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夭折的巨兽:“萨拉米斯”号战列巡洋舰,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燃烧的岛群 ,作者群主飞龙
本文是 " 燃烧的岛群 " 第 1212 篇原创文章,作者:Me410。
全文共 4267 字,配图 4 幅,阅读需要 11 分钟,2024 年 4 月 9 日首发。
快捷阅读作者文章的入口就是点击标题下方的作者 "me401 专辑 "!
图 1. " 萨拉米斯 " 号预想图
自从希腊于 19 世纪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至今,希腊与土耳其两国一直是世仇。除了历史恩怨以外,两国在巴尔干进行了长期的争夺。即便在彻底划定陆地边界进而加入北约之后,在爱琴海上的岛屿和领海纠纷,依旧绵延不断,直至今日。因而两国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由来已久。
然而与英德或者美苏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不同,小国由于经济实力较弱,他们大部分战舰必须从国际市场上采购。波谲云诡的政治环境、时好时坏的经济状况、难以预测的技术发展因素,都对海军建设发展产生了持续冲击。所以,无论是希腊还是土耳其,海军装备采购表现出高度的机会主义特征。装备普遍东拼西凑。只是在加入北约以后,才勉强算是做到了体系化。而在此之前,两国的海军发展史更富有戏剧性。" 萨拉米斯 " 号就是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土耳其的海军现代化进程,始于 19 世纪末。最初,他们的想法并不比慈禧太后强多少:把手中已有的老式铁甲舰维修一下,充个门面就行了。但是很明显,无畏舰的冲击已近在眼前。正如同今天的男人们喜欢追逐电动汽车或者是最新电子产品一样,那个时代的男人们,也会对无畏舰这种时髦玩具心动不已。
1911 年,土耳其人在英国下单了第一艘无畏舰。如果再考虑到他们也同时从德国引进了两艘老式的前无畏舰的话,希腊人显然不能再无动于衷了。受邀前来希腊的皇家海军技术顾问团,给出了一个经济实惠的建议:采购两艘 12000 吨级的战列舰,外加一艘装甲巡洋舰。尽管这样的战列舰最多只能装备 10 英寸口径的主炮,但是用作防御还是够用的。特别是它们有限的吨位,能够更好地使用希腊人相对简陋的基地和维修设施。如此一来,维护和运作费用,也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但是,这些愚蠢的西方技术专家们,哪里懂得东方人微妙的心理学。后者思考问题更多的不是基于技术理性,而是人情世故。当面对土耳其人强势的海军建设,撑起面子永远大于建设里子。所以希腊人也需要一艘大船。这就是 " 萨拉米斯 " 号。当 1912 年初招标开始时,这块肥肉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美英法德意奥全都前来投标。其中,英国船厂最多,足足有 10 家。法国有四家。美国和德国各有三家。意大利两家。奥地利一家。
按理说,英国人赢面最大。不仅投标者众多,而且希腊海军中的英国顾问们,肯定也会尽力帮助本国船厂。但是经过近半年的评估,最终花落德国伏尔铿造船厂,也就是当年建造定镇二舰的那家。
这种巧合其实有其内在的逻辑。近代以来,后发国家在建设海军时,往往以英国海军为师。但是英国毕竟是当时全球领跑者。开出的价钱可不便宜。于是,囊中羞涩的后来者们,不得不寻找替代货源。即便是愿意从英国进口红砖头的日本人,也没有把进口军舰的订单全部交给英国人。而在琅威理调教下的北洋水师中,德国船所占的比例也还是要大于英国船。背后的原因都是一样。与今日德国制造的显赫声名不同,当年的德国货基本等同于 " 庸俗加廉价 "。
但就像今日的拼多多一样,对于不太富裕的消费者而言,价钱合适才是王道。以至于投标失败的英国人,愤怒地指责伏尔铿根本不可能从这单生意中获利。因而背后一定有德国政府的财政补贴。这样的指控当然无法证明。不过德国海军确实为了这单出口生意出过力。毕竟,希腊人虽然穷,但并不傻。为了稳妥起见,他们首先向伏尔铿下单了两艘驱逐舰和 6 艘鱼雷艇,并要求在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交货。这么短的时间内,履行合同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即将建成并交付德国海军的订货,转让给希腊人。
伏尔铿最初的设计还比较保守。船长 140 米。宽 22 米。吃水 7.3 米。航速 21 节。排水量 13700 吨。三座双联装 14 英寸主炮沿船体中轴线,分别布置在船体的前方、后方,和中部。此外还有两具 450 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继续演变。经过意土战争和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之后,土耳其人的海军建设欲望,愈发强烈。恰逢巴西人放弃了专门为他们设计的那个 " 七炮塔传奇 ",再被土耳其人成功捡漏。饱受刺激的希腊人,立即要求伏尔铿放大设计,即便因此抬高造价也在所不惜。
图 2. " 萨拉米斯 " 早期设计方案
于是在 1912 年底," 萨拉米斯 " 的最终设计出炉。船长 173 米。宽 25 米。吃水 7.6 米。排水量 19800 吨。四座双联装 14 英寸主炮采用背负式安装模式,分居艏艉两端。此外还有 12 门 6 英寸副炮,分置左右两舷。但是装甲防护依然薄弱。舷侧装甲带最厚处有 250 毫米,屏护轮机舱和弹药库。但是艏艉两端的装甲就只有不到 100 毫米。由于其 23 节的航速高于当时战列舰普遍的 21 节的速度标准,所以通常被归类为战列巡洋舰。合同总价 169.3 万英镑。工程于 1913 年 7 月开工,预计在 1915 年 3 月交货。
需要指出的是,伏尔铿只不过挣个建造船体的幸苦钱,并不能拿到合同规定的全部款项。因为精明的希腊人将所有火炮合同都交给了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而不是德国的克虏伯。因为克虏伯给出的报价高达 69 万英镑,远高于美国人给出的 55 万英镑的价钱。
但正是这个节俭之举,最终导致了 " 萨拉米斯 " 号的夭折。因为一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皇家海军立即对德国实施了全面海上封锁。于是,来自美国的火炮永远无法运抵德国造船厂。伏尔铿在 1914 年底完成了该舰的船壳,并将其下水,随后就不得不停工。
德国人当然也想过,将这艘军舰据为己有,投入战争。但是专为美国炮塔设计的座圈,有着独特的直径尺寸,并不适合安装德国大炮。如果要做进一步的改装,虽然可行,但是在战争时期,陆军的军火需求不仅庞大,而且享有很高的优先权。要为计划之外的大型战舰制造新的炮塔,一样困难重重。
就这样," 萨拉米斯 " 号空壳在整个战争起降一直停泊在汉堡,无所事事。另一方面,英国人还在动腦筋。他们的海上封锁搅黄了美国人的生意。后者当然很生气。而这恰恰是海权的威力和价值所在。理论上,一个中立国在战争时期可以和交战双方做生意。但是事实上,无论这个中立国在感情上倾向于哪个交战国,它都只能和掌握海权的那一方做生意。毕竟,大多数国家都不可能仅仅为了几单生意损失,就和一个海权国家开战。所以,战争中的海权国家,不是在以自身的国力作战,而是在调动全世界的资源去打仗。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金钱的支撑。而任何国家的金钱都不可能是无限的。不过这个问题难不倒英国人。面对生气的美国人,英国人及时出钱,买下了这些多余的火炮。其中,四门 " 萨拉米斯 " 号的主炮装备给了四艘英国浅水重炮舰。12 门副炮则被打发到斯卡帕湾,作为岸防炮使用。于是,表面上,英国人得到了武器。美国人拿到了货款。双方皆大欢喜。但是实际上,英国人花掉的钱也是从美国人那里借出来的。相比之下,没法做生意的德国人,已经连借钱的资格都没有了。而当英国人的借债越来越多,美国人就会担心,如果英国在战争中失败和破产,自己也得跟着倒霉。就凭这一点,美国人迟早要跳上英国人的战车,与他并肩作战。于是,无法掌握海权的德国,注定完蛋。
图 3. 装备 " 萨拉米斯 " 主炮的皇家海军 " 阿伯克龙比 " 号浅水重炮舰
一战之后,围绕着这艘未完工的 " 萨拉米斯 " 号,伏尔铿还要跟希腊人再交涉十年之久。从技术上看,该舰已经过时,继续投资建造并不划算。但是如果中止合同,又涉及到复杂的经济补偿问题。此外,土耳其在经历了战后的混乱之后,于 20 年代末期重新拾起了德国人留下的 " 戈本 " 号。此举又让希腊人想起了他们的 " 萨拉米斯 " 号。但是面对糟糕的经济形势,希腊人这一次难得清醒一回,改走空潜快思路,大力发展轻型舰艇和潜艇。
于是," 萨拉米斯 " 失去了最后的重生机会。1932 年,德国与希腊达成協定。希腊人尚欠伏尔铿 3 万英镑的工钱,就以 " 萨拉米斯 " 的船壳作为抵偿。德国人只能把该船拆毁,勉强回笼资金。
图 4. 战争期间的汉堡港。右侧的船体就是 " 萨拉米斯 " 号。左侧两艘分别是一艘 " 马肯森 " 级战列巡洋舰和一艘 " 巴伐利亚 " 级战列舰
- 全文完,敬请期待下一篇! -
- 给本站投稿,只需输入关键词 " 投稿 "-
- 加入粉丝群,只需输入关键词 " 加群 "-
如果您觉得本站还不错,请扫这里关注、收藏、转发三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