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邊挨罵邊賺錢,影院的共享按摩椅快把公司“按”上市了,歡迎閲讀。
作者 | 深氪新消費 沐九九
好不容易搶到春節檔電影的票,一進去看到共享按摩椅,發現天塌了。
攤上這麼個椅子,意味着你不僅要在夾縫中艱難度過兩個小時,還得在觀影正盡興時突然被後面來一下,那瘋勁兒能讓你社死得比看恐怖片還令人害怕。
每到這種時刻,大家總會激情開麥,群情激昂發出 " 按摩椅能不能離開電影院 " 的讨論。
殊不知,這些在旁人看來 " 帶刺的按摩椅 ",卻是資本眼中的香饽饽。
年前,共享按摩椅頭部樂摩吧衝擊上市。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5 年 1 月 15 日,樂摩吧在全國的服務網點已超過 45000 個,設備投放超過 50 萬台,覆蓋了中國大陸的 31 個省份和 339 個城市,累計服務人數 1.5 億。
相當于,每 10 個中國人裏,至少有 1 個人用過樂摩吧的按摩椅。
背後的吸金能力超乎想象。
01
三個月回本,共享經濟下的 " 躺賺神話 "
中國年輕人苦共享按摩椅久矣,但無處可逃。
2015 年共享經濟大爆發前後,共享租衣、共享單車等數千個共享項目在市場湧現。作為市場上最廉價的按摩休閒方式,共享按摩椅因完美符合 " 高頻、剛需、現金流 " 的商業想象,一度被包裝成共享經濟中最好的商業投資機遇之一。
據鹽财經報道,共享按摩椅的市場價格在四五千元左右,使用壽命為 3~5 年,若按單次消費 10 元計算,平均每天有 3 人使用,基本在半年内可以回本。早期入行的,甚至只需要 3 個月。
可觀的收益促使資本以最快的速度加入到這場 " 躺賺革命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7 年共享按摩椅行業新增注冊企業數量達到 2016 年的 5 倍,2018 年再增 90%。
對共享按摩椅運營方來説,這是 " 角落經濟 " 創造的奇迹,低門檻、易復制的優勢讓它能迅速鋪向全國。而對影院、商場這些承接者來説,這幾乎不需要增加投入,只要在座位上裝一個按摩椅再配個二維碼就打通了它的賺錢模式,純純躺賺的生意,
于是,共享按摩椅空間争奪戰也就此打響,從影院、商場到洗浴中心、棋牌室,就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景區休息室、醫院候診室這些正經休息區也無一幸免,但凡能坐的地兒,有朝一日,都有更新成共享按摩椅的可能。
其中頭部品牌攻城略地的速度令人咋舌。僅用 18 個月,摩摩哒就鋪進了全國 80% 的萬達影城;樂摩吧通過與高鐵站合作,在動車站候車廳占據牌面,每 10 個座位就有 3 台按摩椅。
2018 年,共享按摩椅進入發展巅峰,每分鍾就有 1.9 張新按摩椅侵入公共場所,全國共享按摩椅總量突破 100 萬台。
然而,随着行業關注度和期望值持續攀升,共享按摩椅究竟能不能賺錢也成了行業内人士和普通消費者津津樂道的話題。
圖源 /Pixabay
02
刀尖上的平衡,共享按摩椅生意難做
如果你去車站走一圈會發現,曾經恨不得叫得人盡皆知的共享按摩椅突然不響了。
藍黑色的皮質座椅失去了它原本的顏色,長時間的磨損使它破爛得比不上普通椅子,座椅縫隙裏不知道殘留多久的瓜子殼開始讓遊客避之不及。
昔日流量收割機突然變得不讨喜了。
以摩摩哒為例,這個曾經占據全國影院渠道 68% 份額的行業霸主,在 2021 年默默離場,退市時留下了近 10 萬台待處置設備。2022 年," 摩摩哒 " 體驗式按摩服務營收也同比減少了 90.73%。
此外,頭等艙互聯官方公眾号也于 2021 年 3 月份後停止更新,九點按摩椅的區網域負責人更是向媒體直言 " 生意難做 ",表示不再鋪設新設備。
原本被認為剛需、有場景的輕資產運營模式,為何最後落得一地雞毛?
頭部品牌的業績寫盡了這個行業的辛酸。據了解,雖然摩摩哒體驗式服務在 2017-2018 年營收大增,毛利率高達 42% 以上,但由于鋪貨設備大增,其成本也一度飙升至 2.80 億元,毛利率大幅下滑到了 23.38%。并于 2019 年至 2021 年間連續虧損。
這是因為,雖然共享按摩椅的優勢在于可鋪設場景多元化,但投放點位與投放點位之間卻大有不同,比如高鐵站、商場這種人流量大的區網域成交量更大,使用率更高,反之則低。
因此,為了占據好點位,獲得穩定的客流,品牌們會加大力度在人流量密集的場所進行投放。
但真正好的點位,得靠 " 搶 "。
據鹽财經報道,共享按摩椅如果想進駐車站、機場、醫院等公共服務場所,需要通過招标與投标流程。這就意味着,在產品和服務質量趨同的情況下,誰出的錢多,誰就可能更有機會。
這背後,涉及到的就是產品投放成本。
此外,雖然對比共享單車高損耗率來看,共享按摩椅的運維成本更低,但并不代表沒有。
有業内人士曾算過一筆賬,按照每台共享按摩椅平均每天可收入 100 元計算,50 台設備每天可收入 5000 元左右,但一張人造革 500 元、開關和電子元件大概是 100-300 元 …… 五十台設備每天所需投入的維修、保養費用,加在一起接近 3000 元。與此同時,雇傭員工管理等額外成本支出也在不斷吞噬着利潤空間。
種種成本壓力導致共享按摩椅在維持體面的背後,實則是刀尖上平衡藝術的考量。
這點,即使是最近準備上市的樂摩吧也不可避免。财報顯示,近幾年,樂摩吧服務網點相關支出(包括場地使用費及運維成本)逐年增加,2022 年為 1.59 億元,2023 年增至 2.3 億元,2024 年前 9 個月更達到了 2.57 億元,分别占營收的 48.18%、39.25% 和 41.86%。
這就造成,規模化與盈利之間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衝突,甚至出現規模越大、毛利越低的景象。比如樂摩吧在 2024 年前 9 個月雖然營收大幅增長,但銷售成本增至 3.69 億元,導致其 2024 年前 9 個月的期内利潤,較去年同期僅增長了 40 萬元。
圖源 /Pixabay
03
人見人嫌,昔日流量收割機失靈了
比高成本更令人害怕的是,共享按摩椅愈發低的使用率。
實際上,與同屬東亞文化圈的日本、韓國、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按摩椅高于 10% 的滲透率相比,中國内地按摩椅滲透率一直較低,僅在 1% 左右。
而共享按摩椅十幾塊錢就能獲得半小時的低成本按摩享受雖然降低了消費門檻,但與解決 " 最後一公裏 " 痛點的共享單車相比,其作為休閒放松娛樂消費屬性的特點依舊讓其從誕生之初就存在了一個悖論,即高鐵站等效率至上的場景,旅客忙着趕路無暇享受按摩,而在商場等休閒場所,碎片化的時間又難以培養消費習慣。
與此同時,衞生、失修各種問題接踵而至,也讓大眾距離共享按摩椅越來越遠。
2019 年 12 月,深圳一位男士健身後想用共享按摩椅緩解疲勞,結果大腿内側莫名爬進白蟲子咬了好幾個包,最後才發現是這台共享按摩椅所致,由于長期沒人打掃、裏面塞滿了頭發、手腳指甲、食物殘渣 ……
而在網上,也不乏看見有人脱掉鞋襪踩着按摩椅睡覺、穿着鞋子在按摩椅上亂踩,以及盤腿摳腳,座椅上遍布汗液、皮屑和各種細菌、真菌等新聞。
除此之外," 女子頭發卷進共享按摩椅 "" 大爺大媽為争共享按摩椅發生争吵 "" 因坐共享按摩椅錯過發車時間 " 等等負面報道屢見不鮮。
久而久之,大眾對共享按摩椅失去了興趣,缺少維護的它也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大爺大媽們 " 白嫖蹭睡 " 的快樂窩。
使用場景的缺失讓行業品牌不得不尋求新路徑,有人轉向上遊供應鏈,開始搞研發做產品,而像樂摩吧這樣的品牌,也在試圖通過共享按摩椅作為引流工具,建立品牌認知的同時,将消費者導向電商或實體店購買產品。
某種程度上説,這給予了品牌更大的發展機遇,但在商業世界的叢林法則中,這個轉型樣本能否真正穿越周期,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 以上圖片已注明出處,配圖僅供參考,無指向性意義及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參考資料:
[ 1 ] 鹽财經 · 賈夢雅 ·《按摩椅的錢進了誰口袋,我們查清楚了》
[ 2 ] 界面 · 新聞 · 李烨 ·《擠滿車站機場的樂摩吧按摩椅衝上市,但這種生意難賺錢》
[ 3 ] 野馬财經 ·《" 樂摩吧 " 共享按摩椅 IPO,"70 後大佬 " 實現 " 躺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