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陸家嘴的青旅裏,他們忙着改簡歷,歡迎閲讀。
上個月,羅海燕在青旅大廳遇見以前常住的老朋友,驚訝對方變滄桑不少。三十多歲的男人失業了,不敢告訴家人,也不敢回老家。最近他在投簡歷,一直沒找到跟上一份待遇差不多的工作。
店外就是陸家嘴金融區,露台上能看到東方明珠塔尖,之前羅海燕聽説,此人在附近公司上班,薪資高,但喜歡青旅的自在,拎一個小包來去各個青旅,常常旅遊,還曾辭職寫了本自傳體小説。想起他過去的潇灑,羅海燕感嘆," 現在這種壓力下,要再找一份福利好的工作,有點難。"
羅海燕快 30 歲了,在這裏斷斷續續住了 3 年,中間三進三出,不斷在求職與考研間徘徊。她記得往常在大廳的沙發上,吃喝玩樂和旅遊經歷是大家的主要話題,現在坐下來聊天的住客少了,大多帶着耳機玩手機," 獨來獨往,好像世界發生什麼事都與我無關。"
今年以來,這成了這家青旅的常态。在店長印象裏,以前除了國内學生遊客,還有不少外派來上海短期工作的海外人士喜歡住在這裏,疫情之後就明顯感到多了很多長租客,求職備考的學生和在職打工人 " 占到一半 "。
住客大多 25 歲以下,知道羅海燕在一家私立幼兒園做助教,有職場經驗,常去求教,問她該找什麼樣的工作,想做的也還是集中在金融、品牌企業、互聯網大廠的方向。上個月初,羅海燕在洗衣房碰到譚敏——已經住了一年的廣東女孩,得知當時她在一家外企,可以有 " 幾百上千萬的預算去做生意 ",但還是打算換工作。
早先,譚敏覺得自己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光亮的大玻璃窗,還有按產品命名的會議室,下幾層樓就到的健身房,最重要的是大品牌能成為簡歷上漂亮的一筆。她甚至對開會都很有興致,能從老板的説話中學到思維方式和溝通技巧。這種滿足維持了一年,她發覺坐在螢幕前每天對着一堆數字并不适合自己,更希望能經常跟人打交道。
跳槽到另一家集團子公司做品牌,譚敏又發覺這家公司的項目剛剛起步,沒什麼活兒幹,似乎提前過上了退休生活。最近,她去一家知名電商面試失敗,又投了一輪簡歷。
今年找工作的人多了,常住這裏的趙成幹脆在一樓幹起副業——幫人改簡歷。大廳總有人拿着書學習,或者在電腦前忙碌,不是為工作趕 PPT,就是在改簡歷。趙成開價每份簡歷二三百,難度大和需要中英文翻譯的四五百,一直有生意。
他在外企做 HR,之前遇到求職的年輕人在大廳聊,就主動給些建議,慢慢有人直接來找他幫忙優化簡歷。他明顯感覺今年做簡歷更費勁,公司招聘的崗位緊縮,有的甚至不招人。
他遇到有位在英國讀完本碩博的男生,想找一份金融數據分析和行研報告的工作,三家企業只有一家回復,最終面試也沒過。也有位 211 碩士女孩想做金融銷售,但看來看去薪水頂多六七千塊,遠低于她一萬五的要求。" 卡完學歷之後卡專業,卡完專業卡論文,完了之後卡你是否有資源,層層篩選。" 趙成説到,公司對新員工的要求變高," 現在他們都在緊衣縮食,希望招到復合型人才。"
●傍晚,坐在大廳裏學習或工作的住客。講述者供圖
一天晚上 10 點多,羅海燕下班回來,在前台買礦泉水碰上無精打采的室友楊薇。她想起在房間看到印着校園招聘的布袋,猜這個剛畢業的大學女生也是在為找工作發愁。她們住在 10 來平米的六人間,黑色梯子連接上下鋪,宿舍裏不是每天滿員,有的人從未碰面就離開了。羅海燕是唯一住了這麼久的,和楊薇一起在這裏一個月,打招呼之外會有一點交談。
楊薇的鋪位換上了花朵床品,帶着文藝的學生氣。她是十月底從甘肅來的上海,在青旅結識過一個同年紀的河南男孩,不願意當物理老師,找了一份金融銷售的工作,還告訴她這類工作不怕失業,第一天離職,第二天就立馬就到新公司。來上海不到半年,他已經換到第二家公司。
可楊薇沒那麼幸運,剛剛應聘了一份托管老師的工作,沒通過筆試,這是她來上海後收到的第二次面試邀請,發出去的其他 50 份左右簡歷都沒回音。來上海前,她沒有離開過西北,在老家也做過類似崗位,本來覺得還挺有把握,這下信心全無。爸媽同屬一家本地企業,對大城市的概念只有 " 壓力大 ",讓她 " 玩兩天回來就行 "。
楊薇在火車上就不停投簡歷,刷網上的經驗貼,發現一大片都是失敗的經歷,有的花了 1 萬塊,還沒找到。有人曬出投了 221 份簡歷的截圖,沒有一個面試邀請,下面回復説 " 海投簡歷沒什麼人回,錢花得可快了 "。有應屆畢業生做足面試準備,結果面試官只問了兩個問題,全程 10 分鍾結束,也沒敢明确提期望的薪資要求。
楊薇越看越焦慮,摸摸口袋裏的 2 千塊,那是她上個月工資。畢業後,她在老家找了份托管老師的工作,帶那些家長沒空照顧的孩子吃飯、午睡,再等他們晚上放學後給輔導作業。非常累,楊薇只有這個感受。她學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麼繼續考研當老師,要麼考公,她都不感興趣。自從畢業回家,除了爸媽,樓下的老奶奶、某個不怎麼説話的阿姨、各種鄰居親戚都會不停地問她打算幹嘛,還會給出很多建議。
小城的文化生活不豐富,奧體中心今年才建好,薛之謙演唱會是這麼多年第一場正兒八經的明星演唱會,而這似乎在大城市每天都會發生。楊薇給自己立的職業目标是在上海生存下去,工資 3000 以上就夠,最好包吃住。
在火車站附近的青旅住了四五天,心儀的工作都沒有回應,現在這家青旅倒是通過了她的面試,薪酬待遇都符合預期。她想着先落腳,再慢慢找,而且前台工作只要用心就行,沒什麼難的。很快,這種以為被打破。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她都記在本子上,可第二天總會出現新的問題。
有回她把一個預付訂單錯看成現付,多刷了外國客人的錢。本來休班的同事接到投訴臨時趕來,查系統、查監控,給客人道歉和返還多收的房費,最後還想辦法商量怎麼把差評消掉。楊薇内疚又沮喪,覺得這麼簡單的工作,自己怎麼努力也都幹不好。" 我到底能幹什麼?" 她陷入迷茫。
●住客留在桌上的書。講述者供圖
圍繞在青旅大廳沙發上的話題幾乎都是 " 找工作 "" 加班 "" 福利 " 和 " 行業前景 ",有人還專門買來《2023 行業薪酬及人效白皮書》研究。羅海燕聽到有人説,因為考研放棄一個非常好的工作機會,現在非常後悔。" 他們會把自己困在這種氛圍中,覺得各種不如意,這工作不行,那工作也不行 "。不像她以前遇到的住客,在這裏組一局還要出去嗨幾局,聊着聊着還會產生幾對情侶," 好像生活越來越難,只剩下工作這該死的東西。"
她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和心情,所以才在這家青旅來來去去。2018 年大學畢業,不願意按家裏説的留在四川當老師,她跑來上海找自己的生活。第一份工作在郊區,幹了一個月辭職,幹脆在這家住宿的青旅應聘了前台。後來有個熟客勸她考研,别這樣毀了人生。
她之前失敗過一次," 二戰 " 又是一樣的結局,覺得沒能跟上留美回來的男朋友步伐,愛情也丢了,迷茫之下回到老家,發現周圍同學都在當老師,有車有房。" 當時去上海的決定就是個錯,你看你在上海過的什麼日子,最後啥也沒有。" 有人跟她説得很直接。她心裏不是滋味,陷入更深的自我懷疑,除了繼續備戰,想不到其他選項。
第三次又失敗了,但她發現,自己其實不用通過考研獲得安全感。這次重新回到上海,她還是找了一份助教工作,但不再覺得常住青旅會 " 顯得自己非常得菜 ",方便的交通和優越的地理位置,還有每晚回來有熟住客問候,也挺温暖。不過,當初在青旅認識的很多朋友都已經離開了。
今年遇見的住客裏,有個女孩想找一份會場布置的工作,每天出去面試兩三家。一個月下來,要麼薪資不高,要麼 " 一看就感覺又累又得一直加班 "。上海的居住成本對她來説實在太高,于是又坐上火車回家了。還有位 20 歲女生也曾想在這裏找份長期穩定的工作,但一直沒合适的,只能有一單沒一單做旅拍模特,後來被家裏人叫回重慶了。
羅海燕感覺,可能也是經濟或者行業下行,再加上近幾年的網紅風氣,現在來找工作的人似乎比較浮躁," 大家都急于求成,想要迅速賺很多錢。" 她注意到,備考的不再是準備留學的學生,而是在職人員打算讀研究生,或者回老家當公務員和教師。" 以前考試都是要往外面走,現在是往家裏走。" 她記得那些離開的朋友説過類似的話:" 在上海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前不久,重新投了一輪簡歷的譚敏告訴羅海燕,自己過了一家大電商企業的幾次面試,走到最後一輪,以為很快就能入職,每天可能要工作 12 個小時,一周上六天班。但差了一步,心儀的工作還是錯失了——因為背調時被發現,曾在工作之外舉辦過收費活動,她的入職卡在了最後。
之前,她已經想象入職這家公司後,下班會累得只想睡覺,可能需要一個安靜的獨處空間,作為對自己辛苦的心理補償,有陣子她就坐着中介的車子到處看房。有間房子非常接近她的夢想,就在這片陸家嘴金融區,離青旅幾百米,好幾平的大陽台直通房間," 一切都非常完美 "。
大企業仍是她的追求,但在上海想要入職理想的企業已經有些困難,面試官覺得譚敏在一年多裏換了三家公司太過頻繁,有一家甚至入職不到一個月。最近,她開始考慮到離家近的廣州或者深圳工作,這樣如果 HR 問起來," 想回家是個不錯的理由。"
●青旅宿舍門口的窗簾。講述者供圖
住在這家青旅裏找工作的人,基本上在拿到第二三個月薪水時就會搬離。那個從西北來的女孩楊薇在上海待了兩個月,也開始籌劃租房。最近她剛剛通過一家培訓機構面試,沒想到自己可以如願成為初中語文老師。不過因為是儲備教師,沒辦法迅速入職,她打算去找些兼職過渡一下。面試的時候,她看到同事們微笑着溝通,表達清晰流暢,那種自信松弛是她向往的樣子。
還在做前台的時候,她曾在下班後參加過一個咖啡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每個攤鋪都有自己的風格和創意,有家甚至把中國傳統的某種調味料結合到咖啡裏。" 總是在誕生新的東西。" 她這樣描述上海。
" 其實街上大部分也都是普通人,也還有很多普通的崗位。比起西北老家,這裏除了薪資更高,還有完善的五險一金。" 她盼望着穩定下來,能盡快搬出青旅。有回室友半夜三點回來,她被一股刺鼻的味道嗆醒,她估摸着那個女孩喝多吐了。這些時刻總會令她格外想擁有屬于自己的房間。
對于未來,楊薇已經有了想象:冰箱裏囤滿水果和啤酒,還有些調酒。下班回到小天地,給自己調一杯酒或者做點什麼好吃的。到了周末,打扮一番去參加活動,去展會逛一逛,或者就在街頭走一走。
(除羅海燕,文中其他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