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严冬中的地震,失温将成最大考验,欢迎阅读。
加星标,才能不错过每日推送!方法见文末动图
失温是一种可致命的医疗急症,而且不仅仅会发生在严冬和室外。发现失温,要马上寻求医疗救助。
撰文 | Idobon
12 月 18 日晚,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 6.2 级地震,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震感强烈。截至目前,地震已致超百人遇难。据了解,积石山震区及周边地区当日后半夜至次日凌晨最低气温在 -15 ℃到 -9 ℃之间,体感寒冷。很多人紧急避险时,很可能没有足够衣物保暖,这意味着除了防护地震本身导致的危害外,还要警惕失温以及冻伤带来的风险。
失温(hypothermia),也就是体温过低,是指人的核心体温降低至 35 ℃以下。所谓核心体温(core temperature),是指人体深层脏器(比如心脏、肝脏)维持运转所需要的温度。这是一个和外周组织温度相对的概念。核心体温的范围十分狭窄,在这个区间内,人体才能发生维持生存所必需的酶促反应。当人体长时间处于寒冷状态,核心体温下降到危险的水平,就面临着失温。本次灾情中被困废墟里的幸存者如果受伤严重,在失血、失温、创伤的多重作用下生命体征会下降得非常快。
提起失温冻死,人们想到的往往是事故。比如浸泡在冰冷的大海里、滞留在酷寒的野外。但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面临体温过低、被 " 冻死 " 的风险。据美国 CDC 官方统计 [ 1 ] ,自 1999 年至 2011 年,平均每年有 1301 人死于失温相关的症状。当然,大多数失温发生于寒冬户外,但如果条件满足,在温度不算太低的室内,人也可能失温。当人体的热量补给长时间小于热量流失,体温就会不断降低,以致失温。
浸泡在冰冷的大海中,人会冻死。丨图片来源:电影 TITANIC 剧照
失温的风险因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年龄:儿童和老年人是比较容易失温的群体,因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其中,老年人是最容易遭受失温威胁的群体。在美国,与失温有关的死亡与年龄密切相关。
图片来源:http://www.nia.nih.gov/NewsAndEvents/PressReleases/PR20050118Staying.htm
疾病:痴呆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低血糖、高血压可能会导致失温。
服药:有些药物会增加失温的风险,比如巴比妥类药物、抗抑郁药和镇定剂。降压药能抑制人体对寒冷的反应,所以服用降压药的老年人更要注意保暖。
脱水:脱水后,人体血量减少,身体散发热量更快,可能引发失温。
剧烈运动:有些运动员大量出汗后身体潮湿、极度劳累,容易失去热量。
饮酒:饮酒使血管扩张,其实会导致温度降低更快。
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失温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失温真正可怕的阶段是人不再颤抖之时。这时,人的精神状态变化,可能出现思维麻木迟钝、言语不清、视觉障碍、心律不齐、瞳孔放大等现象,昏昏欲睡,精细运动技能丧失。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有这种情况,千万不要留下他独自一人。
在第三阶段,失温者昏迷不醒、失去了痛觉,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进一步下降,有些人还可能出成屋颤、心动过速等症状。
有 20% 至 50% 的失温者可能会出现幻觉,将衣服脱掉。这是因为外周血管在收缩到一个临界点后反而开始舒张,大量温暖的血液从核心器官流向体表,而这又加速了核心温度的降低。
在最后阶段,失温者肌肉僵硬,几乎无法觉察到心跳或者呼吸,心脏微颤而后停止跳动。
以上谈到的都是失温的典型症状。但我们知道," 冷 " 还有其他症状,比如冻疮、冻伤、战壕足等,都可能和失温一起出现。其中冻伤也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冻伤:浅表、可逆的,但四肢回暖时可能会痛得很厉害;
二级冻伤:冻伤后数小时或一天内出现水泡,说明组织受到了更深的损害;
三级冻伤:皮肤全层受损,发黑发硬;
四级冻伤:骨骼和肌腱冻伤。
冻伤往往是因为皮肤或受伤组织外露且缺乏运动,有可能会发生很长一段时间才出现症状,而失温是因为身体热量的得失无法平衡,进程可能是相当快的。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 / 同伴是失温还是太冷了、冻伤了呢?
如果觉得 " 脸冻得发疼 "、" 耳朵快冻掉了 ",那就是太冷了,有冻伤风险。
如果 " 冻得发抖 ",那可能已经徘徊在失温的边缘,等到不抖了,真正的危险就来临了。而这也是失温更不易觉察、更凶险的地方。如果在很冷的时候,你的伙伴一点也没有发抖,而且不再回应你,那么就是十分危险的了。
记住,失温是一种可致命的医疗急症。遇到失温,一定要第一时间寻求医疗援助。
参考资料
[ 1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pothermia#cite_note-NEJM2012-2
[ 2 ] DO I HAVE HYPOTHERMIA, OR AM I JUST REALLY COLD?,https://healthcare.utah.edu/the-scope/shows.php?shows=0_3w7atmmx
[ 3 ] Hypothermia Can Happen Both Indoors and Outdoors,https://health.clevelandclinic.org/hypothermia-can-happen-indoors-surprising-facts/
[ 4 ] 寒冷天气如何做好防护措施?http://www.chinacdc.cn/jkzt/hjws/ncgc_10782/201901/t20190103_198629.html
[ 5 ] Frostbite vs. Hypothermia Differences in Symptoms and Stages,https://www.emedicinehealth.com/frostbite_and_hypothermia_symptoms_and_stages/article_em.htm
[ 6 ] How Does a Person Freeze to Death?,https://www.livescience.com/6008-person-freeze-death.html
本文受科普中国 · 星空计划项目扶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
1
2
3
4
近期推荐
1
2
3
4
5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 " 精品专栏 ",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 + 月份,如 "1903",可获取 2019 年 3 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找不到《返朴》了?快加星标!!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返朴」,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微信实行乱序推送,常点 "在看",可防失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