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小米 SU7 “可以閉眼買”,車評人靠譜嗎?,歡迎閱讀。
小米 SU7 上市前後所引發的高流量,讓大家見識到了雷軍和米粉的營銷與強大。
不少行業前輩直言:國内市場從未有過如此一款新車,只是上市就擁有這麼大的話題和流量。
還有日本媒體評價:小米 SU7 的上市,就像當年蘋果手機發布一樣轟動。更引得華爾街巨頭們的看好。
巨大的流量,也精準抓住了媒體們的渴望,同行們都在找熱點,加入宣發。甚至就連家裡的長輩、樓下開早餐店的阿姨,都知道小米推出了一款汽車。
作為後來者,相比技術、體驗、研發等等,強大的營銷能力,反而成為了小米汽車最硬氣的敲門磚。
甚至許多專家稱:小米 SU7 的上市影響力,給所有的車企都上了一課。當然,價格的熱度過去之後,最真實的說服力還是來自銷量。
而小米汽車的流量依然高光,被認為是 " 最懂車 " 的車評人們,在瘋狂的曬訂單,排隊提車,這也直接刺激了一波兒購買欲。
畢竟車評人買啥車,是經久不衰的話題,跟着大咖們買準沒錯。潛台詞是:能撩動最懂車的那一部分人,小米 SU7 的產品實力和競争力肯定是頂級的。
* 圖片來源:某博主微博
但質疑的聲音也不少,車評人到底收了多少好處啊,這麼多大咖站台,甚至在價格發布之前,有許多車評人稱 " 可以閉眼買 ",也太不負責任了,咱們百姓購車,還有必要聽車評人的嘛?
車評人到底是幹啥的?
在車企與車主之間,車評人就是中間層,向用戶傳遞新車的品牌與產品形象,并将用戶的使用反饋,傳遞給廠家,幫助下代車型的研發與修改。
最終将更優秀的產品交付到消費者手中,本質是良性的正循環。
在 2000 年初期,汽車剛剛進入尋常百姓的家庭,那時的消費者真正懂車的很少,中立客觀的車評,自然成為了用戶最具價值的參考。
而且許多媒體老師,是有職業操守和理想的,會直接把一款車的好與不好講清楚,甚至在消費者遇到質量問題、貨不對板和銷售陷阱時,給予幫助,來溝通和廠家維權,信任也就逐漸建立了。
再加上當時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每個月定期更新的雜志,也成為了許多車迷的精神口糧,不管廣告濃度如何,翻看照片與測評文字,就是反復種草、解讀的過程,用戶是有期待感的。
而且令人敬佩的是,當時的車評,不管哪家雜志、試駕哪款車,也都沒有一味的誇獎,總會找出幾個問題,和讀者們講清楚。
做測試、寫文章的,也大多都有專業的理工科學習背景。老狐就曾為擁有《汽車之友》雜志的 100 期紀念版,自豪了很久。
不過,那本雜志被放在老房子裡,大概率已經找不到了。
之後的發展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們獲取信息的介質越來越多,再加上自媒體的崛起,内容以流量為王的時代,車評的觀點也變得更加主觀,中立性的評測被打上個人标籤。
用戶的信任感開始偏移,變成信奉某個老師,甚至與專業、體驗的本身沒關系,您願意聽他講,可能也只是單純的喜歡這個人、風格或羨慕他的生活方式。
菜無定式、适口則真,這些也都是沒有問題的。
被充值成為廣告人該罵?
最近幾年,談到車評,比較負面的就是充值和打廣告嘛。
作為行業内的一份子,老狐也需要賺錢養家,所以我們從來也沒覺得接廣告是丢人的,媒體也得吃飯不是,這和國内媒體的盈利方式有直接關系。
評測也好、媒體機構也罷,在執行層面很難做到完全的公正、中立。美國的《消費者報告》算是所有垂直媒體的白月光,人家最硬氣的就是盈利模式,不依靠品牌商,而是内容付費。
真正的做到對消費者負責,不只是中立的去評判產品好壞,而是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挑毛病,甚至可靠性、保值率和車主滿意度等核心數據,都直接向用戶開放。
但是國内的汽車媒體太多了,用戶也不是非看誰不可,之前小部分有情懷的老師,嘗試過内容付費,但收效甚微最終也是不了了之。
于是,品牌方依然是手握 " 黃金 " 的甲方爸爸,但這并不代表媒體就要無條件屈服。
2013 年,老狐剛入行時,傳道受業的師父明确規定:寫商業合作不能只是軟文,要提升高度,通過大視角向用戶傳遞有價值的信息。
雖然也經常會因為一兩句,有傾向的話被網友罵 " 軟 ",但起碼能過得去心裡那關,沒有為了軟而軟。
但是這麼做也有弊端,自行分配的軟硬度,在客戶那很難過關,人家覺得 " 想說的品牌高度,你沒實現 ",就會反復修改,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尤其是媒體數量增多之後,你不願意幹的,有别人願意幹,都是為了活着與生存,每個行業都有内卷,最終導致軟與硬的比例在不斷提升。
強調一點,老狐并沒有一棍子打死,仍然有許多媒體老師,在憑借着本心做内容,避免廣告嫌疑,咱們就不點名了。
所以,車評真的沒用嗎?頭部媒體的流量就在那裡,說明傳播的内容,對于大家來說還是有幫助的。
另外,從 2000 年到 2024 年,目前主力的年輕消費群體,其實已經接觸了汽車 20 多年,甚至一些車迷小夥伴,要比剛入行的汽車媒體更懂車,我們看内容保持自己的分辨能力即可。
車評人買啥車有參考價值?
随着科技企業的跨界造車,科技媒體也開始進入汽車行業,科技圈的買產品實際支持,也席卷了汽車媒體。
但是對于絕大多數媒體來說,買輛車只是與品牌建立聯系的敲門磚和紐帶,拿到合作和商單後,事了拂衣去,用個半年或一年,車就轉手賣了。
更像是一種商業運作模式,與個人喜好和車本身的競争力,其實沒啥太多的必然聯系。
事實上,即便沒有科技媒體入圈,汽車媒體買啥車,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依然沒有太多的參考價值,因為每個人的買車需求都是不同的。
尤其是汽車媒體,每天工作就是接觸不同的車,品牌、外觀、空間、性能和保值等等因素,難免審美疲勞,像老狐身邊的同行,往往會選擇小眾車來滿足自己的個性化需要。
但這類車的質量穩定性和保值率都比較一般,您跟着他們買,就很難适合自己的實際使用場景。
不管是懂車還是不懂車的小夥伴,老狐都和大家分享一下,現在車評到底看的是啥?核心的價值就是為了生活提供方便,擴充信息容量。
如今的主流媒體都在注重實際體驗,通過視頻或圖文,我們能對一輛車的價格高低、車身尺寸、内部空間等,建立一個直觀的了解,這樣再去店裡實際購車時,可以帶着問題來體驗,會更加有效率。
甚至當一款車的某個表現,不達預期時,您可以将它直接淘汰出備選列表,剩下了去店裡的時間。
另外,再教給大家一個竅門,不論充值還是沒充值,在主觀的評測中,車評人的興奮度也是不同的,像年齡大一些的,遇到駕駛舒适、空間寬敞的車會比較興奮。
年輕一些的,則對性能高、運動性強的情有獨鍾。針對一款車,我們可以看兩種風格的車評,再綜合篩選一下,基本上就可以得到比較真實的評測反饋了。
同時,一款車不管怎麼帶節奏,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比如:動力出色的,能耗必然不會太省;轎跑造型拉風的,内部空間也會受到影響;智能化水平高的,價格也不可能太低。
這些都是不可逆的規律,我們購車需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再結合車輛的優勢,尋找缺點反問自己,不足能不能接受。
作為大宗商品,汽車可能要花費普通家庭 2、3 年的積蓄,所以對大多數朋友來說,買車和買房同樣重要,就是需要多了解、多求真,盡量避免衝動性消費。
我們的小夥伴,可能汽車小白比較多。老狐建議:購車的選擇問題,可以遵循一個流程。
即:上市 2 年以内的新車,盡量不買,因為現在的更新速度快、研發時間短,新車上市後,可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也需要廠家去優化、改進,通過年度改款是能夠規避掉的。
主流購車備選,是品牌過硬、銷量高的,前者在配件、售後等方面更有保障,後者則代表了均衡的產品力、出色的質量穩定性和保值率。
留在備選清單的車型,橫向對比配置、價格,誰的底層競争力更強,一目了然。
賬面參數只是停留在表面,大家去店裡,一定要多試乘試駕、多體驗,才能有更清晰的認知和了解。
最後,祝大家都能找到合眼緣的媒體,獲取到喜歡的内容,買到稱心如意的車。廠家、媒體與用戶的關系,本質就是各取所需,這也是世界上最穩定的關系。
無論流量、話題的熱點吹向什麼,我們保持分辨能力和自我認知,才是最為重要的。
參考資料:
小米 SU7 上市
編輯:澤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