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蔚来CEO亲测电车冬季续航,1000公里实跑带动股价突破8美元,欢迎阅读。
文|王静仪 撒元明
编辑|陈亮
一块电池最远能行驶多远?
当所有人在怀疑豪华品牌宣传的电动车最大续航 1000 公里是否可实现时,当不少车企在质疑懂车帝冬季极端气温电动车续航表现时,12 月 17 日,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逆向思维,以直播的方式下场测试自家电车的续航。
李斌驾驶一辆搭载 150kWh 电池的蔚来 ET7,从上海出发,历时 13 小时,使用 97% 电量跑完了 1044 公里,最终达到福建省境内。
李斌直播实测蔚来 150 度电池
图源 / 网络
尽管这场测试的平均时速是 80 多公里 / 小时,被指可能偏离小客车高速驾驶的实际情况,但不可否认的是,实打实体现了中速情况下 150 度电池包的续航能力。李斌也在直播中称,后续将测试不同时速下的续航情况,并建议各大车企 CEO 亲自测试自家电动车真实续航。
更重要的是,这场马拉松式直播展现了蔚来电池研发的成果,也让蔚来美股夜盘股价重新站上 8 美元。12 月 18 日,蔚来宣布一笔价值 22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56.86 亿元)的巨额股权融资,投资方是总部位于阿联酋阿布扎比的投资机构 CYVN。5 个月前,CYVN 刚完成总计 1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78.43 亿元)的战略投资,此次继续扩大投资,预计以每股 7.5 美元的价格认购 2.94 亿股新发行股票。
蔚来如何向市场证明自己能力和实力,或许是下一场直播需要展示的。
01 CEO 下场测试,是秀也是诚意
一块电池最远能行驶多远?12 月 17 日,李斌给出的答案是:至少 1044 公里。
当天一早,李斌驾驶搭载 150 度电池包的蔚来 ET7,从上海出发,驶入高速。
行驶 12.7 小时后,车辆最终到达厦门龙掘东服务站,此时的行驶里程已经达到 1044 公里,剩余电量 3%,预计仍可行驶超过 30 公里。
全程中,智能驾驶里程占比 92%,达到 957 公里,综合百公里能耗 13.2 度 / 百公里,行程平均时速 83.9 公里。
当天测试外部温度在 -2-12 度之间,车辆载重约 190kg。李斌透露,在此前的内部测试中,150 度电池的表现更好,曾从云南昆明行驶到广西北海,一共跑了 1145 公里,创下了电动车纪录。
作为在直播过程中,李斌与小鹏汽车 CEO 何小鹏连线,并建议后者也做一个小鹏 X9 车型的续航直播。
据了解,何小鹏此前曾在德国不限速的高速中,驾驶小鹏 G9 行驶,最高时速达到 220km/h。
小鹏 G9
图源 /IC
小鹏汽车发布的一段驾驶视频显示,当他开到时速 200 公里以后,兴奋地喊着 "Oh My God",而身边的朋友还在旁边说着 " 加速,加速 "。不过何小鹏也表示,当车速超过 200km/h 后,百公里平均耗电量提高了一倍,峰值耗电提高数倍,需要开长续航才行。
本次李斌测试的平均时速在 83.9 公里 / 小时,测试车速徘徊在 80-90km/h 之间。这也引发网友的关注,很多消费者在高速路段的行驶速度不可能是在 80-90km/h 之间,通常是在 100-120km/h 之间。
对此,李斌在直播时回应,接下来还会把速度設定在 80km/h、90km/h、100km/h、110km/h、120km/h 等,分别进行测试。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该测试展现的也仅是其续航能力,在消费者日常驾驶生活中,需要面临充电补能、爬坡、紧急制动、停车等多项功能的使用,后续测评还有巨大空间。
通常来说,类似李斌本次的测评,不可能有权威检测机构的实验室级别的精准度和严谨性,但在对接消费者需求方面有天然优势,会重点聚焦几个常用场景的技术参数,这正是李斌此次测试的意义所在。
02 放弃电池制造,专注研发
能跑 1000 公里的是怎样的电池?
蔚来方面表示,该款电池是全球首款球首款无热失控软包 CTP 电池,所采用的电芯为蔚来自主研发,能量密度高达 360Wh/kg,是目前国内可量产动力电池包电量最高、能量密度最高的产品。
这款电池最早在 2021 年底的 NIO DAY 上发布,按照当时的规划,150 度电池将在 2022 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由于技术难度较高,交付被延后。
目前,150 度电池确定将在 2024 年 4 月份上车,与更多消费者见面。
据了解,蔚来 150kWh 电池属于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为 360Wh/kg,超过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体积与蔚来 100kWh、75kWh 电池的体积一致,依然支持换电。
" 蔚来以后有三种电池包,分别满足主流大众市场、入门级和高端市场,不同尺寸可以理解成为电池 5 号、7 号,还有 1 号。" 李斌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
蔚来汽车将剥离电池制造部门
尽管蔚来的电池刚刚取得了续航 1000 公里的突破,但近期传出了部门裁员的不利消息。今年 11 月,蔚来内部开启裁员,裁撤 10% 的岗位,影响最大的正是电池制造部门。
目前蔚来电池相关主要有两大团队:一是电池研发,负责材料、电芯与整包设计等项目;二是电池工业化,负责推进电芯及电池包等项目的大规模量产。受到影响的主要是制造团队。
为何要选择停掉电池自制,李斌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 电池大体上抽成研发、制造,搞研发是有机会提升毛利的,但制造短期三年内提升不了毛利,还要增加很多固定资产的投资。总的来说研发换毛利是高优先级,固定资产换毛利,能推就推。"
今年 11 月,蔚来交付新车 15959 辆,1 月 -11 月共交付 142026 辆。最新财报显示,蔚来 2023 年前三季度营收约 190.7 亿元,环比增长 117.4%,同比增长 46.6%;净亏损约 45.6 亿元,环比下降 24.8%,同比增长 10.8%。
未来,蔚来将更加聚焦在研发业务。正如李斌所说,汽车行业是强产品驱动、强技术驱动、强服务驱动,蔚来去年研发费用是 108 亿元,现在每季度是三四十亿元,为了保持产品与技术竞争力,研发还会继续往前冲。
责编: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