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模块化筆記型電腦火起来了,但它多少有点虚伪,欢迎阅读。
几年前,当 Framework 方面在海外市场发布了他们的第一款 13 英寸 " 模块化筆記型電腦 " 时,就曾在部分消费者中引发了轰动,但同时也受到了另外一些人的批评和质疑。
在支持者们看来,Framework 的筆記型電腦采用了具有极客气质的模块化设计。它允许(甚至鼓励)用户自行组装、维修和更新他们的筆記型電腦,用户也可以自行更换螢幕、键盘、网卡、磁碟。
甚至,Framework 还允诺未来推出的新品将采用与老款完全一致的主機板造型,这样老款机型的用户只需要购买一块(带有新 CPU 和内存的)新主機板,然后自己动手,就能将实现核心硬體配置的 " 换代更新 "。
但也有一部分用户指出了 Framework 筆記型電腦做工不佳,部分零部件公差较大、强度不足等问题。因此他们怀疑这家初创企业是否有能力实现对产品的长期支持,以及 Framework 当时的众筹模式是否存在某些 " 猫腻 "。
Framework 成功,于是模块化筆記型電腦也 " 火 " 了
当然,现在大家现在知道,Framework 毫无疑问是成功了。他们的 13 英寸筆記型電腦产品已经更新了数代,而且也一直坚持着新款硬體可以兼容老款机型外壳,并允许用户自由更新的设计。
不仅如此,Framework 方面就在近期刚刚公布了全新的 16 英寸筆記型電腦产品线。它依然采用全模块化设计,并且包括螢幕、电池、扬声器等部件均为可拆卸式设计。
这款被命名为 Framework Laptop 16 的产品,甚至还拥有模块化的键盘和 GPU,用户可以任意选择装上或拆卸数字小键盘,也能选装额外的 RX7700S 独显。就连机身上绝大多数接口的位置和种类,也设计为了可拆卸、可轻易被替换的模块化造型。
并且 Framework 的成功,似乎也激励了其他厂商开始积极探索 " 模块化筆記型電腦 " 的产品形态。比如联想旗下一款名为 "Project Aurora" 的概念机,就在日前被曝光。
从目前泄露的相关信息来看,Project Aurora 采用了与 Framework 筆記型電腦截然不同的 " 模块化 " 思路。其整机使用无螺丝设计,所有的可拆卸模块均基于卡扣、滑槽结构进行固定。因此这也就意味着它甚至不需要用户去亲自 " 拆机 ",其零部件数量和拆卸、组装、更换的难度也要远低于 Framework 的产品,更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 " 动手能力 "。
模块化设计并不先进?其实业内早已有成熟方案
很显然,无论是偏极客玩家的 Framework 筆記型電腦,还是近期曝光的联想 Project Aurora,或是目前已被曝光、但尚未有明确消息的戴尔模块化筆記型電腦。这些产品之所以会受到大量关注,都是因为它们迎合了诸多消费者希望筆記型電腦可以 " 用更久 "、更新代价能够更低的需求。
但作为一位 PC、筆記型電腦的老玩家,我们三易生活必须指出的是,以上所有的这些 " 模块化筆記型電腦 " 产品,其实多少是有那么一点虚伪的。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说呢?因为其实在很多年前,筆記型電腦行业早就已经有了一套行业公认、被各大芯片厂商和上游代工厂所普遍接受,且可定制程度更高的 " 模块化 " 方案。
比如上面这张图中的蓝天 X710KM,它就支持用户自行更换从 10 代到 11 代在内的几乎所有桌面版英特尔酷睿 CPU,并支持最大 128GB、可扩展的 DDR4 内存,同时它的显卡也是可以更换,消费者可以从最低 GT1030、最高 RTX3080 在内的一系列 GPU 里自由选择,自主进行更换。
蓝天 " 模块化 " 筆記型電腦的可选 CPU 和 GPU 列表
为什么它能够做到这些?因为这款机型直接使用了桌面版的 Z590 芯片组,内置桌面版 CPU 的 LGA1200 插槽,并具备两个笔记本 SODIMM 内存插槽、四个 M2 磁碟 插槽,以及一个 MXM 模块化显卡插槽。除此之外,它的螢幕也采用了标准的 eDP 连接线,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完全可以购买便宜的 " 裸屏 " 自行更换。
在一些第三方厂商那里,消费者可以买到更多种类的 MXM 显卡模组
是的,无论 LGA CPU 插槽、SODIMM 内存插槽、M2 磁碟 插槽,还是 MXM 显卡插槽,这些其实都是业内早就有成熟的、可用于筆記型電腦,并支持用户自行拆卸、更新、定制的 " 模块化 " 方案。
与 Framework 或联想的相关设计相比,这些 " 古老 " 的插槽或许看起来没那么科幻,可能造型上缺乏了一点点美感。但它们最大的意义在于,提供了超高的产品选择自由度,并且因为都是行业通用标准,而非某一个厂商、某一个品牌自己的专利。
舍近求远背后,体现了相关厂商的 " 纠结 "
换句话说,比起那些更 " 现代化 " 的模块化筆記型電腦,由这些通用插槽所构成的筆記型電腦准系统产品,理所当然地具备更高的性价比、更大的更新空间,而且几乎没什么技术门槛。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当 " 模块化笔记本 " 理念再次兴起,当部分厂商开始推出(或研发)相关产品的时候,他们不惜使用更复杂的私有设计,也不去用这些早已存在的通用组件标准呢?
说白了,这就体现出相关厂商的纠结,他们既想迎合消费者对于 " 模块化 " 的喜好,又想依然将消费者约束在自己的生态圈里。即便消费者不换机、而只是更新部分模块,这些厂商也希望这部分 " 模块 " 的钱,只能由自己、而不是第三方来赚取。这也就是如今模块化筆記型電腦背后,略带讽刺和虚伪的真相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