樣喜歡吃糖的細菌。
美國華盛頓特區一所小學曾爆發一場諾如病毒,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報告,病毒的傳染源正是學校裏公用的鍵盤和滑鼠。
當時學校裏有 103 人患病,為了找到傳染源,人們在學校内外各個物體表面采集了樣本,發現鍵盤和滑鼠上的諾如病毒檢測呈陽性。
鍵盤裏的食物殘渣不僅能滋生細菌,還會吸引來一些其他的不速之客。英國皇家化學學會表示髒兮兮、油膩膩的鍵盤會吸引來真正的 " 鼠 "。
鼠鼠來咯 ~
一位辦公室在倫敦的員工很困惑地發現,當她按下鍵盤按鍵後,會有 " 種子 " 從裏面彈射出來,然而她并沒有在桌子附近吃過什麼含有種子的食物。
後來她發現所謂的 " 種子 " 其實是老鼠的糞便顆粒罷了。
鍵盤上經常被檢測出的危險成分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它會附着在人體的皮膚表面上、毛囊中,以及鼻粘膜等上呼吸道黏膜中。
被染色後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圖片來源:CDC - wiki)
這種細菌會讓皮膚長丘疹,能夠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比如中耳炎、鼻窦炎、肺炎等等。還會引起食物中毒,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和腹瀉的症狀。
一項研究從大學教師和微生物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辦公設備上采集了樣本,結果發現 96% 的鍵盤上可以檢測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除此以外,還有微球菌、鏈球菌,以及以大腸杆菌等等。
大腸杆菌的低温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片來源:wiki)
這項研究還對比了手機和鍵盤表面的菌群,發現鍵盤上的微生物種類更加豐富。
其中杆菌的檢出率更高,它們以有機物為食,研究人員由此推測樣本主人極有可能經常在鍵盤附近吃東西。
不過萬幸的是,即使只用常見的消毒濕巾進行簡單清潔,也能大大減少鍵盤上的菌群。
消毒前(左)和消毒後(右)從鍵盤中分離出的細菌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 [ 3 ] )
雖説可以 " 大大減少 ",但鍵盤表面很難達到零污染,因為按鍵之間的縫隙很難清潔,而這裏又格外容易積聚灰塵和有機物基質,為細菌生長提供沃土。
想要給鍵盤徹底清潔一下,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首先是将鍵盤倒扣過來,用力搖晃(如果是筆記型電腦别忘了先關機拔電源)。你會驚喜地發現裏面能掉出不少小零食(如果是機械鍵盤,可以把鍵帽拆下來仔細清理)。
來自同事的友情提醒
(圖片來源:聰明勇敢有力氣的 Skin)
大塊的髒東西掉出來以後,還會有很多異物卡在鍵盤鍵下面,這時候可以借助壓縮空氣罐除塵。或者你也可以從網上找到各種給鍵盤清灰的小刷子或者吸塵器等等。
為了防止手指上的油脂、喝飲料時濺上去的糖這種又油又黏的東西在鍵盤上聚集,最好每周用沾水的布或者紙擦一下鍵盤。
但對于已經形成的污垢和細菌,只用濕布擦就毫無用處了,需要一些魔法藥水的幫忙。
鍵盤縫隙中可以用棉籤蘸一點含有異丙醇的清洗劑清理,它能殺死主要細菌和大多數潛在污染物。由于蒸發速度快,它對于電子元件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在清理筆記型電腦的鍵盤時,這點非常重要。
有些專門用于清潔電腦鍵盤的噴霧和濕巾含有抗菌化學成分,可以殺死細菌,并給表面消毒,或者也可以使用普通濕巾多擦幾遍。
别等鍵盤變成這樣再動手:
參考資料:
[ 1 ] https://www.livescience.com/6679-clean-dirty-keyboard.html
[ 2 ] https://home.howstuffworks.com/home-improvement/household-hints-tips/cleaning-organizing/germier-than-your-toilet-clean-your-keyboard-now2.htm
[ 3 ]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210060/
[ 4 ] https://abcnews.go.com/Health/Healthday/story?id=4509937&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