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小米 SU7 “可以闭眼买”,车评人靠谱吗?,欢迎阅读。
小米 SU7 上市前后所引发的高流量,让大家见识到了雷军和米粉的营销与强大。
不少行业前辈直言:国内市场从未有过如此一款新车,只是上市就拥有这么大的话题和流量。
还有日本媒体评价:小米 SU7 的上市,就像当年苹果手机发布一样轰动。更引得华尔街巨头们的看好。
巨大的流量,也精准抓住了媒体们的渴望,同行们都在找热点,加入宣发。甚至就连家里的长辈、楼下开早餐店的阿姨,都知道小米推出了一款汽车。
作为后来者,相比技术、体验、研发等等,强大的营销能力,反而成为了小米汽车最硬气的敲门砖。
甚至许多专家称:小米 SU7 的上市影响力,给所有的车企都上了一课。当然,价格的热度过去之后,最真实的说服力还是来自销量。
而小米汽车的流量依然高光,被认为是 " 最懂车 " 的车评人们,在疯狂的晒订单,排队提车,这也直接刺激了一波儿购买欲。
毕竟车评人买啥车,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跟着大咖们买准没错。潜台词是:能撩动最懂车的那一部分人,小米 SU7 的产品实力和竞争力肯定是顶级的。
* 图片来源:某博主微博
但质疑的声音也不少,车评人到底收了多少好处啊,这么多大咖站台,甚至在价格发布之前,有许多车评人称 " 可以闭眼买 ",也太不负责任了,咱们百姓购车,还有必要听车评人的嘛?
车评人到底是干啥的?
在车企与车主之间,车评人就是中间层,向用户传递新车的品牌与产品形象,并将用户的使用反馈,传递给厂家,帮助下代车型的研发与修改。
最终将更优秀的产品交付到消费者手中,本质是良性的正循环。
在 2000 年初期,汽车刚刚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那时的消费者真正懂车的很少,中立客观的车评,自然成为了用户最具价值的参考。
而且许多媒体老师,是有职业操守和理想的,会直接把一款车的好与不好讲清楚,甚至在消费者遇到质量问题、货不对板和销售陷阱时,给予帮助,来沟通和厂家维权,信任也就逐渐建立了。
再加上当时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每个月定期更新的杂志,也成为了许多车迷的精神口粮,不管广告浓度如何,翻看照片与测评文字,就是反复种草、解读的过程,用户是有期待感的。
而且令人敬佩的是,当时的车评,不管哪家杂志、试驾哪款车,也都没有一味的夸奖,总会找出几个问题,和读者们讲清楚。
做测试、写文章的,也大多都有专业的理工科学习背景。老狐就曾为拥有《汽车之友》杂志的 100 期纪念版,自豪了很久。
不过,那本杂志被放在老房子里,大概率已经找不到了。
之后的发展大家也都看到了,我们获取信息的介质越来越多,再加上自媒体的崛起,内容以流量为王的时代,车评的观点也变得更加主观,中立性的评测被打上个人标签。
用户的信任感开始偏移,变成信奉某个老师,甚至与专业、体验的本身没关系,您愿意听他讲,可能也只是单纯的喜欢这个人、风格或羡慕他的生活方式。
菜无定式、适口则真,这些也都是没有问题的。
被充值成为广告人该骂?
最近几年,谈到车评,比较负面的就是充值和打广告嘛。
作为行业内的一份子,老狐也需要赚钱养家,所以我们从来也没觉得接广告是丢人的,媒体也得吃饭不是,这和国内媒体的盈利方式有直接关系。
评测也好、媒体机构也罢,在执行层面很难做到完全的公正、中立。美国的《消费者报告》算是所有垂直媒体的白月光,人家最硬气的就是盈利模式,不依靠品牌商,而是内容付费。
真正的做到对消费者负责,不只是中立的去评判产品好坏,而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挑毛病,甚至可靠性、保值率和车主满意度等核心数据,都直接向用户开放。
但是国内的汽车媒体太多了,用户也不是非看谁不可,之前小部分有情怀的老师,尝试过内容付费,但收效甚微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于是,品牌方依然是手握 " 黄金 " 的甲方爸爸,但这并不代表媒体就要无条件屈服。
2013 年,老狐刚入行时,传道受业的师父明确规定:写商业合作不能只是软文,要提升高度,通过大视角向用户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虽然也经常会因为一两句,有倾向的话被网友骂 " 软 ",但起码能过得去心里那关,没有为了软而软。
但是这么做也有弊端,自行分配的软硬度,在客户那很难过关,人家觉得 " 想说的品牌高度,你没实现 ",就会反复修改,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尤其是媒体数量增多之后,你不愿意干的,有别人愿意干,都是为了活着与生存,每个行业都有内卷,最终导致软与硬的比例在不断提升。
强调一点,老狐并没有一棍子打死,仍然有许多媒体老师,在凭借着本心做内容,避免广告嫌疑,咱们就不点名了。
所以,车评真的没用吗?头部媒体的流量就在那里,说明传播的内容,对于大家来说还是有帮助的。
另外,从 2000 年到 2024 年,目前主力的年轻消费群体,其实已经接触了汽车 20 多年,甚至一些车迷小伙伴,要比刚入行的汽车媒体更懂车,我们看内容保持自己的分辨能力即可。
车评人买啥车有参考价值?
随着科技企业的跨界造车,科技媒体也开始进入汽车行业,科技圈的买产品实际支持,也席卷了汽车媒体。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媒体来说,买辆车只是与品牌建立联系的敲门砖和纽带,拿到合作和商单后,事了拂衣去,用个半年或一年,车就转手卖了。
更像是一种商业运作模式,与个人喜好和车本身的竞争力,其实没啥太多的必然联系。
事实上,即便没有科技媒体入圈,汽车媒体买啥车,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依然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因为每个人的买车需求都是不同的。
尤其是汽车媒体,每天工作就是接触不同的车,品牌、外观、空间、性能和保值等等因素,难免审美疲劳,像老狐身边的同行,往往会选择小众车来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要。
但这类车的质量稳定性和保值率都比较一般,您跟着他们买,就很难适合自己的实际使用场景。
不管是懂车还是不懂车的小伙伴,老狐都和大家分享一下,现在车评到底看的是啥?核心的价值就是为了生活提供方便,扩充信息容量。
如今的主流媒体都在注重实际体验,通过视频或图文,我们能对一辆车的价格高低、车身尺寸、内部空间等,建立一个直观的了解,这样再去店里实际购车时,可以带着问题来体验,会更加有效率。
甚至当一款车的某个表现,不达预期时,您可以将它直接淘汰出备选列表,剩下了去店里的时间。
另外,再教给大家一个窍门,不论充值还是没充值,在主观的评测中,车评人的兴奋度也是不同的,像年龄大一些的,遇到驾驶舒适、空间宽敞的车会比较兴奋。
年轻一些的,则对性能高、运动性强的情有独钟。针对一款车,我们可以看两种风格的车评,再综合筛选一下,基本上就可以得到比较真实的评测反馈了。
同时,一款车不管怎么带节奏,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比如:动力出色的,能耗必然不会太省;轿跑造型拉风的,内部空间也会受到影响;智能化水平高的,价格也不可能太低。
这些都是不可逆的规律,我们购车需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再结合车辆的优势,寻找缺点反问自己,不足能不能接受。
作为大宗商品,汽车可能要花费普通家庭 2、3 年的积蓄,所以对大多数朋友来说,买车和买房同样重要,就是需要多了解、多求真,尽量避免冲动性消费。
我们的小伙伴,可能汽车小白比较多。老狐建议:购车的选择问题,可以遵循一个流程。
即:上市 2 年以内的新车,尽量不买,因为现在的更新速度快、研发时间短,新车上市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也需要厂家去优化、改进,通过年度改款是能够规避掉的。
主流购车备选,是品牌过硬、销量高的,前者在配件、售后等方面更有保障,后者则代表了均衡的产品力、出色的质量稳定性和保值率。
留在备选清单的车型,横向对比配置、价格,谁的底层竞争力更强,一目了然。
账面参数只是停留在表面,大家去店里,一定要多试乘试驾、多体验,才能有更清晰的认知和了解。
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合眼缘的媒体,获取到喜欢的内容,买到称心如意的车。厂家、媒体与用户的关系,本质就是各取所需,这也是世界上最稳定的关系。
无论流量、话题的热点吹向什么,我们保持分辨能力和自我认知,才是最为重要的。
参考资料:
小米 SU7 上市
编辑:泽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