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理财经验:华尔街集体唱多中国资产,欢迎阅读。
DeepSeek 的创新突破正在推动中国科技股的价值重估。美银中国股票首席策略师 Winnie Wu 团队在研报中称,DeepSeek(的出现)或类似于 2014 年阿里巴巴美股 IPO,激发了一大批新经济公司,并吸引了全球长期资本回到中国市场。
今年年初至 2 月 21 日(周五)收盘,恒生科技指数已累计大涨超 31%,创 3 年新高并进入技术性牛市。美股三大主要股指的累计涨幅却均不到 3%。
领涨恒生科技指数的是中国十大科技公司(即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和中芯国际)。这十家公司年初至今的平均涨幅超过 32%,远超美股 " 科技七巨头 "(即苹果、微软、Alphabet、特斯拉、Meta、英伟达和亚马逊)的同期表现。
不仅如此,年初迄今,A 股的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AI)、半导体和无人驾驶指数的累计涨幅均超过美股同类指数。
本周,美银、花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华尔街顶级投行纷纷唱多中国。其中,摩根士丹利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向,称不再看跌,中国股市发生了 " 结构性质变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大中华区股票主管李智颖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则称,持续看好中国互联网板块,尤其是头部平台,它们是 AI 应用和云服务迅猛增长的最大受益者。
中国十大科技公司远超美股 " 七巨头 "
从今年年初至 2 月 21 日收盘的表现来看,中国十大科技公司全线上涨,平均涨幅为 32.74%。同期美股 " 科技七巨头 " 的平均跌幅为 1.57%。
中国十大科技公司中,中芯国际(港股)的表现最好,这期间的累计涨幅达 70.44%。
阿里巴巴涨幅排名第二,该公司近日发布了财报,业绩增长远超预期。2025 财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的营收为 2801.54 亿元,同比增长 8%,净利润为 464.34 亿元,同比增长 333%。
在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 CEO 吴泳铭称:"AI 技术对集团的 toB、toC 业务都会带来效率、用户时长以及用户价值的巨大提升,未来三年我们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会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这也是我们 AI 战略的决心。未来三年会是集团历史上最大的资本支出建设周期。"
鉴于阿里巴巴大超预期的业绩和 AI 相关资本支出,高盛随后上调了该公司的美股和港股目标价,分别由每股 117 美元和 114 港元,升至每股 160 美元和 156 港元,并维持 " 买入 " 评级。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大中华区股票主管李智颖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称,预计中国互联网行业在中长期内将受益。从基本面来看,瑞银认为高成本效益的模型有助于加快 AI 采用,进而推动企业对 AI 服务的需求上升。同时,AI 商用场景的拓展与深化,也将促进来自于头部云平台的需求。
"我们持续看好中国互联网板块,尤其是头部平台,它们是 AI 应用和云服务迅猛增长的最大受益者。目前头部平台企业的平均远期市盈率为 12 倍(基于 2025 年盈利增长预估为低双位数)。" 李智颖补充道。
人形机器人、半导体、无人驾驶和 AI,A 股完胜美股
从细分行业板块来看,A 股部分相关指数的累计涨幅也远超美股同类指数。
人形机器人
年初以来,A 股人形机器人指数的累计涨幅近 44%,而美股同类指数则跌近 4%。
从宇树科技在 " 春晚 " 上扭秧歌的 Unitree H1 机器人到优必选的 Walker 机器人,再到广汽集团的 GoMate,还有 " 夸父 "" 天工 " 等机器人,中国的人形机器人正迅速发展。二级市场上,A 股相关概念股也获得资金的追捧。
2 月 20 日,高盛分析师 Jacqueline Du 领衔的团队发布最新研报,深入分析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竞争格局和投资机会。高盛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研发走向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时期,中美两国在这一领網域展开激烈竞争。目前,美国在核心技术上暂时领先,中国凭借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广阔的应用市场,有望在特定细分领網域实现突破。
人工智能
年初迄今,A 股人工智能指数的累计涨幅超过 20%,而美股同类指数涨幅为 12.25%。
目前,全球 AI 概念股呈现出不同的走势。美股方面,AI 应用在广告营销、数据分析、电商、金融等领網域表现亮眼,多领網域技术落地推动了相关概念股的上涨。AppLovin 和 Shopify 等公司因 AI 赋能业务增长显著,股价表现强劲。
A 股市场则聚焦于 AI 技术在垂直领網域的应用突破。整体来看,A 股和港股市场对 AI 的布局更注重本土化应用与技术落地,因此相关指数的累计涨幅也领先于美股。
半导体
年初至今,A 股半导体指数的累计涨幅近 16%,而美股同类指数涨幅为 1.42%。
中国和美国半导体相关概念股的走势呈现出显著的分化特征。A 股半导体板块在政策支持和 AI 算力需求的推动下表现强劲,尤其是 AI 芯片、光模块等细分领網域,部分龙头企业股价稳步上行。H 股半导体板块则受估值修复的驱动,中小盘股表现尤为突出,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的半导体企业也迎来反弹。
无人驾驶
年初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在全球资本市场表现活跃,A 股、H 股和美股市场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态势。
在 A 股和港股市场,受益于比亚迪发布的 " 天神之眼 " 高阶智驾,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强劲。其中,A 股无人驾驶指数的累计涨幅近 18%,而美股同类指数涨幅不到 9%。
而美股方面,特斯拉计划于 2025 年 6 月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市推出全自动驾驶(FSD)服务,预计 2027 年在北美全面推广。这一消息带动了美股自动驾驶概念股的上涨预期,同时,相关技术的商业化落地也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
美银、花旗等华尔街投行集体看多中国
随着 DeepSeek 推动中国科技股重估,一众华尔街顶级投行也纷纷针对中国资产表达乐观看法。
美银:对中国股票的看法正从 " 可交易 " 转为 " 可投资 "
2 月 17 日,美银中国股票首席策略师 Winnie Wu 团队发布研报称,对中国股票的看法正在从 " 可交易 "(tradable)转变为 " 可投资 "(investable)。
图片来源:美银
Winnie Wu 团队在报告中表示,去年他们采访的许多投资者仍将中国视为一个 " 交易市场 ",即资金快速进出,追逐短期反弹。随着市场基本面因素改善,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吸引了更多长期资本的关注。
" 令人鼓舞的是,我们认为中国的基本面投资论点一直在改善。中国监管机构采取措施,通过派息和股票回购提高股东回报,推动国有企业‘增值’,并通过增加保险公司的股权配置引入‘长期耐心资本’。我们近期的报告强调,DeepSeek(的出现)或类似于 2014 年阿里巴巴美股 IPO,激发了一大批新经济公司,创造了对经济增长 / 就业 / 收入的广泛乐观情绪,并吸引了全球长期资本回到中国市场,这在结构上是积极的。"Winnie Wu 团队写道。
花旗:恒生互联网科技指数短期预计有 5% 至 15% 上升空间
2 月 18 日(周二),花旗中国股票策略师 Pierre Lau 团队发表研报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年初至今累升 27%,以今年 1 月低位计升幅更达 37%,相信主要受到 AI 和 DeepSeek 等发展,以及民营企业座谈会所推动,预计该指数短期内有 5% 至 15% 的上升空间,建议投资者关注可获科技赋能的 " 中国制造 " 投资主题落后股。
图片来源:花旗
花旗列出了中国制造的十个相关行业,即信息科技、机械人、绿色能源与汽车、航空航天设备、海洋工程与高科技船舶、铁路设备、电力设备、新材料、医药与医疗设备,以及农业机械。另外,花旗将恒指今年 6 月底及年底目标分别上调至 23800 和 24500 点。
大摩:不再看空,中国股市发生了 " 结构性质变 "
2 月 19 日(周三),此前一直对中国股市持谨慎态度的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Laura Wang)团队表示,不再看跌中国股市,改持更乐观的观点,预计在技术突破的推动下,中国股市的涨势将更可持续。
图片来源:摩根士丹利
王滢团队认为,中国股市(尤其是离岸市场)发生了结构性的质变,这让人比去年 9 月的反弹更加确信,MSCI 中国指数近期表现的改善能够持续。
大摩预计,预期 MSCI 中国指数到 2025 年底将升至 77,较此前 63 的目标点位大幅上调,较周三收盘水平还有 4% 的上涨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