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筹备18年,斥资2.1亿,《一九四二》的艰难求生,欢迎阅读。
冯小刚,一个因为贺岁片而被观众熟知的导演。
《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手机》《非诚勿扰》等电影的成功,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导演。
擅长深入到底层,用平民视角来阐述深刻思想的冯导,在拍摄很多灾难,庄严沉重的电影题材如《唐山大地震》《集结号》的时候,也颇有自己的理解和建树。
今天要说的这一部投资 2.1 亿,酝酿 18 年的灾难片《一九四二》,也是冯导的得力之作。
这部电影的诞生和上映,几乎是一场艰难求生。
01,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件
" 人人都在饿死,很多灾民前往陕西逃荒。"
本片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
故事发生在 1942 年,战争进入到了持久阶段。
此时,河南大灾,遇到了大旱,很多的灾民逃到了陕西。
这一场灾荒中,有 300 多万人死于饥荒。
看简介,大家已经很明白,直面的描写历史灾难,还要将内容如实的呈现在大银幕上,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一件事。
对于一般的导演来说,这样的题材,相当于一个 " 雷区 ",无人敢碰。
一方面,是因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较为敏感,有很多的政治因素,稍不注意就审查不过;
第二,则是要直面的呈现灾难,对于一般人来说,缺少勇气。
何况,国产灾难片一直较少,投资风险较大,难度可想而知。
" 咱们这事发生了很长时间,河南饿死了 300 万人,这么大一个事,没人知道。全世界的人不知道,中国人也不知道。"
当他看了刘震云的小说之后,才知道了这件事。
刘震云去采访的时候,也是阻力重重。
很多经历过的人表示,记不清了。
毕竟饿死人的年头太多了,问的是哪一年?
很多人觉得,是自己 " 命不好 ",而不愿意去直面这一段沉痛的经历。
在了解了这些苦难的事情之后,冯小刚想要去 " 苦难形成悲剧的原因 "。
这样的动力,促使他有了拍这部电影的想法。
02,筹备 18 年,斥资 2.1 亿,冯小刚的这部大片历经三次审查才过审
这部电影孕育了 18 年,经过了 9 个月的精心筹备之后,终于在 2011 年 10 月份开机。
剧组几乎是重新走遍了饥荒路。
辗转了多个城市,在重庆、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奔波,各处取景,力求让真实的故事血肉丰满。
将历史更为全面、立体的还原。
投资了 2.1 亿,可谓是花费了空前的人力物力。
经历了 3 次审查,分别是 2000 年的首版剧本和 2004 年的二版剧本,都被打了回来。原因是 " 太过表现人性丑陋 "。
直到了 2011 年,刘震云重新完成了一版 " 较为克制 " 的剧本,才同意拍摄。
在 2012 年,经过了千难万险之后,终于过审。
冯小刚激动的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了这样一段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 我知道你们为了圆我这个梦所承受的压力,我的好兄弟,下辈子给你们当牛做马。感谢所有帮助这部电影的人,原谅我 不便透露你们的姓名,但你们真的让我尊敬。"
该片获得了第 32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第 3 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等奖项。
在豆瓣上,也拿下了 7.8 分的好成绩。
实际上,这部电影从商业角度来说,是亏本的。
2.1 亿的投资,只收到了 3.64 亿的票房成绩,远远低于当时的 8 亿预期票房。
搞的华谊当年的年报都不太好看。
然而,这部电影的得奖,却是一个极大的安慰。
冯小刚也说过:" 我觉得一尊奖杯把华谊损失的票房全部找回来了。"
03,灾难中的人性光辉
电影由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人领衔主演。
一众戏骨齐集。
电影分为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灾难的逃荒和背井离乡;
第二条线则是政治因素,也是加剧这一场灾难的原因。
主角是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范殿元,他是一个狡猾、的地主。
一路上,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带着一家人。
在被迫逃荒的同时,也亲自见证了自己儿子、儿媳、老伴等亲人的种种死状,极具冲击力,几乎是人间炼狱。
到了山西之后,他的亲人全部都死了。
更触动观众的是,老东家放弃了逃亡的打算。
这一段沉重而伤感的对白,直击观众心扉。
" 为啥往回走,陕西也没有活路了吗?"" 别人有活路,我没有了 …… 我只是想死的离家近一点。"
他一直往回走,希望能够死的离自己家乡近一些。
当然,老东家只是一个缩影。
他的背后,则是更多流离失所的百姓。
这部电影较为好的一点,并没有刻意去展现灾难,而是在呈现灾难的同时,也带给人希望和人性之光。
对于观众来说,这是一场灾难。
看着家人的不断死亡,自己却无能为力,这样的脆弱和无助是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的。
然而,这样的灾难却重新建立了一条超出血缘的传统纽带——
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爱。
他们在生死危难关头,在表现出动物为了生存而争抢的本能的同时,也表现的是人性的魅力。
相互守望,共同扶持,这样的团结和互助,才是 5000 年灿烂文明下的人性光辉。
04,结语
外刊这样评价这一部片子:" 冯小刚在这部电影中,找到了环境,历史,人物性格和他最擅长的黑色幽默之间的平衡。"
它并没有用灾难片的噱头和幌子来道德绑架观众,强行共鸣,也没有可以营造悲剧场面,赚足观众眼泪。
而是在沉重灾难片的讲述中,仍然没有舍弃自己的黑色幽默。
可以说,就是给大家讲述了一个故事,当你感到沉重到压抑的时候,还会穿插一段黑色幽默。
在悲与喜之间,冯小刚将这样的尺寸拿捏的极为平衡。
同时,这部电影,通过了这样一段历史的呈现,旨在告诉观众们,也不要忘记曾经的过往;
另外一个层面,则是在繁荣发展的今天,不要放弃思考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当然,我们也不能站在制高点上,漠视个体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