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华为攻势凶猛,黄仁勋来华抚客,欢迎阅读。
UT OF COMMON
/ 不写平庸的故事 /
英伟达 A100 被限制,华为昇腾 910B 的需求水涨船高。
文/ 何伊然
编辑 / 刘羽
时隔数年,黄仁勋再度造访中国大陆。
1 月 20 日晚间,有媒体报道称,英伟达 CEO 黄仁勋本周到访英伟达北京、上海、深圳三处办公室,并出席了中国区的年会。一名英伟达员工称," 在会上讲话并给员工抽了奖 "。
20 日晚间,社交媒体流出黄仁勋在年会上身穿东北大花棉袄马甲热舞的视频、照片,虽然动作有些不娴熟,但看得出 " 老黄 " 心情不错,员工更是像追捧明星一样欢腾。
确实,2023 年是英伟达的 " 梦幻之年 "。
一年之内,英伟达股价暴涨 234%,市值冲上万亿美元,全年营收有望达到创记录的 588 亿美元营收,一举超过英特尔和三星电子登上全球半导体公司第一名的宝座。
进入到 2024 年,英伟达仍然保持了强劲势头。不仅是在 2024 CES 会上推出了一系列聚焦 PC 端的 AI 应用和 GPU 新品安抚了这一年被忽视的主机玩家,稳住 C 端粉丝;在资本市场更是实现仅仅 9 个交易日暴涨 1280 亿美元,成为开年表现最为抢眼的科技股。
更难得的是,英伟达的非凡表现并没有引来太多的唱衰声音。
尽管公司市盈率处在较高的水平,但业内普遍相信英伟达在增长机会和估值方面并没有什么泡沫。有投资机构表示:" 英伟达在 GPU 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拥有着强大的客户关系,并正在快速增长——在这波热潮中很难找到太多的漏洞。"
然而,没有太多漏洞并不等于没有漏洞。当中国企业在努力走出美国 " 芯片禁令 " 所带来的困境时,英伟达却被禁令所绊住,有失去中国大陆庞大市场的风险。
这一次,黄仁勋 " 低调 " 来中国大陆,可能是为安抚客户。
01
不受欢迎的 " 特供 "
目前,中国大陆 AI 芯片市场总规模约为 70 亿美元,英伟达市占率超过 90%。
近两年,美国政府先后宣布了针对英伟达高端 AI 芯片的禁令规则,将 A100、A800、H100、H800、L40S 等产品列入出口管制范围。
作为游走在中西方之间的精明商人," 老黄 " 黄仁勋自然明白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这条万古不变的方法论。
英伟达立刻将王牌产品 H100 进行调整,推出了符合美国规定的中国市场定制款芯片 HGXH20、L20PCIe 和 L2PCIe。其中,HGXH20 适用于高密度伺服器,适合深度学习训练;L20PCIe 和 L2PCIe 适用于工作站和台式机,满足普通用户人工智能计算需求。
但在重重限制之下,特供版芯片整体计算能力仅为 H100 的 20% 左右。
原本英伟达的设想是借着公司招牌、独家产品,用特供版芯片稳住中国市场的大客户,再观望美国的政策是否会出现松动。可是最近三个月的市场表现证明:在自主可控大背景下,中国买家并不愿意再冒风险为英伟达的低配芯片买单。
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企业对英伟达特供版芯片 " 缺乏兴趣 "。
报道称,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中国企业从 2023 年 11 月起就在测试特供版性芯片的性能。试用过特供芯片后,中国企业的评价普遍是 " ‘减配’太狠 "" 产品性价比不高 ",各大巨头并不愿意为了维护和英伟达的合作关系而被迫选择性能落后的产品。
内部消息人士称,多家企业已经明确向英伟达表明今年将大幅度削减订单量。
据统计,国内市场的 A800 和 H800 都有一定存量的二手货源,但现在问价的买家多数不是新用户,而是老用户要做替换。
普遍来说,一台显卡大概算力周期是 1 到 2 周。以前如果烧坏了,可以申请英伟达官方售后,直接享受产品换货服务。但美国当局的禁令生效后,英伟达不能再提供同款芯片,售后缺失成了各大企业面临的棘手的问题,即使此前囤积有库存也会有耗尽的一天。
由于美国监管部门已明确强调会定期评估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即使有可能的松动視窗期,未来也可能会被推翻,不确定风险极大,所以中国企业对美国放开 " 芯片禁令 " 持有悲观态度,渐渐丧失了和英伟达长期合作的信心。
大规模采购芯片和为适配、基于硬體的应用研发支出对各家公司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这属于技术路线规划,一旦定型后期更改就非常麻烦,如果出现反复折腾,即便是行业巨头也不一定承受得住。
据透露,多家中国区科技公司正在调整业务策略,普遍都倾向于用一时的阵痛换取更长久的稳定,选择与供应链更有保证、产品性价比更高的中国本土企业合作。
有美国分析师甚至认为,尽管短期内中国企业会采购英伟达特供款芯片,但在本土芯片替代完成的过渡期过去后,英伟达中国区业务大概率会成为美国 " 芯片禁令 " 的牺牲品。
02
华为来势凶猛
" 美国的衣服补来补去到处是补丁。我们这几年新做的衣服,为什么还要照着它那个标准做呢?我们直接做比美国好的标准。除了中国用,全世界都会用啊。"
2023 年 7 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场访谈中表示了对中国创造的信心。在大众还担心任正非是在用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来稳住大众信心的时候,华为用连续推出的新品正式宣告在 4 年煎熬后公司已经走出谷底期。
《最话》曾分析过这款用于大模型训练的华为昇腾 910B 芯片的性能,并且从媒体在国内多家已和华为昇腾 910B 做过适配的数据中心服务商那得到印证:华为昇腾 910B 目前已达到英伟达 A100 近 80% 的性能水平。数据中心服务商认为这款芯片是国内企业首选 " 替代品 "。
在英伟达 A100 被限制后,华为昇腾 910B 的需求水涨船高,买家甚至愿意溢价购买。据披露,基于昇腾 910B 的大规模智算集群基础设施已经在国内多家智算中心和电信运营商内部开始测试。
其中,百度的订单最受媒体关注。知情人士披露,百度在 2023 年 8 月就下单订购了 1600 块华为昇腾 910B 芯片,订单总额 4.5 亿元。截止 2023 年底,所有芯片均已交付。相比起大模型训练所需的上万块芯片,1600 块芯片并不算一笔很大的订单,完全不能和百度下给英伟达的数亿美元大订单相提并论,但是这笔订单的象征意味颇为重要。
以 AI 为长期发展方向的百度长期以来是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稳定买家和重要合作伙伴。2021 年,双方还联合举办了 " 共创 AI 元宇宙 " 发布会。
2023 年 8 月,华为却宣布与百度联合发起飞桨 + 文心大模型硬體生态共创计划。这表明百度准备采购 910B 的计划时间比英伟达高性能芯片在中国市场被全面限制早了两个月,处在 910B 刚刚披露参数的时刻,这或许可以说明百度转向华为并非是被动应对美国 " 芯片禁令 ",而是对采用国产芯片早有规划考虑,且对当时还没正式发布的 910B 性能表现信任。
在芯片领網域,设计固然很重要,但制造更为关键。《最话》此前就从供应链了解到在制程、良品率问题逐步解决后,昇腾 910B 的产能正在增加,以满足华为和外部客户的需求。
难怪和任正非的乐观相比,黄仁勋谈到 " 芯片禁令 " 时候显得悲观,多次在媒体前呼吁 " 中国市场不可替代 ",频频强调公司 " 束手无策 "。
站在经济角度,老黄对 " 芯片禁令 " 的抱怨绝不是表演,而是真的不想看着中国市场这块在手的大蛋糕被别人抢走。调研机构 TrendForce 认为,英伟达 AI 芯片在中国云计算企业占有率在未来五年可能会下降至 50%。
这也能解释媒体为什么如此在意这则消息。
当对手认为中国企业还处于失去英伟达阵痛期的时候,一家被视作与英伟达深度绑定的中国企业居然早有准备,并已经尝试和华为联手。这样的判断失误和预期落差自然会让媒体对美国当局的 " 芯片禁令 " 产生质疑:试图维护美国领先优势的限制令反倒催生了中国企业的内部合作与发展,直接损害了美国企业利益。
但既然禁令短期内无法改变,那么黄仁勋亲自来一趟中国大陆,既给团队加油鼓气,也跟客户交流,稳住局面。
03
不容再失的车规芯片市场
除了科技大厂,黄仁勋这次还要安抚广大游戏玩家的情绪,以及深化与新能源车企业的 " 友谊 "。
游戏是英伟达发家的基本盘,但 RTX4090 游戏显卡的被禁,让中国大陆游戏玩家们颇为失望,在市场上 RTX4090 一度被炒价数万。英伟达并没有退出中国大陆游戏市场的意思。在今年的 CES 展会上,英伟达披露网易游戏、腾讯游戏等中国厂商已开始采用其最新的 ACE(使用生成式 AI 制作虚拟数字人的技术平台)进行开发。此外英伟达将向中国市场推出合规版 RTX4090 D 游戏显卡,处理器内核减少 10% 左右,英伟达称该显卡的能耗接近 RTX 3090 Ti 的 75%,将于 2024 年 1 月起陆续上市。
这款 " 低配 " 的 RTX4090 D 能否让游戏玩家们满意不得而知,但这已是英伟达所能提供给中国大陆市场的高性能游戏显卡了。
游戏玩家们没得选,而新能源车领網域玩家们目前还能和英伟达继续合作。
2023 年是我国新能源车大爆发的一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 958.7 万辆和 949.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5.8% 和 37.9%,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31.6%。与此同时,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车出口规模大增,2023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 120.3 万辆,同比增长 77.6%。
众所周知,新能源车是芯片用量大户,随着我国新能源车产销量、出口量迅猛增长,车规芯片需求也会同步大幅攀升。而汽车业务是英伟达独立于数据中心、游戏、专业可视化的第四大板块,也被黄仁勋看作是公司新增长引擎。目前,中国市场超过 80% 的自动驾驶芯片都来自于英伟达。
1 月 9 日,英伟达在 2024 年美国 CES 展上宣布理想已选择采购英伟达的 DRIVE Thor 集中式车载计算平台作为下一代车型的智能驾驶系统平台。此外,英伟达还宣布长城、极氪、小米汽车已在其新一代自动驾驶系统中采用 NVIDIA DRIVE Orin 平台。DRIVE Thor 是车规级系统级芯片(SoC),能支持自动驾驶、自动泊车、驾驶员和乘客监控以及人工智能座舱。
新能源车销量榜首的比亚迪可能采用的是 NVIDIA DRIVE Orin 平台,去年 3 月,英伟达就宣布将与比亚迪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将于 2024 年扩大集中式计算平台 NVIDIA DRIVE Orin 的使用范围,包括比亚迪下一代多个车型。
英伟达的车规级系统级芯片是智驾最强 IC,装机落地最多,但在该领網域也已崛起众多竞争对手。除了国内厂商华为 MDC 平台的 Ascend(昇腾)610/810、地平线的 Journey ( 征程 ) 3/5,还有高通的骁龙 Ride Flex、英特尔的 Eye Q4/ Eye Q5H、德州仪器的 TDA4VM。
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在智能化竞争里,芯片无疑是最重要的硬體,目前国内新能源车厂商大多采用的是英伟达产品。但如果 " 芯片禁令 " 延伸到车规级系统级芯片,和 AI 芯片同样的处境,那么不但是对中国新能源车企重大打击,也是对英伟达的重创。
尤其是中国新能源车企竞争力大幅攀升冲击到欧日车企,汽车产业又是发达国家支柱型产业,车规芯片可能被阻的顾虑并非无中生有,并且真有那天,英伟达也只能被迫服从,再次推出 " 低配版 " 特供中国大陆市场。
而和 AI 芯片一样,华为昇腾同样也有不错的竞争力,问界系列新能源车采用的是华为芯片,销量正逐步攀升。虽然其他新能源车企未必想用昇腾芯片,但如果无法再采用英伟达产品,那就只能科技大厂一样,要不试一试昇腾?
所以与中国车企客户 " 联系友谊 ",可能也是黄仁勋此行可能重要目的之一。
据报道,英伟达将于 2024 年第二季度开始量产对华特供版芯片。美国官方还官腔式地表示,现行政策并没有阻断跨国商业合作,只是小幅度调整,允许特供版芯片出口已经展现了对华销售的 " 软化态度 "。
此前,英伟达首席财务官克雷斯面对媒体承认,亚洲市场销量将会 " 规模下滑 ",但他相信其他市场的强劲表现可以填上亏空。可是,中国买家的态度让英伟达不得不大幅度缩减特供版芯片的量产规模,本年度英伟达中国业务的萎缩规模大概率会超过公司预期。
" 芯片禁令 " 是英伟达梦幻晴空之下那道挥之不去的阴影。身为一家美国企业,美国官方并没有给英伟达机会做出其他决定,只提供了必选项。
在有限的空间里,黄仁勋只能做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腾挪。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市场上,也正兴起众多挑战者,禁令固然极大限制了英伟达、冲击了国内企业,但也给国产替代腾出了些空间和时间。
当然距离英伟达的领先优势,国产厂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路不会好走。在国产芯片厂商没彻底形成竞争优势前,黄仁勋还是可以轻松跳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