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一汽-大众转型之路:迈腾新旧交替背后的焦虑,欢迎阅读。
旗下拥有大众、奥迪、捷达三个品牌的一汽 - 大众是目前合资车企中品牌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虽然这保全了其在合资阵营中总销量第一的地位,但在光鲜业绩的背后却隐藏着这家头部合资车企诸多隐忧
文|宋立伟 赵成
编辑 | 赵成
时隔八年,一汽 - 大众大众品牌(下称:一汽大众)在 2024 年 7 月迎来旗舰车型迈腾的全新换代。尽管该车在外观、动力以及智能化等方面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没有换来市场的积极反响。
对此,公司并非没有准备。在第九代迈腾上市的同时,一汽大众保留了第八代车型,与第九代迈腾同台销售,希望以此降低产品换代带来的市场波动。
加了一道 " 保险 " 的迈腾,2024 年终端实际销量仍较 2023 年下降 7.6%,新车累计销售 17.5 万辆。其直接竞争对手上汽大众帕萨特全年销量超过 26 万辆,同比增长 22%。
数据来源:第三方统计
制图:赵成
在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集体走弱的背景下,一汽大众认为,迈腾的总体表现处于正常波动范围内。然而,深挖数据背后并不尽然。
第九代迈腾不仅是该车自 2007 年在华投放并历经四次换代以来,首款采用与上代产品并售的车型,也是唯一 " 爆冷 " 的一代产品。新车上市七个月以来,第九代迈腾的终端销量贡献仍未过半。
对于迈腾销量整体下挫是否受第九代车型的拖累?企业方面并未正面回应。在过去三十余年中,一汽大众确实如其所言,于燃油车领網域,创造了 " 推一款爆一款 " 的佳绩。如今,在智能化下半场,这家昔日的 " 爆款 " 制造商能否让魔法得以延续,全新一代迈腾的表现至关重要。
新迈腾乏力,老迈腾延产撑量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正在进一步更新。2024 年,比亚迪、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以价格优势迅速抢占 A 级车(小型车)市场份额,压力倍增的合资品牌只能向更高级别市场寻求空间。一汽大众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迎来了第九代迈腾。
作为该品牌践行 " 油电双智 " 策略的首款车型,全新一代迈腾被公司寄予厚望。除了在外形、空间、动力、配置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一汽大众更采取了务实的定价策略。新车官方指导价区间为 17.99 万元— 24.68 万元。而在八年前,上一代迈腾的官方指导价区间则为 18.99 万元— 31.69 万元。
降价增配,这曾让新车顺利打开局面的黄金配方,却在熱賣 17 年的迈腾身上失灵了。
近日,《财经》走访市场发现,不少一汽大众授权门店都将两代迈腾同置于 C 位。从消费者的直观反应可以看出,上一代迈腾的人气明显高于新一代。
摄:宋立伟
截至目前,在河北、山东等地,新老迈腾的销量比例为 3:7。即便是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第九代车型的贡献至多不超过五成。
一汽大众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三个月以来,全新一代迈腾在迈腾家族的销量占比分别达到了 46%、50%、44%。
一汽大众企业人士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两代同堂策略在豪华品牌中已有成功先例,迈腾 B8 主打经典价值,全新一代迈腾 B9 聚焦智能体验,可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用车需求。
据了解,两代车型并行生产、销售的做法曾在北京现代索纳塔、广汽丰田凯美瑞等车型中发生,但通常新一代车型才是销量主力,上一代车型的角色多为 " 陪跑 ",并且二者相伴的周期通常不会超过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同堂销售策略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短期内可以缓解销量压力,但长期依赖这种策略可能会导致产品线不清晰,进而影响品牌影响力。北京现代伊兰特曾因过度依赖同堂销售,导致旧款车型残值被压榨,最终影响了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一汽大众方面认为,延长迈腾 B8 的生产,能够进一步丰富其产品矩阵。B8 主打经典价值、B9 聚焦智能体验,两代车型同堂销售有助于提升自身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但有业内人士表示,车企在采用该策略时应当谨慎行事,因为这种策略可能会导致产品线模糊不清,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困惑,应尽量避免因老款降价销售而影响新款车型的市场推广。尤其是在市场饱和度较高、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这种策略还可能会带来库存积压风险和品牌价值稀释的问题。
《财经》在走访经销商时,从销售人员处了解到,目前第八代迈腾的主销车型是 330 豪华款,新一代的主销车型则为 380 尊贵款,虽然二者裸车价有一定差距,分别为 16.9 万元和 18.5 万元,但这并不是新迈腾卖不过老迈腾的关键。
" 迈腾的客户群体集中在 40 岁以上,他们更偏爱上一代车型的外形和配置。" 这是销售人员的普遍感受。不仅如此,尽管新一代迈腾平添了更多时尚朝气,但并没有得到更多年轻人的青睐。
为了保持大众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一汽大众计划将第八代迈腾生产周期延长至 2026 年。
轿车表现乏力,创十年销量新低
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旗舰车型换代失利往往会带来更多考验。其不仅关系到新车的销量、利润等业绩指标,更关乎品牌定位是否受损,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战略调整上的压力。迈腾之于一汽大众更是这样的存在。
在一汽大众进入 SUV 元年之前的 2017 年,这家公司仅凭速腾、捷达、宝来、迈腾、CC、高尔夫等单一轿车家族,全年累计销量达到了 140.5 万辆。
此后,尽管有探歌、探岳、揽巡、揽境、探影不同级别的 SUV 车型加入,但助力一汽大众一举超过上汽大众的根基依旧是轿车。
即便在 2024 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中的 SUV 市场以 1131.1 万辆的累计销量全速超越了累计销量 1049.3 万辆的轿车市场,也未动摇轿车在一汽大众的重要地位。
数据来源:第三方统计
制图:宋立伟
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在燃油车方面,一汽大众轿车累计销量为 59 万辆,SUV 累计销量 28.6 万辆。虽然这一表现与 2017 年相差巨大,但依然证明了该品牌对轿车市场的依赖。
2024 年,一汽大众陷入十年以来的销量谷底。据企业官方数据,2024 年,一汽大众累计销量 92.8 万辆,同比下滑 11.6%。
制图:宋立伟
从第三方提供的车型数据来看,除了 2024 年上市的纯电轿车 ID.7 VIZZION,一汽大众其他在售轿车同比集体下滑,降幅范围从 8% 到 42% 不等,与同期轿车市场 1.8% 的增速差距明显。
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品牌年轻化
面对当前的挑战,一汽 - 大众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市场正在从依赖单一爆款车型的竞争模式,逐步转向多元化的 " 产品矩阵 " 竞争模式。为此,公司在积极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计划在轿车和 SUV 两个领網域同步发力,力争实现双线市场的稳步发展。
具体来说,除了 2024 年上市的第九代迈腾,2025 年 3 月底至 4 月初,探岳 L 也将正式上市。而速腾 L 则将在三季度迎来全系换代。
" 从迈腾焕新开始,到 2026 年,大众品牌的燃油车将全面更新换代,这在国内燃油车企中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希望借此巩固一汽 - 大众在燃油车领網域的市场地位。" 该负责人表示。
此外,到 2026 年,大众品牌还将陆续推出纯电、增程、插混等新能源车型。尽管如此,这些举措是否足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2025 年开局,除了价格战的压力,更有自主品牌将高阶智驾下探至 10 万元以下车型的挑战。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的数据,2024 年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 47.6%,其中自主品牌渗透率高达 70%,而合资品牌的渗透率仅为 7%。这一趋势无疑加大了合资品牌面临的压力。
据了解,一汽 - 大众每年在电动化转型上投入超过百亿,并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优化了成本结构。然而,如何加速技术研发与落地,并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仍是其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
责编:王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