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比高利贷还黑,租 7000 块手机要花 15000,欢迎阅读。
不要在一些线上平台租手机!
不要在一些线上平台租手机!
多说几遍,狐妹尽量能提醒一个是一个。
希望点进来的朋友能看完,没有耐心的话,直接看后面第二部分!
先强调一下,狐妹这话,不是说在线下实体店租手机就没有坑;也不是说所有的线上租赁平台,都不行。
只是狐妹发现,某些租赁平台,唯利是图,吃相实在太难看。
我之前一直以为 " 租手机 " 比 " 买手机 " 更便宜。
直到今天狐妹才了解,一些寻求暴利的资本家,竟然可以把手机租赁模式,跟高利贷的逻辑串联起来。
甚至可以说,玩儿法甚至比放高利贷,更隐蔽、更高阶。
以租代售?
" 以租代售 " ,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吧。
最开始被常用于房产行业,严格来说," 以租代售 " 最开始只适用房产行业。而后才被资本家应用到奢侈品、汽车、数码产品等其他行业。
这种模式,针对一些消费者想要购买某产品,时下又没有足够的钱全款拿下。
于是企业提供租赁平台,供这些用户可以退而求其次,先以相对低的、自己能承担的价格租下产品先使用。
如果后续产品租赁到期,用户要么支付商家规定的 " 买断价 " 自留产品,要么就到期解约退还产品。
简单说,用户通过 " 以租代售 " ,先放弃产品所有权,只低价买下其一定期限的使用权。
近两年,有很多企业为专门发展这块的业务,研发出了线上租赁平台。
狐妹在手机应用商场里面一搜 " 租赁 " 关键词,会出来一大堆推荐。
例如:人人租、咔么租赁、机蜜、品租、机汤、享换机、租拉、爱租机等等,各种各样的 App 看得狐妹眼花缭乱。
肉眼可见," 以租代售 " ,如今在手机等数码产品类的布局更为常见。
这也不难理解,智能手机发展至今,每年华为、小米、苹果等各大品牌都会推出系列新品。
随着新机堆料越来越硬核,定价也逐年走高。一部新手机,需要花万元左右购买的情况,已是常态。
但与之相反的是,近几年虽然各大品牌新机定价在涨,但消费者的工资水平却依旧难涨。
按正常逻辑," 以租代售 " ,确实能解决部分消费者的难题。
毕竟,租新机,应该比买新机更省钱。
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被掩盖的真相
一些平台,明面上玩儿的是 " 以租代售 " ,实际却变着花样坑消费者。
在某宝 App 里面找相关租赁的内容,会发现有一个名叫爱某机的小程式。
从主页看,他们除了手机,电腦、相机,甚至家电、办公用品啥的都能外租,业务比较广泛;加上又链接到头部支付平台上,似乎更值得消费者信赖。
但如果消费者轻易选定这个平台,准备租来试试的话。
狐妹希望你们跟我一样,能发现不对劲紧急 " 踩刹车 " 。
首先,在这个平台上选中一款产品,狐妹以华为 Mate 60 Pro 为例,选好产品具体配置后,平台上却只显示 " 首期实付金额 " 。
只有点进去看详情才会发现,他这个产品,默认是 12 期( 1 年 )的还款计划。
而且,页面最底部标明,租赁结束后,要么归还产品、要么续租,要么买断,这里平台显示后期买断价格为 3237 元。
注意,整个页面,是没有显示消费者还要支付其他费用的!
也就是说,我租华为 Mate 60 Pro 一年的话,只需要花费 5198.96 元的总租金,一年后我多支付 3237 元的买断价,总计不到 8500 元,就可以得到这台华为热门旗舰机。
按现在这款手机的市场定价 7900 元计算,明面上,我租一年后直接买断,那最后也只比现在的市场价,多给了 600 元。
这样看,其实还不错。
哪里有问题?
问题就在整个页面不起眼的《 订阅及服务相关協定 》(以下简称 " 協定 ")。
点进去一看,这超万字、近 20 页的協定,直接给我看懵了。
这,简直比 " 裹脚布 " 还长!
一贯的套路,用户必须要勾选这个 " 我已阅读并同意 ...... 協定 ",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租赁,而只要点同意,你就踩坑了。
这是一份三方合同!涉及出租方、承租方( 消费者 )、平台方。
而且开头就指出,消费者同意向出租方申请融资租赁服务,且同意支付租金、服务费等款项。
第一个坑,融资租赁。
融资这两个字就属于金融行业了好吗?
我只是来租手机用?怎么还默认我是来融资租赁的?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方 " 借钱 " 给消费者,要买什么东西消费者说了算;并不是消费者给租金,租出租方现有的产品来用。
具体可以这么理解,狐妹前面在这个租赁平台页面上看到的,华为 Mate 60 Pro 租 12 个月每月要给的钱,并不是我们正常理解的 " 月产品租金 "。
而是平台方默认按出租方 " 借给我买手机的钱 + 约定利率和占用这笔借款本金时间 " 来计算的。
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租赁合同!
资本家借着法律认知差,赌消费者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租手机,还是在这个平台变相搞借贷。
这一点,狐妹可以通过合同后面的内容进行佐证。
例如,合同要消费者签第三方信贷平台预授信合同、要求上征信、默认消费者授权第三方催收等等。
所以,对于消费者而言,租借产品并不是重点,搞借贷才是。可是,不细看合同,大部分消费者不会发现。
更令狐妹觉得恐怖的是,这还是长达 20 页合同的第一页。
还有,这里合同也明确说明,消费者不仅要承担租金,还涉及服务费等支付义务。
这里的 " 等 " 字,用得特别妙!
这是第二个坑,不看合同,根本不知道租个手机还有其他费用。
更妙的是,看了合同,你知道后面他会收你其他费用;但是实际会收多少,你还是不知道!
狐妹看了合同,可以明确的是:
要自愿交保证金,多少钱,没说;
第三方平台会提供所谓的增值服务,消费者默认给,具体多少钱,说是根据产品的实际配置定,而且明说只交不给退;
还有什么服务费,到底什么服务费,要收多少钱的服务费,也不清楚;
不过,狐妹看到有网友投诉,说是买断手机,被默认收了共 6000 多的服务费。
当然,还有些意外情况产生的额外费用。
例如,不支持提前退租产品。
如果要提前还产品的话,消费者还是要给剩余租期内的租金外加服务费,且会默认你直接把产品买断,还得支付产品的留购费。
这一点狐妹不理解,这种做法跟强买强卖有什么区别。
当然,还有些小意外,例如手机丢了啊、还回去的时候被检测出来刮花等等,还要按规定赔偿。
这一点其实是合理诉求。只是,狐妹发现,有消费者投诉,后期手机还回去经平台方质检后,要求额外赔偿 1000 块,哪怕显示的是检测合格。
可以判断,找平台借出来的手机,是一点马虎都不能有!
还有最重要的部分!逾期。
这个租赁平台,规定的是每个月都要按时还款;且租期到了之后,必须及时进行后续处理,要么归还,要么续期,要么买断。
狐妹看了下相关的投诉,绝大部分消费者的投诉,都源自这些 " 信息差 " :
有逾期几天,就被平台默认买断的;
也有租期到了,被平台加价收续租金额;或者选择买断却发现,远超产品市场价甚至翻倍收取费用的;
甚至还有投诉遭到 " 暴力催收 " 影响正常生活的;
这些还是狐妹截图出来的个例,相关的投诉实在太多了,除了上面这些,甚至还有投诉平台 " 强制发货,不能退单 " 的。
总的来说,根据消费者的反馈,狐妹感觉:
这个平台,只要想下单试试,就不能反悔,钱就很难退回来;
每个月要是忘了没及时给钱,就有极大可能被强制买断,而且会 " 被宰 " ;
就算到期了,归还产品可能面临 " 恶意质检后遭额外索赔 " ;续租的话又是一年起租,且租金还有可能上涨;如果买断的话,也有可能被收取各种服务费,且买断产品加上第一年的租金,总额会远超产品市场价。
如果不看合同,狐妹不会意识到有这些坑等着消费者;如果不在网上查一些消费者已经被坑的案例,狐妹更不会了解到大家能被坑得这么惨。
很多投诉遭到 " 暴力催收的 " ,是狐妹要说的第三个坑:平台对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
整个合同的最后,有近 2000 字的 《 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授权书》 !
被默认授权的,狐妹可以说,已经涉及个人 " 所有 " 信息。
我真的 ...... 狐妹虽然不是学法律的,但好在我也识几个字。
从来没有一份合同,能让狐妹看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这到底是什么平台?就算你租个一两千的东西,他收集的信息能全面到涉及社保、公积金种种,甚至连家人朋友的信息都要提交。
更无语的,默认消费者同意第三方机构直接调取个人信息,不需要再次授权。
简直不要太离谱!
心疼这些上当的朋友,狐妹感觉,这些消费者应该根本没意识到,这个平台,租借只是 " 遮羞布 " 。
毕竟,如果真是困难想借钱的话,这些消费者肯定直接找借钱的平台了 ;
要是想买手机的话,分期付款算下来差不多 ;
假如只是为了一些其他或临时需要,想省钱借手机急用,没发现背后这么多 " 猫腻 " 的话,很容易 " 吃哑巴亏 " 。
所以!大家一定要谨慎对待这些租赁平台,擦亮眼睛,尽量远离。
参考资料:
黑猫投诉及其他网络截图
编辑: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