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王牌未出,韭菜已嗨,欢迎阅读。
作者|Eastland
头图|视觉中国
2023 年 7 月 13 日、14 日连续涨停后,工业富联(SH:601138)市值来到 5416 亿(约合 750 亿美元)、市盈率 27 倍。此时工业富联母公司——鸿海精密(TW:2317)市值折合人民币 3200 亿,市盈率 12 倍。
2018 年 6 月 8 日,工业富联在深交所上市(发行价 13.77 元),不久市值突破 5000 亿,成为 "A 股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但就在上市当年的 10 月 8 日,工业富联跌破发行价。随后数年中的多数时间均在发行价以下 " 蛰伏 ",2022 年 10 月最低跌至 7.8 元,不及发行价的 60%。详见 2018 年 2 月 23 日,虎嗅《财报透露的真相》专栏文章《郭台铭要来 A 股圈钱," 韭菜们 " 注意了》。
2023 年 3 月,工业富联摇身一变成为 ChatGPT 概念股,股价在一个月之内暴涨 79%。经 4 月份盘整、蓄力,5~7 月连续上攻。
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共有两家基金持有工业富联,统共不到总股本的万分之一!
" 王牌 " 没用上
2017 年,鸿海精密将旗下通讯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工业机器人等业务打包注入工业富联。
上市前股权结构如下:
苹果手机组装是让鸿海精密扬名立万的业务,且生产基地、百万员工均在大陆,照理应为 A 股上市公司的主体。2018 年 1 月,日本财经媒体曾爆料说富士康有此打算。
但郭董无意 " 赏饭 ",苹果手机组装业务并没有注入工业富联,其它品牌手机代工业务打包注入 " 富智康 ",在香港上市(代码 2038、最新市值 67 亿港元)。
富士康以旗下 60 家子公司(境内 31 家、境外 29 家)" 组装 " 成的工业富联,主业是 "Holding",相当于 " 档案柜 "。
工业富联上市前,笔者曾提出过三个问题:
第一,资产重组时的收购价格缺乏透明度。比如国基电子净资产、净利润分别为 23.5 亿和 6670 万,收购价为 28.34 亿,市盈率 42.5 倍。净资产仅为 20 万的国宙电子收购价 2.3 亿,市盈率超过 26 倍。
第二,负债率偏高,且几乎全部是流动负债。比如 CNT GS 总资产近 33 亿美元,净资产只有 6261 万美元;河南裕展总资产 9134.7 万,净资产只有 160 万。工业富联总体负债高达 1204 亿,99.97% 流动负债。这种负债结构风险相当高。
第三,大量公司疑似空壳:济源鸿富锦、武汉裕展、鹤壁裕展、德州富鸿……真实运营情况不知,从报表上看净资产、净利润几乎为零。数十家海外公司更不好说了,有的 " 公司 " 可能就是一个 " 档案袋 "。
时至今日,工业富联资产质量问题仍难令投资者放心,特别是境外资产——
截至 2022 年末,工业富联境外资产高达 1606 亿(较 2021 年增加 112 亿),占总资产的 56.5%。
《2022 年报》披露了占比较高的两家境外企业:CNT-SG,营收 2.9 亿、净利润 69 万、净利润率 0.2%(2021 年净利润率 0.06%);FPILtd.,营收 1.3 亿、净利润 12 万、净利润率 0.09%(2021 年净利润率 0.2%)。
高达 1600 亿的境外资产,占工业富联总资产的一半,对净利润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不能给股东带来收益的资产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并充分计提。
境外资产不仅不贡献利润,还给工业富联带来风险:
2020 年 6 月,工业富联为 CNT-SG 提供 6 亿美元贷款担保(实际发生 6 亿美元)。2021 年 6 月,再为 CNT-SG 提高 5 亿美元贷款担保(尚未发生)。2021 年 6 月,董事会获得股东大会授权为 CNT-SG 中期票据提高 20 亿美元担保(尚未发生)。几百亿风险敞口、几十万利润……
鸿海精密注入资产的质量并不算高,既然能从 A 股轻易圈到 270 亿,市值比母公司鸿海还高一大截,就无须出 " 王牌了 "。
注入苹果手机组装被留作后手。待时机成熟,工业富联以股票加现金收购苹果手机组装业务," 韭菜们 " 会把市值拱到 1 万亿。
人算不如天算,没等郭董出 " 王牌 ",工业富联已拖着半身不遂的身子乘 ChatGPT 东风一飞冲天。
到底还得 " 靠天吃饭 "
代工企业的 " 天 " 就是苹果、戴尔、思科、亚马逊等客户。
苹果等龙头是新技术的开发者、新产品的引领者、新服务的创造者,它们的需求是代工企业的指挥棒。
如果代工企业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产能成本控制达不到客户需求,会被无情淘汰。
工业富联的业绩少部分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大部分要看客户给多少订单。
2017 年,工业富联营收 3545 亿,同比增长 30%;
2018 年,工业富联营收 4154 亿,同比增长 17%,增速较 2017 年回落 13 个百分点;
2019~2021 年,工业富联营收徘徊了三年,2022 年终于向上突破至 5119 亿、同比增长 16%;
2023 年 Q1,工业富联营收 1059 亿,增速回落到 0.8%;
工业富联第一主业是 "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 ",包括网络设备、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和电信设备等。
2018 年,通信设备销售收入 2592 亿,占营收的 62.4%,同比增长 21%(2017 年同比增速为 45%);
2021 年,通信设备销量收入 2580 亿,比 2018 年还少 12 亿,占营收的比例降至 58.9%;
2022 年,通信设备销量收入 2962 亿,同比增长 14%,占营收的比例降至 57.9%。
工业富联第二主业是云服务设备,包括伺服器、存储设备、电源等。
2018 年,云服务设备销售收入 1532 亿,占营收的 36.9%,同比增长 27%(2017 年同比增速为 17%)。
2021 年,云服务设备销售收入 1777 亿,占营收的 40.4%。2018~2021 年,云服务营收平均增速仅为 5%。
2022 年,云服务设备销售收入大增 20%,达 2124 亿、占营收的 41.5%。
2022 年,通信设备、云服务设备销售收入合计占营收的 99.4%。2020 年、2021 年,这个比例分别为 99.4%、99.3%。年报刻意披露的 " 工业互联网 " 业务无足轻重(2022 年营收 19.1 亿占营收的 0.37%)。
代工企业的客户不仅享有绝对的主导权,而且赚取了绝大部分利润。各家代工企业竞争,你想赚 10% 的毛利润,友商说能赚 5% 我就干。苹果每部手机净利润数千元,富士康们的毛利润只有 50 元。
有消息称,iPhone 15 组装业务将由富士康、和硕、立讯等公司瓜分。
不仅如此,代工企业还要大量采购原材料,从印刷电路板、集成电路板、零组件到玻璃、金属、塑料……代工企业无法每次都能将原材料价格波动转嫁给下游客户,可怜的毛利润还会被侵蚀。
靠天吃饭的代工企业不值得高估。为苹果代工的鸿海精密,即便是 " 智能制造基地 "" 灯塔工厂 ",市值还不到苹果的六十分之一。
最优秀的代工企业
1)毛利润踏步
虽然是代工企业中的翘楚,工业富联毛利润率并不高,用张瑞敏的话说 " 利益率比剃刀还薄 "。
2018 年,通信设备和云服务设备毛利润分别为 287 亿和 64 亿,毛利润率分别为 11.1% 和 4.2%。
2022 年,通信设备和云服务设备毛利润分别为 274 亿和 84 亿,毛利润率分别为 9.3% 和 4%。
2018 年两大主业毛利润合计 351 亿,2022 年为 359 亿,几乎原地踏步。
2)成本构成
工业富联 99% 以上收入来自 3C 产品销售(近 5 年均值为 99.7%)。例如 2022 年,3C 产品销售收入为 510 亿,占营收的 99.74%,毛利润率仅为 7.2%。
在 3C 产品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辅料及水电 / 能源成本占比超过 90%。例如 2022 年,直接材料成本 429 亿、辅料成本 97 亿、水电 / 能源 23 亿,合计 441 亿,占成本的 93%。直接人工、折旧、其它制造成本合共占 7%。
从成本结构看,工业富联代工属性明显。
对生产制造型企业而言,工业增加值比毛利润率更能说明问题。工业增加值是产品销售收入扣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能源消耗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为社会创造新增价值的货币形式的表现。在苹果产业链中,代工环节创造的工业附加值比较低。
3)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
2020 年之前,工业富联净利润率保持在 4% 以上。
2018 年,净利润 169 亿、净利润率 4.1%,较 2017 年下滑 0.5 个百分点;
2021 年、2022 年净利润均为 200 亿,但 2022 年净利润率降了 0.7 个百分点。
2023 年 Q1,净利润 31 亿、净利润率 3%。
工业富联净利润率下降是否可逆还有待观察。
2023 年 Q1,工业富联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突然大幅拉升至 208 亿,相当于同期营收的 20%。2019 年以来,这个比例不到 3%。
现金流量表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的。2023 年 Q1 营收仅比 2022 年 Q1 增长 8 亿,但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加了 244 亿,足见客户之急切。
小结:
第一,工业富联、鸿海精密都是最优秀的代工企业,但真正的辉煌属于客户;
第二,工业富联资产质量不高,境外资产或许有 " 雷 ";
第三,三个多月以来,股价脱离业绩暴涨,筹码完全发散,机构悉数退场。
2023 年 7 月 17 日,工业富联股价报收于 26.11 元,跌了 4.22%,市值仍然高达 5187 亿。
*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