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在短剧当一姐,爽吗?,欢迎阅读。
"张天爱也开始演短剧了?!"
张天爱演短剧?
最近一条热搜,把张天爱推到风口浪尖。看到她出演的短剧开机,引发不少网友猜测,这是否意味着资源上的降级。
但实际上,这部将在抖音平台 " 九五二七 " 剧场播出的短剧《大话大话西游》由周星驰出品,由目前关注度较高、改编自西游 IP《八十一难》的 " 喜人 " 导演王建华、松天硕执导。张天爱除饰演女一号外,同时担任监制一职。无论从剧集配置、身份定位、舆论话题等多角度来看,都算不上 " 资源降级 "。
女明星集中入局
除了张天爱,当下确实还有相当一部分女明星出演短剧,主要阵地分别在长、短视频平台之上,就短视频平台而言,出演短剧的女明星中有不少国民度高且担任女主角的咖位。比如李若彤主演短剧《午后玫瑰》,这是她时隔十年再次出演现代剧,也是她首次拍摄微短剧。
刘芸、徐梦洁、何蓝逗也参与到了短剧的拍摄,分别出演了《全职主夫培养计划》《大过年的》《觉醒吧!恋爱腦》三部短剧,这几部短剧播放量和话题度都相当可观,尤其《大过年的》播放量超过十亿,也是当之无愧的现象级作品。
而就传统长视频平台而言,出演短剧的女明星大多也是剧集中的主角团成员,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曾经出演过长剧《星落凝成糖》青葵公主一角的何宣林,最近接连在长视频平台播出《情刺》《永夜长明》两部短剧,分账分别破 300 万和 500 万。曾经出演过《司藤》沈银灯的李沐宸,主演的短剧《执笔》《招惹》分账更是破千万。虽是从长剧到短剧,看似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也让她们收获相当多关注。
这两年短剧风靡,但不同的平台盈利模式各异。长视频平台的短剧,主打分账模式。而短视频平台上的盈利模式则更加多元,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品牌定制,就抖音而言,平台的商业场網域与短剧市场都已相当成熟,两者结合在一起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所以当下有相当一部分明星主演的品牌定制短剧出现。
而上文提到的李若彤、刘芸、徐梦洁、何蓝逗出演的短剧,不约而同地以护肤美妆品牌定制的形式产出内容。她们出演的短剧往往聚焦轻熟或者熟龄女性的婚姻与职场生活,展现她们在爱情中不再盲目,在工作中更勇往直前的态度,诠释女性不断自我觉醒、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护肤美妆品牌植入,在每个重要场景和节点品牌可以丝滑展现。
参与这类品牌定制短剧的拍摄,明星可以可以尝试拓维。以徐梦洁为例,她以前在长剧里出演的角色大多是青春少女类型,但在短剧《大过年的》中,她饰演的是正在离婚冷静期的轻熟女性,这是因为品牌所对应的目标閱聽人就是 30+ 年龄女性。而她对于角色的理解以及状态的把握,也让很多观众看到了她在这类角色上的可能性。
此外,参与品牌定制短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到明星的商业价值。相比起普通短剧,品牌定制短剧相当于直接打通了明星和品牌之间的渠道,让两者形成强相关的磁场。对李若彤和刘芸而言,被品牌选择,可能正是看到了她们本就有直播带货业务,有一定的商业号召力。但对于徐梦洁和何蓝逗而言,则是利用她们的流量价值,开发她们的商务潜力。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也算是双向奔赴、相辅相成。
总体而言,演短剧 ≠ 降资源,入局者 ≠ 获利者。明星出演短剧在选择上需要更为谨慎,是否可以达成某些目的或目标,进行新的尝试,这些是重要的选择因素,适合的类型、适合的角色,能够得到 " 以小博大 " 的结果。
" 短剧 +" 的机遇
不仅是女演员集中入局,因过去的一年,短剧行业爆款频出,观众对短剧表现出极大兴趣,推动着短剧行业高速发展。据《2023 — 2024 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2023 年我国短剧市场规模显著增长至 373.9 亿元,较前一年激增 267.65%,预计到 2027 年将突破千亿元大关。
所以当下的短剧已不仅仅是短剧,它更作为一种载体,以 " 短剧 +" 的形式联动更多产业。" 短剧 + 品牌 " 是当下短剧最为主要的商业模式。短剧与品牌的结合又以护肤美妆品牌为开端。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其他品类也先后入局短剧领網域。餐饮业、日用快消、家庭电器、甚至旅游品牌,这些与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品类,不仅推出定制短剧,也推出自制短剧。就在前几天,肯德基首部自制短剧《重生之吃货皇后惹不起》开播还登上热搜,关注度颇高。
" 短剧 +" 的模式,为短剧赋予了更多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也给之后的短剧开发赋予更多元的、可能的空间。而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短剧将规范化,广电新规明确了审核制度。也将精品化,因为制作团队方面,越来越多正规军下场。成熟长剧团队入主短剧赛道,在创新形式、剧集质感、演员阵容上都保持着一定的水平,也为行业带来了更加专业的制作工艺。
所以 " 融合化 " 是未来趋势。未来的短剧还会逐渐走向 " 大屏 "。广电总局明确提到要推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在电视大屏播出。另一方面是开发更多 IP。不仅是内容 IP,比如周星驰宣布和抖音合作 " 九五二七剧场 ",也可以是 " 短剧 +" 更多跨界 IP,短剧走向 " 大屏 ",那些 " 大屏 " 内容也来到短剧的螢幕之上,与更年轻、更下沉的用户见面。
这一边短剧产业蓬勃发展,另一边长剧产业步入瓶颈。纵观已经过去的八个月,今年以来长剧整体播出情况低迷,能够过会的项目屈指可数,开机的重点剧集更是有限。而其中因为很多 S 级古装剧连连折戟,导致古装剧的过会比例也骤减。这对于很多原本的长剧演员来讲,工作的机会明显变少。
与之相反,横店变竖店,短剧一片生机勃勃。工作机会多,创新方式多,自然被 很多演员关注,并选择深度参与。尤其是李沐宸这样在长剧定位是主角团或者重要配角的,在短剧里能够演到女一号的演员。对她而言,从平均日薪看来,长剧短剧的水平差不多,但对于她而言,很难在长剧中遇到适合的角色,短剧则弥补了这类遗憾,能够有更多机会选择喜欢的剧本与合适的角色去尽情演绎发挥。
而越来越多像李若彤这样有国民度、有经典角色的中年演员来到短剧进行尝试。对于她们来说,虽然是观众心中的白月光,但在长剧的现实环境里,中年演员大多只能演男女主角的父母。不过在短剧的领網域内,对于年龄的限制并不大,并且她们的这种国民度,以及人到中年的沉稳与安全感甚至会成为她们的优势,吸引到更多对应的平台用户,甚至还为她们在平台的直播带货事业提供助力。
而对于像徐梦洁这种年轻演员来说,也能够把短剧作为长剧间隙里的补充,通过更少的时间尝试到更多类型的角色,也能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锻炼演技。在短剧本身资源更新的趋势下,她们也不会因为出演短剧而被视作 " 资源降级 "。
" 演员 " 身份之外,很多女演员也在寻求多元发展。上文中提及的张天爱在短剧《大话大话西游》尝试了监制的身份,在表演之外深入参与到短剧创作中去。曾经她的《太子妃升职记》让中小成本网剧走向大众视野,不知这一次她的新尝试,是否也能引领女演员们在短剧领網域进行身份探索的热潮。
总体来说,长剧和短剧都是演员的职业选择,把每一个新角色塑造好,把每一个新身份诠释好,都会对自己的演艺之路有一定的助力。
结语
目前短剧行业正处在发展的风口之上,吸引了大量入局者,提供新的机会的同时,也必须直面风险,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从中获得实际的利益。
事实上,短剧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演员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判断力。那些能够在角色和身份中不断更新的参与者,通过短剧行业的深入探索,推出爆款作品,无疑能够助力演艺之路,获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