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欧美“开卷”廉价电车,为应对中国电动车崛起,欢迎阅读。
对于眼下的车企而言," 搞钱 " 其实是重中之重。
撰文丨 JR
责编丨 MANGO
设计丨 PinZow
降价,降价,还是降价。龙年开工首周,车企为了冲销量,又纷纷开启了降价模式。特别是比亚迪把秦 PLUS 荣耀版的起售价直接打到 7.89 万人民币,这让整个新能源车行业都倍感心累。
与国内车市一样,海外车市也陷入 " 卷价格 " 的漩涡中。最近,Stellantis、大众、雷诺等欧洲老牌车企正在探索如何生产更便宜的电动汽车以求生存。不仅如此,梅赛德斯 - 奔驰也计划将产品重点转向入门级市场,以便在电动化转型进程中获取足够现金流。
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何这些传统车企巨头要做这样一件拉低自己品牌形象的事情。在轱辘哥看来,对于眼下的车企而言," 搞钱 " 其实是重中之重,它们当下的转变正是基于此作出的战略判断。那么,海外车企巨头 2024 年的 " 不安全感 " 究竟来自哪里?
放下身段,主打平价电车
相比于中国市场转向电动化的大刀阔斧,在欧美市场,电动汽车的声势显然还比较小。这背后,与欧美市场电动汽车价格过高等因素有关。再加上欧美国家最近电动汽车销量增长放缓,也让一些车企更加 " 着急 " 了。因此,靠廉价车 " 抢销量 " 的紧迫性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日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透露,公司正在开发的 2.5 万美元低价电动新车研发工作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并将进行大批量生产。这款车型将广泛采用车身一体化压铸技术,配装 53kWh 的磷酸铁锂电池,以降低成本。
再看大众汽车集团,不仅计划在美国或墨西哥生产售价低于 3.5 万美元的电动汽车,还正在与雷诺谈判,希望能够共同开发一款廉价电动车型。据悉,这款新车在欧洲上市时的售价将低于 2 万欧元,从而与中国新能源车进行竞争。
在面对雷诺、大众以及特斯拉等品牌的电动化攻势时,Stellantis 集团目前并未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 Stellantis 集团在去年投资 15 亿欧元成为零跑汽车的战略股东,双方合作推动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在全球销售,财大气粗的 Stellantis 集团可以用资金换取时间。
对于消费者来说,降价是件好事,有助于缩小纯电动车与燃油车之间的价格差距。但车企为了提升销量而牺牲利润率,对其长期的财务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欧美车企要降低电动汽车售价,就必须先削减其成本,以维持投资者所寻求的利润。
毕竟跟国内新势力不同,传统车企很难接受长时间的亏损。据悉,目前帮助车企降低成本的各种方案也应运而生,欧洲车企甚至还考虑学习空客经验走联营路线,各大车企联盟共同分担制造廉价电动车的巨额成本。
中国车以高性价比强势 " 入侵 " 海外市场
欧美车企在全力寻找新能源汽车的 " 低成本 " 方案的背后,一方面是满足欧美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另一方面是中国车企不断出海,高性价比的中国电动汽车正在 " 入侵 " 欧美,这也是让国外汽车企业感到压力的直接原因。
不可否认,中国车企正凭借新能源技术,以及在成本控制上的技术,在全球上获得它的价值。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量为 491 万辆,首次超过日本汽车出口量(442 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在面对中国成熟的新能源车制造体系下,海外品牌所推出的廉价电动车,真的能有足够的产品力吗?很显然,中国车企在价格和产品上的竞争优势,已经让很多海外车企感受到压力。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欧洲电动汽车的平均零售价超过 6.5 万欧元,而中国的电动汽车零售价略高于 3.1 万欧元。
当然,我们也不能低估这些海外车企的决心,随着它们推出更多低价车型,就意味着他们放下身段,加速市场下沉,与中国新能源车企展开更激烈的直接竞争,一场新的激战厮杀将无法避免。全球巨头车企已经露出了 " 獠牙 "?我们的车企也要有所警惕,打赢这场硬战。
随着欧美电动汽车需求放缓,不少车企倾向于提供更低价的电动汽车来刺激需求、争夺市场。更多车企巨头布局低端车市场,中国汽车出口也将面临更大压力。2024 年全球汽车市场的硝烟远比外界想象的还要浓重。总之,汽车行业即将迎来一轮大浪淘沙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依然还会是快鱼吃慢鱼的逻辑。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My 车轱辘立场)
行业丨像高合一样只造高端车,能活过 2024 年吗?
新车丨雪佛兰终于发力!2024 年将推多款重磅车,巡领者领衔
行业丨电动化转型受挫,欧美车企急撤资,电动车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