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14 Ultra上岸:小米手机进入“卢伟冰时刻”?,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锌刻度,作者 | 陈邓新,编辑 | 黎文婕
小米,从来不缺关注。
2024 年 2 月 22 日,小米史上首场 " 人车家全生态 " 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亮相了多款新品,成为互联网热议的焦点。
这其中,卢伟冰与小米 14 Ultra 尤为引人注目。
小米 14 Ultra,对卢伟冰到底意味着什么?作为开年首款重磅 " 超大杯 " 旗舰机,小米 14 Ultra 究竟胜算几何?冲击全球高端市场,小米与苹果终有一战?
雷军 " 冲塔 ",卢伟冰 " 守家 "
" 欢迎卢伟冰。"
这是雷军 2019 年 1 月 2 日发的微博,官宣卢伟冰加盟小米集团,此后负责 Redmi 品牌,执行集团高低配的双品牌战略。
至此," 小米 + 雷军 " 与 "Redmi+ 卢伟冰 " 的组合成型。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与 Redmi 的关系颇为微妙,多数时候是一起打虎的 " 亲兄弟 ",偶尔也是竞争对手。
卢伟冰曾在微博上坦承:" 我狠起来,友商小米也不放过。"
凭着这股狠劲,卢伟冰带领 Redmi 一路攻城略地,特别是在海外市场挑了大梁,2022 年占了小米手机海外整体出货量的超八成。
如此一来,卢伟冰也成为雷军的 " 股肱之臣 "。
2022 年 12 月 30 日,卢伟冰晋升为小米集团总裁,距离其加盟小米不过三年,一跃成为小米提拔最快的高管。
尽管如此,雷军依然牢牢掌控基本盘。
据 " 字母榜 " 报道,忙于造车的雷军,却并未将手机业务全盘交给卢伟冰,手机部总裁、大家电部总裁等核心业务负责人,依然需要向雷军汇报工作,且卢伟冰执掌小米集团总裁以来,尚未主导过小米数字系列发布会。
不过,卢伟冰毫无怨言,继续指哪打哪。
据最新财报显示,2023 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团的净利润为 59.9 亿元,同比增长 182.9%;整体毛利率为 22.7%,连续四个季度环比提升;现金资源增长至 1276 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答卷可圈可点,雷军彻底放手了。
于是,雷军将更多精力放在汽车业务上,为小米 SU7 上市作最后的准备,而卢伟冰兼任小米品牌总经理。
小米 14 Ultra,成为卢伟冰主讲小米数字系列发布会的首秀。
一名互联网观察人士告诉锌刻度:" 卢伟冰 hold 住了全场,借小米 14 Ultra 之势撕下了旧标签,从此统领小米的基本盘,可以更好地执行雷军的战略并落地。"
耗时五年,卢伟冰终于站到了 C 位。
现场,卢伟冰表示:"2024 年将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全面展开之年。在‘人车家全生态’的战略下,小米通过先进技术与先进体验的全面引领,由小米澎湃 OS 全面打通人、车、家三大场景,带动产业链,共创以人为中心,主动服务于人的超级智能生态。"
毋庸置疑,小米手机进入 " 卢伟冰时刻 "。
小米 14 Ultra 能否撑起排面?
事实上,小米 14 Ultra 也的确撑起了卢伟冰的首秀。
一方面,开启手机 " 大光圈双长焦时代 "。
手机影像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要功能,不但是旗舰机与普通机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更是成为各家 " 超大杯 " 吸引用户关注与提高品牌形象的 " 杀手锏 "。
因而,小米对 Ultra 系列下足了功夫。
譬如," 银杏科技 " 曾报道,小米 12S Ultra 与徕卡合作,补上了影像能力的最后一块拼图,不但又一次确立了硬體优势,这次更是将硬體优势维系了长达 20 个月,这在快消品领網域里是极为罕见的。
换而言之,超前性成为小米 " 超大杯 " 的核心打法,追求的是 "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从而影像能力造诣颇深。
小米 14 Ultra 也延续了核心打法,搭载了徕卡 Summilux 旗舰双长焦,拥有更高动态范围、更大进光量、更出色的微距表现。
单单进光量,小米 14 Ultra 就超苹果 100%。
对此,徕卡相机公司 CEO 马蒂亚斯 · 哈施表示:" 小米 14 Ultra 是我们合力打造的最新作品,带来移动影像光学领網域新一代顶级 Summilux 镜头。‘小米 × 徕卡光学研究所’集合双方最精锐团队,打造引领时代的移动影像光学系统。"
一言以蔽之,小米 14 Ultra 不但具备挑战专业设备的影像实力,更是开启手机 " 大光圈双长焦时代 "。
另外一方面,比拼手机卫星通信。
眼下,随着卫星通信的天线体积、通话功耗、通信稳定性等难题的解决,引得手机赛道的头部玩家争相布局,成为手机创新的焦点之一。
毋庸置疑,智能手机正加速进入卫星时代。
" 手机卫星通信功能就像 120 救护车一样,一辈子也用不到一两回,但是当你想用的时候,不能没有。" 有网友称。
此背景下,卫星通信不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功能,而成为旗舰机的 " 必选项 "。
如今,小米 14 Ultra 配置了双向卫星通信功能,弥补了之前小米 14 的遗憾,成功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更为关键的是,有后来居上的迹象。
卢伟冰如此评价小米双向卫星通信:" 寻星速度提升 60%,卫星连接速度提升 29%,小米澎湃 T1 芯片加持,卫星天线收发性能提升 21%。"
" 逐鹿 " 高端,与苹果终有一战?
以上可见,卢伟冰与小米 14 Ultra 可谓相互成就,卢伟冰迎来 2024 年 " 第一战 ",而小米 14 Ultra 则要扩大小米高端化的战果。
其实,高端化一直是小米核心诉求。
据 IDC 的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 3.4%,但平均售价却同比增长了 8%,高端智能手机的需求正在持续攀升;其中,第四季度 600 美元以上高端产品份额为 27.4%,同比增长 3.7%。
于是乎,高端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雷军早早就预见了这一幕,以 note 系列、MIX 系列进行了试水,最终在小米 10 的发布会上,正式提出要把小米打造成高端品牌。
众所周知,由高打低易,由低打高难。
小米也不例外,抢占消费者心智、走向高端之路并不平坦,所幸战略耐心之下,并未期待通过一两款产品就完全赢得高端市场。
日拱一卒,小米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据公开资料显示,小米 13 系列销量已突破 500 万台,而小米 14 系列开售 5 分钟销量为小米 13 系列首销总量的 6 倍,实现跨越式增长,首销期销量更是突破百万台。
一时间,小米 14 与华为 Mate 60 双双炙手可热。
央视《经济半小时》曾提到:" 随着国内消费者开始认可国产高端机,中国手机市场的均价来到了 3480 元,消费者在线下排队抢购小米 14 和 Mate60,现场人满为患,大家有序排队画面和谐,而这样的场景曾经只有在苹果门店才能看到。"
不难看出,小米成为 " 高端俱乐部 " 的一员。
卢伟冰表示:"2023 年在手机大盘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实现了四个季度的稳步提升,逐步缩小跟前 2 名的差距,全球逐步形成苹果 / 三星 / 小米的头部品牌格局。"
这意味,小米正面挑战苹果是早晚的事。
毕竟,近些年来,苹果挤牙膏式创新屡屡被诟病,与杀红眼的国内竞争对手格格不入,萌生 " 逐鹿中原 " 的念头也在情理之中。
关于此,从业绩就可见一斑:2023 年第四季度,苹果大中华区收入为 208.2 亿美元,同比下滑 13%,不及华尔街预期的 235 亿美元。
总而言之,品牌高端化是一场 " 持久战 ",小米已取得一些成绩,小米 14 Ultra 谋求再下一城,而卢伟冰也需要更多的胜利。
那么,卢伟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