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储能企业拥抱大模型,AI赋能电力交易、电池安全和用户互動,欢迎阅读。
文 | 王方玉
编辑 | 苏建勋
2023 年是 AI 大模型爆发的元年。当下,AI 大模型技术正在改变生产方式,在文创、媒体、金融、工业等各行各业 " 发光发热 "。
36 碳发现,今年以来,储能企业也开始拥抱 AI 大模型,有多家储能企业发布了集成 AI 大模型的储能产品。当下,经济性仍然是困扰我国储能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储能行业面临着降本压力,AI 大模型正成为这些厂商降本增效的探索之一。
储能系统的作用是能量的储存和再提取使用,锂电池储能内部的电化学系统每分每秒都在产生数据,与电源、电网之间也存在着频繁的交易和互動数据,这些数据构成了大模型训练的重要来源。
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上,远景能源展示了新一代智慧液冷解决方案。据介绍,该方案搭载的伽利略数字孪生平台,基于远景智能物联平台和能源 AI 大模型打造。
据悉,伽利略数字孪生平台植入了电力交易优化算法,可以通过实时和日前精准的电价预测,以及新能源场站的出力预测定制化智能 AI 交易策略,帮助业主参与现货交易和辅助服务。其宣称,通过智能定制化 AI 交易,相比人工方式可提升收益 40%。
"AI 大模型并不是新东西,只是因为 Chatgpt 在人类语言上面的大模型应用实现了突破,所以大家对大模型的关注度高了,其实我们很早就在做用大模型的技术,只不过之前可能一般公众没有那么强烈的感知。" 远景智能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总经理郑颖告诉 36 碳。
郑颖表示,储能和传统的火电站、风光电站参与市场交易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火电、风光、水参与市场交易时候有很多是中长期的,而储能参与的交易主要是现货以及辅助服务,时效性短且相对高频,在整个电力市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交易规则也在持续变化。这要求整个系统能快速适应市场规则,在不依赖人力的情况下完成自动控制闭环,基于大模型的 AI 的自动化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点。
储能系统运行中产生海量数据
另一家储能企业乐创能源则将 AI 大模型应用到了电池安全管理当中。
乐创能源是一家工商业储能创业公司,其前身是 " 乐驾能源 ",此前专注于电芯安全预警算法技术。据该公司介绍,乐创是目前中国唯一累计管理超过 10GWh 电池资产运营商,积累了超过 10 亿次充电片段,在线监控和算法迭代超过 115 个储能站,新能源的融合参数超过 80 亿条。
7 月 24 日,乐创能源发布了一系列基于 AI 大模型的储能新产品。据介绍,其电池安全算法将前沿 AI 技术融合进电池中,让电池安全的预测准确率超过了 97.37%,让电池的寿命比普通电池提升 33%。
" 储能电站中管理难度最大的就是锂电池。电化学材料体系的衰减、热失控等关键机理变化,无法通过在线测量多种内部指标的方式进行观测,所以 AI 数据驱动 + 电化学材料机理模型是目前可行的进行电池管理的主流模式。" 乐创能源 CTO 常伟告诉 36 碳。
另一家布局海外户用储能的企业——思格新能源则直接将 OpenAI 开发的语言模型 GPT-4 集成到了自家的手机 APP 当中。据悉,这个叫做 mySigen 的 App 已经上线了苹果商店和 Google Play 商店。
据该公司介绍,通过集成 GPT-4 能力,mySigen App 拥有智能化能力和个性化语音服务,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能源建议和优化方案,提供系统快速設定,信息综合查询,疑难杂症自然语言互動问答等服务。
户用储能产品是电气产品,安装调试都需要专业人员。语言大模型 GPT-4 可以为用户提供更简单直接的互動体验,帮助用户节约电费、增加收益,提升使用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行业大模型的成本远低于通用大模型,且能够用更小规模的模型承载垂直领網域的应用,进入的门槛也在不断降低。未来,随着算力成本的不断下降,行业大模型有望在储能各个细分市场和场景得到更大规模的应用。
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告诉 36 碳,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导致发电侧和用电侧的不确定性都在增加,这种不确定的变量过多,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解决,只能依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相对可控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用人工智能及数字化技术提升能源效率,即能源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国家能源局大力提倡的发展目标,也是能源演进变革的关键路径之一。迈向数字能源新时代,数字世界与能源世界将不断融合发展,AI 大模型也有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