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寶寶為什麼吃了就拉,是腸胃不好嗎?,歡迎閲讀。
生活中,家長常常會發現寶寶存在吃了就拉、邊吃邊拉的現象,并擔心是不是生病了。其實這種現象大多數都屬于生理情況,少數才是疾病表現。
寶寶的排便機制與成人有差别
首先,食物從進入消化道到糞便排出,這個時間的長短在不同年齡的人群中是不一樣的。
母乳喂養的寶寶平均是 13 個小時
奶粉喂養的寶寶平均是 15 個小時
成人平均是 18~24 個小時 [ 1 ]
由于嬰兒大腦皮層功能發育不完善,進食時常引起胃 - 結腸反射,產生便意,所以大便次數多于成人。
寶寶吃了就拉的生理性因素
1. 進食後大腸會快速蠕動
受腸道蠕動因素影響,直腸會在吃東西後迅速積累糞便。對于腸道敏感,直腸排便阈值低的人群,特别是小寶寶,就會出現邊吃邊拉、吃了就拉的現象。
2. 腸道擴張、腸脹氣等其它因素也會加快腸蠕動
寶寶吃東西後腸道擴張、食物的推進會導致腹内壓增加 [ 2-4 ] ,或發生腸脹氣(比如喂奶不當、產氣食物吃多了、吞咽空氣)等,也會導致腸蠕動增加,出現吃東西後馬上排便的情況。
3. 寶寶進食和排便的時間湊巧碰到了一起
寶寶生理性排便的次數本來就多,特别是母乳喂養的寶寶,每天 10 多次的大便也可以是正常頻率。所以,當寶寶規律地進食,規律地排便,加上食物轉化為糞便排出的時間又短,進食和排便的時間就可能會湊巧碰到一起。
寶寶吃了就拉的疾病性因素
1.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常見的症狀有肚子疼、肚子脹、腹瀉、屁多、腸鳴(肚子發出咕噜聲)等等,主要表現為寶寶在吃奶後會拉肚子,大便可能量大、有泡沫、呈水樣,還可能是黃色或綠色的大便。
2. 食物過敏
輕微或慢性的食物過敏,可能只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跟食物過敏導致腸蠕動加快和分泌增多有關,相當于給腸子上了「助推 + 潤滑」。同時過敏還會增加腸道的敏感性 [ 4 ] ,導致直腸排便阈值下降。這些也是常見的吃了就拉、邊吃邊拉的原因之一。兒童中較常見的是乳蛋白過敏。
3. 胃腸道感染
跟食物過敏類似,胃腸炎也會使腸蠕動加快、分泌增多和腸道敏感性增加,從而導致大便次數增多。當寶寶的腸道敏感性增加,直腸排便阈值下降,就可能會表現為吃了就拉、邊吃邊拉。
參考文獻
[ 1 ] 王衞平 , 孫锟 , 常立文 . 兒科學 [ M ] . 第 9 版 . 北京 : 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8.
[ 2 ] 王庭槐 . 生理學 [ M ] . 第 9 版 . 北京 : 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8.
本文專家
範運柱
合作專家
上海嘉會國際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吳麗萍
審核專家
嘉會醫療兒科主治醫生
策劃制作
監制:美麗
排版:月餅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更多寶寶健康問題,來丁香媽媽 App
孕育百科,一查就懂
長按下圖識别二維碼,即可前往 App 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