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她们上桌不是目的,「吃饱」才是,欢迎阅读。
" 你不懂这个场子里有多少伤口在悄悄愈合,听,这是血肉疯长的声音。"
最近一段时间,喜剧综艺井喷,以素描喜剧为主要形式的《喜人奇妙夜》播出接近尾声,《喜剧之王单口季》《脱口秀和 Ta 的朋友们》两部单口喜剧(脱口秀)节目又几乎同时开播,让热衷喜剧的观众犹如久旱逢甘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相对以往,女性演员的存在感显著提高,她们作品的传播度和影响力令人瞩目。《喜人奇妙夜》里全女小队 " 莎全莎美 " 作品《年终大奖》手势舞破圈程度惊人,被奥运冠军马龙在采访里提及。而她们更是扛起所在大组的核心 KPI,不仅作品数量最多,质量和得分也都在一定水准上。
两部脱口秀节目里,女演员更是人才辈出,除了杨笠、赵晓卉、颜怡颜悦、小鹿、傅首尔、唐香玉等观众眼熟的 " 老朋友 ",也出现了一批新人,史妍、菜菜、漆漆、山河、于贞等等,她们活跃在舞台上,也撑起了节目热度。
喜剧综艺,创作者离创作的距离更近,也就更能从作品中看到自我表达。这些女性演员的选题展现了独特而犀利的 " 女性视角 ",但又有着具体的细分领網域。素描喜剧节目里," 莎全沙美 " 组合多把场景放置在职场之上,展现女性在职场环境里的付出与背负的压力,与自我的和解,以及女性之间的互相理解。
另一边的脱口秀舞台上,刚刚步入婚姻的小鹿讲两性对于婚礼的不同重视程度 " 我正在经历我人生中最大的诈骗 "。全村第一位女研究生唐香玉讲女性没有真正的归属感 " 别人有车有房,我有祠堂 "。活跃在一线的女 rapper 于贞说 "rapper 塌房,塌男不塌女 "。菜菜讲月经羞耻 " 我是来赚经费的 "。正因为她们的精彩表现,#脱口秀 女性视角##这世界需要更多女演员 # 等词条也登上热搜,引发大量网友讨论。
明显能够看出的是,女演员在分寸的把握上也更加游刃有余。虽然她们创作的内容有一定讽刺性,但是处理方式更加丝滑,台风也更加松弛。如果说曾经为数不多的女性演员站在的是 " 被审视 " 的位置,现如今已经占据喜剧综艺半壁江山的她们,已经可以把舞台变成自己的主场,而对 " 女性视角 " 越来越接受的观众,也支持着她们在舞台上的自由表达。
01
逐步「上桌」
" 我不想上节目,我就想上桌 " 这是杨笠在《喜剧之王单口季》里表达出来的心声。
纵观过往与当下,其实女演员在喜剧综艺里,主打的是一个逐渐 " 上桌 " 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算顺利,但目前能够看到的是,确实有很多女性可以在这个舞台上 " 上桌吃饭 ",甚至 " 吃得 " 越来越香,不仅输出着自我表达,也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名誉与声望。
曾经的喜剧综艺里,虽然观众能够看到很多出色的女喜剧演员,但彼时她们创作的作品,仍然和恋爱结婚等两性题材有着极高的关联度,她们所塑造的形象,仍旧是社会层面上对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刻板印象。
" 雌竞 " 也是彼时绕不开的话题,小品节目里,一旦有超过两位女性,那么其中一个自然成为 " 丑角 " 被进行对比。脱口秀舞台上,杨笠也曾经指出总是有人把她和 " 脱口秀太后 " 思文当作假想敌,想象着她们关系不好,但其实两人风格迥异甚至构不成竞争关系。而就算是女性之间有职场竞争,也未必如外人想象那般 " 勾心斗角 "。
杨笠是女性演员在喜剧综艺里 " 上桌 " 的标杆性人物,她的金句 " 普信男 " 已经成为流行语,时至今日融入日常生活。其实从她的经历能够看出女性在自我表达上的探索,曾经的她还在调侃自己是 " 脱口秀敲门人 ",把自己置于男性主体视角下的客体位置,但逐渐找到自我风格的她,慢慢将自己放置在主体视角,审视另一种性别人群。
本质上,杨笠的 " 女性视角 " 并没有同期的颜怡颜悦和鸟鸟讽刺性更强,内涵更深刻,但她的攻击性较强,表达方式也更直接,并不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就能被听懂,所以成为部分觉得自己受到 " 冒犯 " 的閱聽人的众矢之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遭受着攻击和曲解。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杨笠以及她所代表的 " 女性视角 " 影响力越来越广。也因为同一时间,以贾玲和张小斐为创作主体,以女性情感关系为核心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这让趋利避害的资本和市场,在某种程度上迎来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越来越在真正意义上 " 看见 " 女性,让女性 " 说话 "。由此,在宽容度更高的创作空间里,女性创作者越来越敢于站在舞台上,也越来越关注女性的表达。
这一边,以素描喜剧为主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喜人奇妙夜》上,出现了一批存在感极高的女性 " 喜人 ",她们打破传统 " 男性叙事 ",不做 " 丑角 ",不搞 " 雌竞 ",不塑造男性印象中的刻板女性形象,还提供女性创作者的独特视角。
比如《梦幻丽莎发廊》里两位男性理发师争执发型作品归属权,蒋诗萌大喊 " 我是我妈的作品 ",表达了女性不再是客体的角色。《万松书院》里,祝英台对于未来,先想到的是发大财、游山玩水、学以致用,这也关照到了现实中的女性,比起性缘腦,大家更追求的是事业心,是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另一边,越来越多女性尝试脱口秀,她们一步步走向线下,又走到线上,在全国观众面前讲曾经不敢宣之于众的 " 月经羞耻 ",呼吁减少 " 粉红税 "。讲女性在婚姻里不再是一味付出的角色,对于 " 妻子 " 和 " 母亲 " 的身份有更多解读。她们也表达自己的野心与欲望,以及在职场里的更多看法,甚至自己在其中也逐渐变成拥有话语权的上位者。
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多的女性演员被看到,她们不仅抒发着自我表达,还因此热度暴涨、作品破圈、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某种程度上,她们的活跃也吸纳了更多潜在閱聽人,让市场产生更多活性,给行业本身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02
" 树与藤 "
喜剧综艺里," 女性叙事 " 的盛行离不开观众观念的更新和接纳。创作者和观众从来都是 " 树与藤 " 般相辅相成的关系。女性创作者不仅抒发自我表达,也看到更多女性处境,为她们说出心里话,用自己影响力争取更多权益。而女性观众也成为女性创作者的坚实后盾,让她们更有底气走上舞台,也帮助那些表达更好地传播下去。
对于女性创作者来说,认知水平尤为重要,最好要走在观众前面,至少别走在观众后面。这就需要不断更新阅历与知识储备,不断提高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水平,创作出能够时刻跟上时代步伐,甚至具有一定前瞻性,引发观众思考的内容。
尤其在脱口秀的舞台上,较为明显的是,新人更为出彩,风格也更多元,她们立足于普通人的视角,而观众也对这些离自己生活更近的内容接受程度颇高。很多观众眼熟的选手,已经成为公众人物,离普通人生活较远,积攒下的素材也不足以往丰富,在竞争赛制里难免落入下风。这种情况正反映了创作需要不断 " 更新 " 的重要性。
而对于观众来说,也要不断更新思想,并且有一定的包容度。即使女性创作者的意识没有走在自己前面,只要不涉及到底线,都应保持接纳的态度,因为要先保证有人说话,敢于说话,才会有更多人站在舞台上,才能真正推动着整体的发展与变化。
站在更高层面上,女性创作者掌握话语权是必要的。以《喜剧之王单口季》里杨笠为例,她提到自己成为 " 总编剧 " 之后的经历,虽然任务还是给演员改稿,但是拥有话语权之后,自我感受和他人看法都会变得不一样。
客观来说," 淋过雨的人会为他人撑伞 ",女性掌握话语权之后,也会给女性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所以杨笠在节目中所带队的队伍也有很多女性,她们都是为她而来,集合在一起,希望让女性的声音能够发挥到最大声量。而从节目播出的效果来看,她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但在表达层面上,也需要注意分寸。" 女性视角 " 的表达固然重要,内容质量本身需要在线。《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节目中," 姐尽全力 " 小队前期很多作品虽然都从 " 女性视角 " 出发,但是核心观念并不先进,笑点也并不突出,因此被相当一部分观众诟病。而后期她们不再追求表达大于内容,展现出本身稳定的演技之后,反倒有了整体评价较高的作品。
喜剧演员被观众认可,本质上还是要专业水平过硬。喜剧作品被观众认可,本质上还是要内容够有趣。" 女性视角 " 可以是女性创作者探索表达的工具,但由它所挖掘出来的内容才是真正属于创作者的法宝。
03
结语
宏观来看,女性演员在喜剧综艺里上桌吃饭是 " 螺旋式曲折上升 " 的过程,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内部外部的质疑,但扛过最艰难的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者们也继续补位,踊跃发表自我表达。越来越庞大的女性数量,越来越高的作品质量,越来越优秀的女性演员,给这个行业注入蓬勃的活力和更丰富的视角。
时至今日,女性演员已经成为喜剧综艺里的半边天。她们展露伤口,舔舐伤口,完成着自我疗愈,也祝福着观众们能够从中得到疗愈。
" 你不懂这个场子里有多少伤口在悄悄愈合,听,这是血肉疯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