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對話《碳賬户》作者盧樂書:聊聊“碳普惠”升温背後那些事兒,歡迎閲讀。
文 | 雪小頑
編輯 | 蘇建勳
在與 " 碳 " 有關的各種概念中,碳普惠,是距離普通人生活最近的那一個。
騎共享單車出行,購物開具電子發票、點外賣不要一次性餐具……都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低碳行為,由此獲得的綠色積分、綠色能量,可以種一棵樹,兑換一杯咖啡,獲得商品優惠券……玩法雖各不相同,但都指向同一個概念——碳普惠。
" 碳普惠 " 最近一次話題升温,是在剛剛結束的 COP28 大會上。會議期間,地方政府、高校、社會機構、代表性企業紛紛發布相關成果,從團體标準、調研報告,到地方和企業的案例實踐,掀起了一波讨論度。
事實上," 碳普惠 " 概念從最早提出至今,已經走過了近十個年頭。2014 年,也就是我國碳交易試點啓動運行一年後,時任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總裁的靳國良最早提出了國内碳普惠機制建設的理論構想:把碳交易理念應用到民眾日常生活中,将公眾低碳行為轉化為可以量化的碳積分形式,給與正向激勵。
從概念雛形落地到生活場景,碳普惠機制能夠真正運轉起來的背後,是如何設計的?搭建這類產品的關鍵是什麼?未來可能呈現何種發展方向?近日,36 碳帶着這些問題,專訪了《碳賬户》一書作者盧樂書。
" 近期來找我聊這個話題的人特别多。" 盧樂書説。現實中,她是一款碳賬户產品的主理人,目前重點從事綠色金融產品創新與業務拓展工作。所謂 " 碳賬户 ",是一種記錄企業與個人碳排放活動的工具,其中的" 個人碳賬户 ",正是以碳普惠機制為基礎,聚焦消費端的個人碳減排活動。
盧樂書明顯感受到,如今的話題交流已經從淺水區走向深水區。" 兩三年前人們經常問我,什麼是碳賬户,碳為什麼能做成賬户。現在大家聊的更多是留存率、方法學、綠色場景,越來越多的人想一起做這件事。"
過去幾年,盧樂書調研了國内外大量現存的碳賬户案例,進行比較分析,尤其是聚焦碳普惠機制,系統性梳理了國内地方政府、互聯網企業及商業銀行的個人碳賬户實踐。她總結道,2022 年以來,我國個人碳賬户平台建設呈現加速爆發趨勢和多點開花局面,碳賬户產品從年初不到 10 家,迅速增長到 70 餘家。地方政府、監管機構、互聯網企業、商業銀行等,都依托各自的資源能力試水并快速發展,此外,南航、北汽等大型集團公司,也探索建立用户或員工的碳賬户平台,以激勵個人的減排行為。
" 碳普惠機制很重要的部分是正向激勵。"盧樂書在接受 36 碳采訪時説。碳普惠的各種玩法能夠真正運轉起來,背後的核心在于 " 惠 ",對公眾的自願減排行為進行普惠式的獎勵,也就是 " 誰減排誰收益 "。
這與國外一些碳賬户產品設計的内在邏輯存在差異。國外的設計思路與生產端企業的碳配額約束機制相類似,即在總量控制的基礎上,對于減排部分形成激勵,對于超排部分進行懲罰。例如在澳大利亞的亞諾福克島,曾進行過一場個人碳交易實驗。簡單來説,參與實驗的家庭會獲得經過測算後的碳配額,一旦超支必須接受罰款,有節餘的話可以進行交易或者兑換成現金。
但結果表明,居民和商業銀行對這套機制的積極性都不高。" 針對個人與企業的減碳機制,在設計上是不同的。二者在碳配額分配方式、抵消機制和履約監督等方面都有差别。" 盧樂書説," 個人碳排放的分布範圍更廣,因此消費端碳排放的核算難度更大。加之個體間存在年齡、文化、收入水平等差異,如何分配碳配額也面臨着道德倫理的約束。個人層面的碳排放監測、報告與核查存在很高的運轉成本,實踐中難以落地。這些都導致國外個人碳交易機制難以成熟推廣。"
所以調動民眾的減碳積極性,需要從基于正面激勵的碳普惠機制入手——獎勵的效果優于懲罰。那麼,企業想要搭建碳普惠機制下的個人碳賬户產品,關鍵是什麼?
盧樂書的答案是:找到綠色場景。" 有場景、有能力、有意願,三者缺一不可,但場景是基礎,即企業能否找到和自身業務相關的減碳場景,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做到這一點。"
作為新事物,個人碳賬户在現階段也存在一些問題。盧樂書認為,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數據重復計算。目前市面上的碳賬户產品相對分散,各平台彼此間數據尚未互通,客觀上存在同一行為的減碳數據被重復算入不同產品的問題。" 問題确實存在,但就碳賬户目前發展階段來説,首要還是起量,先讓更多人願意參與進來,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優化完善。"
談及碳普惠未來的發展方向,盧樂書表示,個人碳賬户產品需要與金融產品深度聯動,例如個人碳積分高,相應的綠色評級也高,可以享受更多的金融政策優惠。目前國内 CCER 機制已經重啓,各種減排核證方法學不斷完善,地方部門也加速推動全社會綠色轉型,未來,個人碳賬户體系也有望走向碳市場,發揮其承載的資產價值,實現生產端與消費端互通的碳循環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