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時隔兩年再戰社交:騰訊内測「M8」,下一個微信呼之欲出?,歡迎閲讀。
Tech 星球獨家獲悉,騰訊内部正在研發一款名為 "M8" 的社交 APP,由 QQ 團隊打造,定位是基于地圖的虛拟社交產品,主攻年輕人社交賽道。據消息人士透露,產品或于 8 月份對外開啓測試。
圖注:測試中的 M8 APP 的兩款 LOGO,最終產品 LOGO 以上線為準。
這是騰訊時隔兩年,再度研發的一款重量級别的社交產品。2019-2021 年期間,騰訊曾密集推出過去聊、輕聊、歡遇、HOOD、回音、輕緣、貓呼、燈遇交友、有記、朋友等 10 款社交產品,試水社交的各個賽道,但最終無一個成長起來。此後,騰訊再沒有獨立推出社交產品,直至此番打造的社交 APP"M8"。
在騰訊社交沉寂的這兩年,國内社交產品賽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交的重點逐漸從傳統社交賽道向 AI、元宇宙為主的新型社交發展。
由于元宇宙的爆火,國内互聯網大廠,以及社交頭部平台,開始推出主打虛拟社交玩法的產品,比如陌生人社交平台 Soul 直接宣布自己為元宇宙社交,百度、字節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虛拟社交玩法。
緊接着,新一輪的 AI 競賽,帶動社交向數字人、AI 陪伴等玩法發展,就在近期,百度、騰訊音樂紛紛推出了自己的 AI 社交產品 " 小侃星球 " 和 " 未伴 "。
作為國内的社交霸主,騰訊顯然不會錯過這一輪技術革新帶來的社交變化,随着 "M8"APP 的出現,也意味着騰訊再度回歸到社交賽道的争奪賽中。目前看,這款產品更加貼合元宇宙的概念,可見,騰訊正将元宇宙視為未來社交的一個發展方向。
在社交賽道兩年磨一劍的騰訊,會憑借 "M8 "APP,再創造出下一個 " 微信 " 嗎?
騰訊社交,重整旗鼓再出新款
距離當年字節的多閃、王欣的馬桶 MT、羅永浩的子彈短信,共戰 " 微信 " 已過去 4 年時間。
雖然這 3 款社交產品沒能撼動 " 微信 ",但卻開啓了社交大戰的序幕。這 4 年裏,阿裏、百度、美團、字節、快手、拼多多等多個互聯網大廠,紛紛向社交出手,推出了不少新的產品和功能,讓騰訊也感受到了壓力。于是,在陌生人、種草、相親、短視頻等多個社交細分賽道開展探索,推出了多達 10 款社交產品,以此鞏固社交霸主地位。
遺憾的是,成效并不理想,產品相繼關停,加上互聯網行業降本增效,騰訊對社交的探索,沉寂了近兩年時間。
但騰訊還是沒有放棄對社交的探索,此次重整旗鼓,研發了全新的元宇宙地圖社交產品 "M8",或為其社交發展帶來新的可能。
Tech 星球通過產品的測試截圖發現,M8 與此前的產品相比,無論是設計風格還是玩法都比較新穎。
在登錄方式上,M8 支持 QQ 登錄、手機号登錄和微信登錄。登錄成功後,會進入地圖界面,類似于國外曾一度爆火的地圖社交產品 "Zenly"。
在地圖上,用户可以查看朋友的位置、狀況,包括手機電量、名字、定位、駐留時長等,以及發送消息、分享有趣的地點或活動。地圖上的用户,既可以熟人之間交友,也可以和地圖中的陌生人進行交友聊天。為了使地圖上出現更多的好友,用户還可以通過 QQ、微信等邀請方式,邀請好友入駐。這種地圖社交玩法,為用户提供了一種輕松有趣的方式來保持與朋友的聯系。
一位行業人告訴 Tech 星球,地圖社交具有一定的潛力,它可以滿足人們對位置感知和社互動動的需求,特别是在朋友之間相互找到彼此位置、了解彼此活動、發現有趣的地點等方面。
圖注:"M8"APP 的登錄界面和地圖界面。
除了 " 地圖 " 功能外,M8 還有個 " 廣場 ",其界面形态與產品功能均類似于超級 QQ 秀的 " 動态廣場 "。廣場内,可容納帶有狀态信息的用户,每個用户都會化身為一個虛拟形象,用户可以通過系統提供的狀态表情,為虛拟形象添加當前的狀态信息,也可以親自發表圖文,來表達自己的狀态想法,狀态信息會顯示在虛拟形象的頭頂上,狀态信息可以用來作為用户之間每日破冰的話題。
圖注:M8 的廣場界面和狀态編輯界面。
M8 在玩法上更加貼合年輕人,比如能夠喚起年輕人交友欲望的地圖社交玩法,并且引入了元宇宙中虛拟形象,使產品具有更強的時尚和科技感,這種體驗感,在此前的社交產品中并沒有出現過。
由于這款產品是由 QQ 團隊的一個小組研發,所以在 M8 中加入了 QQ 打造的另外一款社交功能 " 超級 QQ 秀 " 的風格,通過吸取在超級 QQ 秀中積累的社交經驗,或許有利于 M8 在後續發展中,獲取 QQ 外的年輕群體。
此外,Tech 星球還了解到,超級 QQ 秀已經成為騰訊 QQ 内,Z 世代用户的重要社交功能,而且在商業化上,超級 QQ 秀已經有了成熟的案例,近 3 個月以來,已經和純甄、肯德基、古馳、奧利奧等多個知名品牌進行聯名,推出虛拟套售賣,未來不排除 M8 會效仿超級 QQ 秀,引入這些品牌進行商業合作。
M8 能挑起騰訊轉戰新型社交的大梁嗎?
今年 5 月,騰訊發布 2023 年第一季度财報顯示,一季度微信及 WeChat 月活 13.19 億,同比增長 2%;QQ 移動終端月活 5.97 億,同比增長 6%。對比上一季度,微信增長了 0.06 億,QQ 增長了 0.25 億。
不難發現,微信的增長已然到了巨大的瓶頸期,而 QQ 也處于緩慢衝高的狀态。對騰訊而言,社交業務到了需要找到新增長點的關鍵時刻。
而早在 4 年前,騰訊就開始謀劃對社交的新探索,也可以看作是騰訊為社交瘋狂的 4 年,一口氣推出 10 款新社交產品。從產品種類看,涵蓋了相親、陌生人、種草、熟人、短視頻等社交方向。但無一例外,都以折戟告終。
圖注:騰訊在 2019 年 -2021 年間,推出的社交產品。
Tech 星球體驗過這 10 款產品,可以總結出三個方面,一個是產品都是冷啓動,内部沒有過多的資源為其後續運營做支撐;另外一方面,社交遷移成本太高,總是以 " 加個微信吧 " 收尾,導致很難在新產品中建立社交關系;此外,騰訊過多押注相親社交,這 10 款社交產品中,有去聊、輕聊、歡遇、輕緣 4 款產品主攻相親市場。
時過境遷,4 年後社交市場也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社交不再是年輕人追捧的主流,元宇宙、種草、AI、地圖等新型社交,成為俘獲年輕人的社交新勢力。
Tech 星球注意到,在 App Store 的社交榜單中,如妙鴨相機、Jagat、火星等一眾社交新勢力上線不到一天,就能擠入榜單前 50 名,特别是與騰訊 M8 很像的 Jagat,上線不到 10 天,目前已經在社交榜單中排在前 50 名,并有成為國内版 "Zenly" 的潛質。
或許正是因此,騰訊将元宇宙和地圖等屬性進行融合,打造出首個新型社交產品 M8,試水新的社交市場。
一位大廠產品經理認為,地圖社交側重于現實世界的位置感知和社互動動,可以滿足人們實際需求。而元宇宙社交則融合了虛拟和現實,提供了更加開放創新的社交空間。兩者的結合,也能夠為社交產品提供更多元化的玩法,有利于用户的留存。
他還補充道,騰訊做新社交,説明騰訊又願意開始嘗試了,而且這個產品本身對于騰訊而言就是個新鮮的故事,有還沒發掘的想象空間和場景。
Tech 星球還了解到,M8 作為新型社交產品,也突出了當前最火的新型社交關系 " 搭子 " 概念,在 M8 中,這種 " 搭子 " 關系有助于年輕人打破社交壁壘,大家可以在共同的目的和需求下互相交流,形成真正的社群感。由此可見,M8 已開始向當下的新型社交賽道和關系進行拓展。
M8 的出現,或是騰訊試水新型社交市場的一枚重要棋子,能否挑起騰訊在新型社交環境下的大梁,以及是否能夠成為新增長點,還有待驗證。
新型社交風口之下,大廠躍躍欲試
傳統的社交方式,已不再被互聯網平台看重。從 2021 年開始,互聯網平台就開始嘗試元宇宙、密友、地圖、AI 等新型社交方式。
以百度為例,這兩年在社交的嘗試上尤為積極。元宇宙火了後,百度推出了以 " 希壤 "APP 為首的元宇宙社交產品,為了豐富更多的社交和商業場景,在當年,百度啓動了 2021" 希壤杯 ",面向全球招募 VR 企業開發者、個人開發者、藝術工作者、高校及機構參賽 VR 創作中心,構建 VR 開放生态,以此讓希壤探索更多的商業場景和娛樂模式,希壤正成為百度打造元宇宙的重要一環。為了補足元宇宙社交場景,百度還在貼吧中增加虛拟形象,用户化身虛拟人,增強社交體驗感。
而今年 AI 爆火後,百度随即推出小侃星球、SynClub、WiseAI 等產品,打造 AI 社交產品矩陣。一位百度的產品運營告訴 Tech 星球,AI 已經成為公司内部重點的發展方向,特别是基于大模型能力的社交場景,仍有待開發,未來 AI 相關的社交產品可能還會繼續推出。
與百度一樣,字節也不再熱衷于傳統社交領網域,自從即時聊天 APP 飛聊下架後,字節在社交產品研發方面,就開啓了新的篇章。
先是把短視頻社交產品 " 多閃 " 改造成密友社交,随後又嘗試類似于元宇宙風格的社交產品 " 派對島 "。2022 年,在曾任抖音社交負責人陸遊的主持下,抖音也加入到元宇宙社交的行列中,在抖音 APP 内,推出抖音仔仔和抖音小窩。
Tech 星球了解到,目前,字節的社交重心已放到 PICO 中,畢竟元宇宙社交離不開 VR 設備的支持,未來 PICO 還将搭建泛娛樂玩法,進一步豐富社交生态。
不光是百度、字節,一位阿裏社交線的員工也告訴 Tech 星球,他們計劃推出 AI 方向的社交產品,基于大模型,嘗試 AI 陪伴,因為相比其他賽道,至少會有更多的想象力。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Tech 星球就曾披露過騰訊音樂集團已開始測試名為 " 未伴 " 的 AI 陪伴社交產品。可見,AI 社交也将是未來社交的一個重要方向。
告别傳統社交,擁抱新玩法,無疑是未來社交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随着騰訊此番重整旗鼓下場,以及各家對社交的新态度,會出現下一款微信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