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嚴冬中的地震,失溫将成最大考驗,歡迎閱讀。
加星标,才能不錯過每日推送!方法見文末動圖
失溫是一種可致命的醫療急症,而且不僅僅會發生在嚴冬和室外。發現失溫,要馬上尋求醫療救助。
撰文 | Idobon
12 月 18 日晚,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 6.2 級地震,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震感強烈。截至目前,地震已致超百人遇難。據了解,積石山震區及周邊地區當日後半夜至次日凌晨最低氣溫在 -15 ℃到 -9 ℃之間,體感寒冷。很多人緊急避險時,很可能沒有足夠衣物保暖,這意味着除了防護地震本身導致的危害外,還要警惕失溫以及凍傷帶來的風險。
失溫(hypothermia),也就是體溫過低,是指人的核心體溫降低至 35 ℃以下。所謂核心體溫(core temperature),是指人體深層髒器(比如心髒、肝髒)維持運轉所需要的溫度。這是一個和外周組織溫度相對的概念。核心體溫的範圍十分狹窄,在這個區間内,人體才能發生維持生存所必需的酶促反應。當人體長時間處于寒冷狀态,核心體溫下降到危險的水平,就面臨着失溫。本次災情中被困廢墟裡的幸存者如果受傷嚴重,在失血、失溫、創傷的多重作用下生命體征會下降得非常快。
提起失溫凍死,人們想到的往往是事故。比如浸泡在冰冷的大海裡、滞留在酷寒的野外。但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面臨體溫過低、被 " 凍死 " 的風險。據美國 CDC 官方統計 [ 1 ] ,自 1999 年至 2011 年,平均每年有 1301 人死于失溫相關的症狀。當然,大多數失溫發生于寒冬戶外,但如果條件滿足,在溫度不算太低的室内,人也可能失溫。當人體的熱量補給長時間小于熱量流失,體溫就會不斷降低,以致失溫。
浸泡在冰冷的大海中,人會凍死。丨圖片來源:電影 TITANIC 劇照
失溫的風險因素較多,主要有以下幾類:
年齡:兒童和老年人是比較容易失溫的群體,因其體溫調節能力較弱。其中,老年人是最容易遭受失溫威脅的群體。在美國,與失溫有關的死亡與年齡密切相關。
圖片來源:http://www.nia.nih.gov/NewsAndEvents/PressReleases/PR20050118Staying.htm
疾病:痴呆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低血糖、高血壓可能會導致失溫。
服藥:有些藥物會增加失溫的風險,比如巴比妥類藥物、抗抑郁藥和鎮定劑。降壓藥能抑制人體對寒冷的反應,所以服用降壓藥的老年人更要注意保暖。
脫水:脫水後,人體血量減少,身體散發熱量更快,可能引發失溫。
劇烈運動:有些運動員大量出汗後身體潮溼、極度勞累,容易失去熱量。
飲酒:飲酒使血管擴張,其實會導致溫度降低更快。
根據嚴重程度不同,失溫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失溫真正可怕的階段是人不再顫抖之時。這時,人的精神狀态變化,可能出現思維麻木遲鈍、言語不清、視覺障礙、心律不齊、瞳孔放大等現象,昏昏欲睡,精細運動技能喪失。如果發現身邊的人有這種情況,千萬不要留下他獨自一人。
在第三階段,失溫者昏迷不醒、失去了痛覺,心率、血壓、呼吸頻率進一步下降,有些人還可能出成屋顫、心動過速等症狀。
有 20% 至 50% 的失溫者可能會出現幻覺,将衣服脫掉。這是因為外周血管在收縮到一個臨界點後反而開始舒張,大量溫暖的血液從核心器官流向體表,而這又加速了核心溫度的降低。
在最後階段,失溫者肌肉僵硬,幾乎無法覺察到心跳或者呼吸,心髒微顫而後停止跳動。
以上談到的都是失溫的典型症狀。但我們知道," 冷 " 還有其他症狀,比如凍瘡、凍傷、戰壕足等,都可能和失溫一起出現。其中凍傷也分為四個等級:
一級凍傷:淺表、可逆的,但四肢回暖時可能會痛得很厲害;
二級凍傷:凍傷後數小時或一天内出現水泡,說明組織受到了更深的損害;
三級凍傷:皮膚全層受損,發黑發硬;
四級凍傷:骨骼和肌腱凍傷。
凍傷往往是因為皮膚或受傷組織外露且缺乏運動,有可能會發生很長一段時間才出現症狀,而失溫是因為身體熱量的得失無法平衡,進程可能是相當快的。
那麼,如何才能知道自己 / 同伴是失溫還是太冷了、凍傷了呢?
如果覺得 " 臉凍得發疼 "、" 耳朵快凍掉了 ",那就是太冷了,有凍傷風險。
如果 " 凍得發抖 ",那可能已經徘徊在失溫的邊緣,等到不抖了,真正的危險就來臨了。而這也是失溫更不易覺察、更兇險的地方。如果在很冷的時候,你的夥伴一點也沒有發抖,而且不再回應你,那麼就是十分危險的了。
記住,失溫是一種可致命的醫療急症。遇到失溫,一定要第一時間尋求醫療援助。
參考資料
[ 1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pothermia#cite_note-NEJM2012-2
[ 2 ] DO I HAVE HYPOTHERMIA, OR AM I JUST REALLY COLD?,https://healthcare.utah.edu/the-scope/shows.php?shows=0_3w7atmmx
[ 3 ] Hypothermia Can Happen Both Indoors and Outdoors,https://health.clevelandclinic.org/hypothermia-can-happen-indoors-surprising-facts/
[ 4 ] 寒冷天氣如何做好防護措施?http://www.chinacdc.cn/jkzt/hjws/ncgc_10782/201901/t20190103_198629.html
[ 5 ] Frostbite vs. Hypothermia Differences in Symptoms and Stages,https://www.emedicinehealth.com/frostbite_and_hypothermia_symptoms_and_stages/article_em.htm
[ 6 ] How Does a Person Freeze to Death?,https://www.livescience.com/6008-person-freeze-death.html
本文受科普中國 · 星空計劃項目扶持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相關閱讀
1
2
3
4
近期推薦
1
2
3
4
5
特 别 提 示
1. 進入『返樸』微信公眾号底部菜單 " 精品專欄 ",可查閱不同主題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樸』提供按月檢索文章功能。關注公眾号,回復四位數組成的年份 + 月份,如 "1903",可獲取 2019 年 3 月的文章索引,以此類推。
找不到《返樸》了?快加星标!!
長按下方圖片關注「返樸」,查看更多歷史文章
微信實行亂序推送,常點 "在看",可防失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