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车市越卷车价越贵,低于18万都算拖后腿!背后逻辑是什么?,欢迎阅读。
你可能很难想象,在新车密集投放,车型换代越发频繁,且价格战打得毫无底线的市场环境下,市面上新车平均售价非但没有往下降,反而是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
根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2024 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零售均价已达到 17.9 万元,7 月更是达到 18.2 万。换句话说,你买的新车价格若低于 18 万,你就在拖全国的后腿!
在过去的 5 年里(2019-2023),乘用车零售均价基本都维持在 16 万以内,2022 年的 16.2 万已是历史最高峰,而今年的市场不仅创下了新高,而且明显高出以往峰值。
在 " 价格战 "、" 内卷 "、" 消费降级 " 等车市关键词儿面前,今年零售均价的上涨似乎是一个反常识的现象。
是我们大多数人都 " 被平均 " 了?还是说,这会成为车市今后的发展趋势?均价提升的背后,究竟谁在受益,谁在受伤?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分析一下这事儿。
增程式均价最高,纯电动车增幅
先来解答最核心的问题,均价为何会上涨?
稍微关注行业的人可能都已有大概的答案——行业电动化进程不断加速,新车都朝着更大、更贵的方向发展,而传统燃油车的价格又不断突破下限,均价自然会上涨。
但你是否知道,哪类车型的涨幅最高?哪个价格区间萎缩最严重?
从乘联会给出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零售增速最快的三个品类分别是增程式、插电混动,以及常规动力车型,各自的均价分别达到 30.4 万、16.4 万、17.8 万,与去年相比的涨幅分别达到 28.27%、13.89%、11.25%。
一向被认为是 " 贵价车 " 的纯电动车增幅只有 4%,而且均价仅为 15.6 万,是均价最低的品类,这颠覆了许多人的认知,但从具体的销量数据上,确实能找到确凿的证据。
同样来自乘联会的数据,30 万以下的新能源市场里,纯电动依然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71.93%),但在 30 万以上的价格区间里,整个大插混(增程 + 插混)的份额(68.38%)已超越纯电动。
再看总体市场的走势(见下图),15 万以上的每个细分市场里,今年的市场份额都较去年有所增长,但 10-15 万、5-10 万,以及 5 万以下这三个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对于纯电动车,消费者的态度已越来越理性,售价过高的纯电动车难成主流,而对于插混产品——尤其是增程式车型——人们却愿意花高价钱。这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是消费更新?还是多花冤枉钱?
有的车企会经常拿 " 单车均价 " 来作宣传,那是衡量一车企产品力、技术实力、市场认可度和品牌美誉度的重要指标,对于想向上发展的车企或品牌," 单车均价 " 当然是越高越好。
1-7 月,比亚迪的平均售价达到了 15.18 万元,超过了许多合资品牌。
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均价在短期内大幅提高绝非好事。这很大程度反映出大多数车企对于 " 高端化 " 缺乏理性的思考,盲目跟随个别成功案例,为了纸面数据上的胜利,在尺寸、配置、技术上大搞 " 军备竞赛 ",导致新车价格水涨船高。
更深层地看,这是车企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的体现,没有从用户角度思考问题的体现。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拉高均价的关键在于增程式车型,但这类车型的动力系统技术门槛不高,易于普及,几乎每个车企都能做,按理来说均价应该往下走才对。
增程式技术门槛不高,结构相对简单,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但为了在 " 军备竞赛 " 中取胜,车企们都恨不得把业界最新、最强的零部件装到新车上,车机芯片必须最顶级,智驾芯片一块不够就上两块,螢幕不够大直接上投影幕,各种 AI 大模型更是少不了……哪怕这些技术尚未成熟,哪怕消费者极少用得上,只要每个系统的性能都能卷赢对手,车企 " 遥遥领先 " 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种思路下造出来的车,成本当然低不了,而且会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
以一款 30 万级的新能源 SUV 为例,在其 BOM 成本(物料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是三电系统,其次是车身和底盘硬體,排在第三的是包括雷达、线束、控制器、传感器在内的智能网联系统。在电机数量、电池容量相同的前提下,配备高阶智驾的版本可以比只配基础驾驶辅助的版本贵上 2-4 万,若加上诸如高级音响、电吸门、HUD 等选装配置,差价甚至高达 5-6 万!
某 30 万级新能源 SUV 整车成本构成。
智能配置对新能源车价格的影响,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三电系统。但消费者的对这些配资有迫切需求吗?
就智驾来说,在我身边的朋友、亲戚、同事里,对这类功能的需求大都停留在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要求稍高的可能会需要自动倒车入库,但没有人对自动变道超车、自动驶出匝道、城区 NCA 等更高阶的智驾功能有着迫切的诉求,有的甚至会表现出抵触。
我甚至发现,驾驶技术越高的,对汽车越是了解的,对高阶智驾的需求就越低,真正的驾驶高手甚至会对此嗤之以鼻。
倒不是说所有高阶智能都是忽悠新手的玩意,但目前出现的许多智驾功能事实上已经超越了主流用户的基本用车需求,成为一项实用性不高但成本极高的鸡肋配置。
智能驾驶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并非技术不够领先,而是发展步伐远超用户接受程度,导致大部分用户 " 不敢用 "。
可悲的是,高阶智能已成为了整个行业的内卷重地,算力一个比一个高,方案一个比一个激进,成本自然也一个比一个高,不少新车甚至将高阶智驾列为全系标配配置,美其名曰技术平权,实质上是强迫所有用户分摊成本,而当所有车企效仿这一做法,整个市场的均价不被拉高才奇怪!
编者按
任何一项汽车新技术的出现,其最终目的都应该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而真正对行业发展有贡献的技术,都离不开一个重要前提——具备较高的市场普及度,能让普罗大众都用得起。
但正如大家所见,目前市场上的许多车企都背离了这一初衷,研发新技术不是为了普惠用户,而是为了卷赢对手,导致行业整体技术发展的步伐与用户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光有亮眼的技术指标,但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项新发明,对行业发展没有实质性贡献。同理,若一个车企只押注于高端领網域,忽略经济实用型产品的发展,也难以成为真正有竞争力的品牌。
再往大的说,若整个市场的平均价格持续性地提高,而主流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又没有相应的提升,消费环境将会产生剧烈分化,最终受伤的,可能就是那些缺乏理性、盲目冲高的企业。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DearAuto 立场。 )
———— END ————
法
律
顾
问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