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芬兰马克沁机枪的改进历史:创新水冷套筒最为成功 苏联都要仿制,欢迎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芬兰从沙皇俄国手中获得独立,并寻求包括军工产业在内的国产化。
继续战争期间,芬兰士兵使用的 M/09-21 马克沁机枪,戴着瑞典 m/26 钢盔。
在此期间,虽然芬兰军工企业推出了许多新型武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成功研制出了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性能最好、结构最坚固的索米 KP/-31 冲锋枪。但是,芬兰在冬季战争和继续战争期间仍在使用老式的中型机枪,甚至到了与德国翻脸之后的拉普兰战争时,芬兰军队仍然装备的是马克沁水冷机枪。
本文是 " 兵工厂生活(Armory Life)" 网站发布的介绍文章,作者 Peter Suciu,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芬兰军队使用的沙俄马克沁
有几个因素导致马克沁被芬兰军队保留下来,并作为主要的机枪使用。芬兰政府预计未来的任何武装冲突中,自身都将处于手势,而唯一的敌人将是苏联。在芬兰军工企业努力研制更紧凑的轻型武器时,马克沁机枪似乎非常适合防御作战。
继续战争期间,芬兰军队的一列火车,车厢两侧配备 M/09-21 机枪用于防空。
此外,芬兰军队的武器库内还有充足的马克沁机枪和其他一战时期的机枪储备。
芬兰 " 继承 " 了数百挺中型机枪,其中包括大量的沙俄马克沁 PM1905,以及数量更多的 PM1910 机枪。这两种机枪均在图拉兵工厂生产,并安装在由亚历山大 · 阿列克谢维奇 · 索科洛夫设计的结构独特且坚固的轮式枪架上。这种枪架现在被武器收藏家和枪械历史学家称为 " 索科洛夫枪架 "。
苏联军队装备的 PM1910 中型机枪,注意它使用的就是索科洛夫设计的轮式枪架。
PM1910 经受了战火的考验,是一种射击状态稳定的中型机枪。重要的是,轮式枪架让笨重的水冷式机枪具有了机动性,即使是一名士兵也可以将其拉动,如果需要移动更远的距离,机枪小组可以用绳索拖曳这挺机枪。形成对比的是,德国马克沁 MG08 至少需要两名士兵(最好是四名士兵)才能扛起雪橇式四脚架进行移动,而英国维克斯机枪通常安装在比机枪还重的三脚架上。尽管德国人试图用配备枪托、小握把和两脚架的 MG08/15 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些水冷机枪很大程度上都属于难以移动的武器。
冬季战争期间,芬兰军队将 PM1910 机枪装上雪橇,获得了更好的机动性。
短暂的芬兰内战从 1918 年 1 月持续到 5 月,以芬兰红军(得到苏联支持)的失败而结束,双方都使用了 PM1905 和 PM1910 马克沁机枪。1939~1940 年冬季战争期间,芬兰军队使用了数百挺沙俄马克沁机枪,这些机枪直至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芬兰军队的正式装备。
继续战争期间,一名芬兰士兵正在保养 M/09-21 机枪。
这些外表已经落后的水冷机枪在与苏联的继续战争,以及试图将前盟友德国赶出芬兰的拉普兰战争中大量使用。
第一步——新型三脚架
尽管几乎所有的沙俄马克沁机枪都配备了索科洛夫轮式枪架,但它并没有获得芬兰陆军的青睐。这种轮式枪架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上可能是理想的配置,但是在芬兰的林地中就很难拖行。即使用滑雪板代替轮子,在积雪中移动也相当困难。
M/09-21 马克沁机枪采用老式的帆布弹带供弹,配备芬兰制造的三脚架。
在芬兰内战期间,人们就发现马克沁机枪主要用于防御作战,几乎不需要轮式枪架提供更强的机动性。相反,马克沁机枪需要更坚固的三脚架。
二战后,芬兰军队装备的 PM1905 和 PM1910 机枪换装 1921 年研制的新型三脚架上。然而,这种三脚架并非原创设计,实际上它源自德军的设计——德国武器弹药有限公司在 MG08 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MG09 机枪,它使用的就是这种三脚架。三脚架的支腿可以折叠以方便运输,同时它的两个前腿上都有金属提手方便士兵操作。
改进沙俄马克沁机枪
芬兰军方并没有仅仅满足于生产更紧凑的三脚架,相反,他们开始努力改进 PM1910 马克沁机枪,并进行了许多工艺改进,包括为其配备简化的机械瞄准具,将瞄准具的距离部門改成公制。改进后的机枪被命名为 M/09-21。
一辆防空卡车上,并列安装了两挺 M/09-21 机枪。
啄木鸟兵工厂立刻开始批量生产这种新型机枪,上世纪 20 年代共生产了数千挺。该厂因为将沙俄莫辛 - 纳甘 M1891 步枪改装成为 M27 而闻名,同时,他们还生产索米 KP/-31 冲锋枪。
芬兰最终版马克沁
尽管 M/09-21 被认为对 PM1910 马克沁进行了明显改进,但在 1931 年,被称为 " 芬兰勃朗宁 " 的著名设计师艾莫 · 拉赫蒂受命研制一款新型金属弹链以取代老式的帆布弹带。这种 250 发帆布弹带限制了马克沁机枪的战斗射速。
M/32-33 机枪,采用金属弹链,水冷套筒有上开口。
尽管艾莫 · 拉赫蒂快速完成了金属弹链的设计,并立即在啄木鸟兵工厂投入生产,但是这位自学成才的枪械设计师更进一步,对马克沁机枪进行了改进。枪械历史雪茄表示,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马克沁机枪。
该枪理论射速提高到 850 发 / 分钟,这是通过加速机构和枪口助退器等改进来实现的。新型机枪配备质量更好的握把和更新版照门,并安装了经过进一步改进的 M/33 新型三脚架。这款经过大幅改进后的马克沁机枪被命名为 M/32-33。
M/32-33 机枪考虑了防空用途。
与其他芬兰制造的马克沁机枪不同的是,M/32-33 实际上从一开始就考虑了防空用途,并且三脚架可以配备额外的支腿,使其可以轻松转换成为防空枪架。
继续战争期间,芬兰还测试了几种轻型枪架,其中包括可以让马克沁机枪在雪地中拖行的雪橇。这些马克沁机枪和新型枪架在国家步枪工厂少量生产——战争期间生产的数量可能只有 100 挺左右,轻型枪架的实际操作性能是值得怀疑的。
掩体中的 M/32-33 机枪,注意它使用的就是金属弹链。
然而,对马克沁机枪最后的改进就是水冷套筒——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简单却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水冷套筒顶部增加一个带有铰接盖板的大型开孔,设计类似当时汽车散热器的顶部。这样可以快速加入冷却水,甚至可以在冬季时,让士兵可以快速地将冰雪堆进水冷套筒。
这意味着到了冬季,芬兰机枪小组不再需要携带 3 千克的冷却水,而是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改进,以至于苏联制造的改进型 PM1910 马克沁机枪就采用了这个设计。
芬兰马克沁的遗产
1933~1935 年,大约 300 挺老式马克沁机枪被改装成新型标准,改装工作由第 1 兵工厂执行。从 1936 年开始,第 1 兵工厂和啄木鸟兵工厂都开始生产新型 M/32-33 机枪,但到 1944 年继续战争结束时,只生产了大约 900 挺机枪。因此,1933~1944 年总共生产了 1200 挺机枪。
芬兰 M/32-33 配备了专门设计的防空三脚架,芬兰士兵带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军队装备的钢盔。
对于机枪收藏家来说,芬兰 M/09-21 相当罕见,并且不知道有多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幸存下来。据一些消息来源称,1951 年芬兰陆军只有 563 挺幸存的 M/32-33 机枪。M/09-21 和 M/32-33 都没有对流行文化产生太大的影响,只出现在少数几部电影中。这些机枪出现的电影都是反抗苏联军队的题材。
为了保证主号封禁期间可以接收内容,请大家同时关注以下的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