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这可能是今年最猛的国产手机了,欢迎阅读。
不知道大伙有没有感觉到。
新一代旗舰芯片的表现都越来越稳了。
就拿高通来说,骁龙 8 Gen 2(第二代骁龙 8)就相比前代提升很大了。
所以很多人对第三代骁龙 8 的期待是:正常迭代就行。
而高通也确实,把这事儿给办成了。
在第三代骁龙 8 上,它把架构换成了 1+5+2,也就是——
1*X4 超大核 +5*A720 大核 +2*A520 小核。
架构上的更新,给性能也带来了直观提升。
CPU 峰值性能相比前代提升 30%,同时能效提升 20%。
GPU 部分则用上了最新一代 Adreno GPU。
无论是性能还是能效,都提升了 25% 左右。
还有,影像运动引擎 2.0、虚幻引擎 5 和硬體光线追踪及全局光照等特性支持。
就目前机哥测下来的表现来看啊。
搭载骁龙 8 Gen 3 的手机,都有着日用流畅功耗低,极限性能输出稳的优点。
《原神》稳 60 帧跑图打怪没啥问题。
事实也证明了,稳定发挥的骁龙,还是手机厂商们的第一选择。
最近 OPPO Find X7 系列不是发布了吗。
作为顶级旗舰和自家产品力标杆的 OPPO Find X7 Ultra,用的就是第三代骁龙 8。
再把时间点稍微往前调。
主打性能影像全都要的 iQOO 12 系列,也以骁龙 8 Gen 3 之躯,开售 3 分钟就超越了 iQOO 11 系列首销全天销量。
而小米和其他厂商一样。
选择把第三代骁龙 8,搭载到小米和红米定位最高的产品上。
比如小米 14 全系和红米 K70 Pro,都以骁龙 8 Gen 3 作为一大卖点。
爆炸的销量和口碑,无一不在印证,厂商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在红米 K70 系列开售 14 天后,官方就宣布销量突破百万台。
就连走高端路线、均价 4000 元的小米 14 也卖了超过一百万台。
这猛地一发力。
让小米在 2023 年 12 月的销量,站稳中国市场第一。
当然啦,手机是很多软硬體技术的综合体。
各家都有自己的自研技术和独特卖点,来让消费者们买单。
但真要说起来啊。
搭载于机身内的那颗芯片,才是手机基础体验,乃至核心自研技术实现的主要保障。
没错,第三代骁龙 8 的神奇之处,不只体现在性能和功耗上。
像红米 K70 Pro 和 iQOO 12 等性能向手机。
咱还可以说,是厂商们馋第三代骁龙 8 的高性能和低功耗。
那诸如 OPPO Find X7 Ultra 和小米 14 等高端旗舰,就需要更多,除了性能之外的差异化功能,来吸引消费者了。
而影像、游戏体验、音频,甚至是当下热门的端侧大模型等特性。
其实都离不开,第三代骁龙 8 在背后的默默付出。
就拿说卷成麻花的影像来说。
硬體更新这些都是常规操作了,但如今的安卓影像在录像体验上,已经卷到了 4K60 帧 + 杜比视界。
看似简单的,高分辨率录像无缝变焦,其实很吃处理器 ISP 的性能。
恰好呢,第三代骁龙 8 的 ISP,表现就有亿点猛 ~
它集成三个 18-bit 的感知 ISP,支持单个 1 亿像素,或者两个 6400 万像素 +3600 万摄像头。
录视频这块,它还可以在拍摄 8K30 帧视频的同时,输出 6400 万像素的照片。
有了如此高规格的影像特性支持,厂商们做起影像来,有事半功倍的感觉了。
另外,现在各家还在做自研的端侧 AI 大模型。
这模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同时,还能在本地运算。
无论是隐私保护,还是响应速度,都比网络大模型好得多。
不过既然是放在本地运行,那计算量可不是闹着玩的 ...
哪怕轻量一点的,也有个 70 亿参数左右。
如果芯片的 CPU、GPU 和 NPU 算力不够,那模型运行起来不仅耗电,反应还会很慢。
就跟机哥写文章憋不出字儿一样 ...
很显然啊,厂商们的需求,被高通提前 get 到了。
这一代在 AI 算力上的提升,不说恐怖如斯,但也是进步明显。
比如它支持端侧运行 100 亿参数的模型。
在面向 70 亿参数的语言模型,能每秒生成 20 个 token。
甚至在 " 文生图 " 方面,效率都没慢下来,一秒内生成一张图。
底层的 AI 算力摆在这儿。
手机厂商们才得以放开手脚,把自研的大模型塞进手机系统。
就像是后勤部为厨师们,提供了一把锋利的切菜大刀。
厂商们想更快做出一盘美食,就洒洒水啦。
正因如此,上至塞满自研技术和顶级影像的高端旗舰,下至主打性能的中端手机,才用实际行动投票,纷纷搭载第三代骁龙 8。
毕竟,有啥复杂的需求,它是真能解决到位。
不过激情褪去,生活总得面对财米油盐。
那手机上的 " 财米油盐 ",不外乎上网和通信两件套嘛。
在第三代骁龙 8 上,咱们能用上最新的骁龙 X75 调制解调器和射频系统,5G 更快了,信号更好了。
正处于普及阶段的 Wi-Fi7,高通也有自己的 FastCoonnect 解决方案。
只要用上了第三代骁龙 8,基本都能享受到 Wi-Fi7 技术。
好好好,啥活儿都给骁龙干完了。
这种省心、体验又不错的一条龙服务,不仅是厂商受益。
咱们这群消费者,都能感受到,它带给咱们的各种好处。
而在这种情况下,这芯片的地位就很微妙了。
虽说市面上还有其他芯片,给厂商们选择。
但只要一台新机,搭载的是第三代骁龙 8 移动平台,消费者多半会觉得——
" 诶,这是台旗舰手机喔 "。
不过话又说回来。
第三代骁龙 8 从发布到现在,其实就两三个月时间。
机哥挖了官方文档发现,它还有一些新特性,还没被厂商们挖掘,或者秀出来。
而这些特性,很有可能成为 2024 年一众旗舰机的 " 入门标准 "。
比如在第三代骁龙 8 上,高通推出了 Snapdragon Seamless 跨平台技术。
第三代骁龙 8、骁龙 X Elite 和高通旗下的可穿戴平台,都支持了这项技术。
他主要是用来解决,不同作業系統、不同终端设备之间,难以互通的问题。
咱们常说的 " 生态互联 ",一般只适用于同个品牌。
要是左手拿着荣耀手机,右手拿着小米笔记本,基本就告别生态协同了。
但如果你的手机、电腦和智能手表等设备,都用的是骁龙最新芯片。
即使是作業系統不同,也能在 Snapdragon Seamless 技术的加持下,互联互通。
从高通给出的消息来看。
包括微软、安卓、小米、华硕、荣耀、联想和 OPPO 等公司或作業系統,已经在推进基于这项技术的互联了。
手头上有第三代骁龙 8 手机的机友们,等着 OTA 就行。
虽说市面上的高性能芯片,不止骁龙一家。
但把 AI、影像、终端生态和连接都做好了的,好像还真只有第三代骁龙 8 了。
机哥也很期待,2024 年,手机厂商们还能把这芯片的能力发挥到何等程度。
图片来自网络
主打一个啥都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