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蔚来七年累计亏损超千亿,李斌坦言“我也不是神”,欢迎阅读。
雷达财经出品 文 | 莫恩盟 编 | 深海
作为 " 蔚小理 " 这个称号中排在最前面的造车选手,蔚来如今却成了新势力三雄中盈利能力 " 吊车尾 " 的玩家。用李斌的话来说 ," 别人家孩子都已经上大学了 , 我们还在复读。"
据蔚来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去年蔚来录得 657.32 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 18.18%。然而,蔚来去年的营收规模不及理想汽车的 1444.6 亿元,营收增速则逊色于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
在车辆交付方面,蔚来去年全年共交付了 221970 辆新车。这一成绩虽然不俗,但与几乎同时起步的理想汽车相比则显得黯然失色,后者去年交付了超过 50 万辆新车。而零跑汽车去年也凭借强劲的增长势头,以黑马之姿实现了 29.37 万辆的交付量。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蔚来去年的净亏损额相比上一年度有所扩大,达到了 224.02 亿元,而其近七年来的累计归母净利润亏损更是惊人地突破了千亿大关。相比已经实现全年盈利的理想汽车、实现季度盈利的零跑汽车以及亏损有所收窄的小鹏汽车,蔚来所面临的盈利压力不言而喻。
连年的亏损下,蔚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由截至 2023 年的 573 亿元减少至去年末的 419 亿元。而在市值方面,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目前均不止两个蔚来。
面对持续的亏损局面,李斌为蔚来立下 flag,即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在近日的闭门交流会上,李斌坦言," 蔚来从成立到现在交了很多学费,如果重来一次,很多钱肯定可以省下来。但我也不是神,我的团队也不是神,有的学费还得交 "。
昔日 " 傑出人士生 ",如今地位 " 尴尬 "
日前,蔚来公布了其 2024 年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去年,蔚来共计斩获 657.32 亿元的营收,相较上年的 556.18 亿元实现 18.18% 的增长。
尽管蔚来的营收在去年同比实现增长,但与其他新势力选手相比,蔚来的营收增速稍显落后。对比之下,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去年的营收同比分别实现 33.22% 和 92.06% 的增长。
而理想汽车去年的营收增速虽然仅为 16.64%,但其高达 1444.6 亿元的营收规模却大幅领先蔚来,是蔚来的 2 倍还多。
作为造车新势力玩家,蔚来同大部分同行一样,其营收状况与其车辆交付量紧密相关。从季度交付情况来看,蔚来去年四个季度的新车交付量分别为 30053 辆、57373 辆、61855 辆和 72689 辆,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据此计算,蔚来去年累计交付 221970 辆新车,较上年同期增长 38.7%。2024 年,在中国 30 万元以上的纯电汽车市场,蔚来凭借 40% 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同时,自开启交付以来,乐道 L60 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在中国 20 万至 30 万元纯电 SUV 市场稳居前三。
若从前述数据来看,蔚来去年的交付表现还算不错,但若与其他选手相比,蔚来的交付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去年,理想汽车靠着全年超过 50 万辆的交付成绩在一众新势力玩家中遥遥领先。得益于此,理想的累计交付量达到 113.39 万辆,成为中国首个累计交付破百万辆的造车新势力。
背靠华为的鸿蒙智行,去年全系累计交付新车 44.5 万辆。至于 " 四界 " 各自具体的交付量,鸿蒙智行方面并未给出详细的数据。不过,从鸿蒙智行披露的已知的部分车型的交付数据分析来看,问界大概率仍是其交付顶梁柱。
比如,鸿蒙智行旗舰 SUV 问界 M9 上市 12 个月累计大定突破 20 万辆,连续 9 个月蝉联中国市场 50 万以上月度销冠;问界新 M7 系列 2024 年度累计交付新车 19.7 万辆,荣获 2024 年新势力车型年度销冠。
此前存在感相对较弱的零跑汽车,去年拿出的交付答卷同样十分亮眼。去年,零跑汽车全年实现了 29.37 万辆的交付量,同比增长 103.8%,一举跃升至新势力交付榜单的前三名。
而此前一度经历谷底的小鹏汽车,也在去年上演咸鱼翻身的戏码。去年,小鹏汽车全年交付新车 19.01 万辆,同比实现 34.2% 的增长。不过,相比蔚来,小鹏汽车去年的交付量则要稍稍落后。
从毛利率指标来看,蔚来去年的毛利率由上一年的 5.5% 上升了 440 基点至 9.9%,汽车毛利率也由 9.5% 上升了 280 基点至 12.3%。
尽管蔚来的毛利率指标同比有所上升,但与部分新势力玩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去年,理想汽车的毛利率和汽车毛利率分别为 20.5%、19.8%,小鹏汽车的毛利率和汽车毛利率分别为 14.3%、8.3%。
从前述数据可以看出,蔚来是 " 蔚小理 " 中唯一一个毛利率指标低于汽车毛利率的企业,这表明其非汽车业务可能正在拖累整体毛利率表现。
蔚来盈利魔咒难破,七年累计归母净亏损超千亿
对于身为公司掌舵者的李斌而言,除了前述提到的这些挑战,更让其倍感压力的或许是蔚来久久未能解决的盈利难题。
2024 年,营收创新高的蔚来亏损也创下新高,全年录得 224.02 亿元的净亏损。与上一年高达 207.2 亿元的亏损相比,蔚来的亏损非但没有实现收窄,反而进一步扩大。
可以作为参照的是,去年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的净亏损分别为 57.9 亿元、28.21 亿元,前述两者的亏损规模不仅同比均有所收窄,且亏损规模也均明显小于蔚来的净亏损,甚至蔚来去年第四季度 71 .12 亿元的单季度亏损便超过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去年全年的亏损。
至于抢先一步便已实现盈利的理想汽车,尽管去年其盈利规模有所收窄,但凭借去年 80.45 亿元的净利润,理想汽车在一众造车新势力选手中仍一枝独秀。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汽车虽然在 2024 年未能实现全年盈利,但其在去年第四季度已经录得了 0.8 亿元的净利润,这意味着零跑汽车提前一年实现了单季度净利润转正的目标,成为继理想汽车之后第二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
在这些同行的映衬下,蔚来所面临的盈利挑战愈发严峻。据同花顺 iFind 数据显示,自 2018 年以来,蔚来的年度净亏损分别为 96.39 亿元、112.96 亿元、53.04 亿元、40.17 亿元、144.37 亿元、207.20 亿元、224.02 亿元。七年时间,蔚来的累计净亏损已接近 880 亿元,而其累计归母净利润亏损更是突破千亿大关。
连年的亏损下,蔚来的现金储备也急剧减少。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蔚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为 419 亿元,而上一年这一数字还停留在 573 亿元的水准。
蔚来在财报中也表示,其自成立以来一直产生亏损,"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我们产生经营现金流出,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我们的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 "。
根据公司的持续经营及流动性评估,蔚来认为,公司的财务资源 ( 包括可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及短期投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及可用信贷额度资金 ) 将足以支持未来 12 个月日常业务活动的持续经营。
不过,面对外界对公司资金的担忧,蔚来在此次发布的财报中透露,作为对先前于 2024 年 9 月 29 日公布的蔚来中国战略投资的更新,截至本公告日期,战略投资者已向蔚来中国投入现金总额 28 亿元,蔚来已向蔚来中国投入现金总额 100 亿元。蔚来及战略投资者正积极推进剩余投资的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在业绩方面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也进一步传导到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截至 3 月 25 日收盘,蔚来股价报 33.8 港元 / 股,最新市值为 709.06 亿港元。
而在 " 蔚小理 " 三者中,蔚来的最新市值惨遭垫底。同期,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的市值分别为 2141 亿港元、1519 亿港元,均超过蔚来市值的 1 倍以上。
李斌扬言四季度实现盈利," 有的学费还得交 "
面对蔚来常年的亏损困境,李斌在 2024 年三季度财报会上给出的盈利时间是 2026 年。而在此次财报会上,尽管蔚来的亏损进一步扩大,但李斌表示,随着销量增加、毛利率提升以及费用控制,蔚来有信心实现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
在 3 月 25 日举行的闭门沟通会上,李斌又再次重申了这一目标:" 如果说今年蔚来只做一件事或只有一个目标是什么?那就是今年四季度要盈利。"
李斌进一步解释道,蔚来已经成立十年,许多技术投入要在今年显现成果,同时三个品牌矩阵的布局也将形成闭环,现在到了展示蔚来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关键时刻。此外,他也注意到许多同行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盈利。
事实上,仔细拆解公司的财报可以发现,蔚来在费用管控方面的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加强。2024 年,蔚来的研发费用达到 130.37 亿元,同比下降 2.9%,但其同期的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却高达 157.41 亿元,同比增加 22.2%,这主要与蔚来新品牌及新产品相关的销售及营销活动增加 , 以及销售及服务网络扩张相关的人员成本增加有关。
可以作为参照的是,营收远超蔚来的理想汽车,去年的研发费用为 111 亿元,比蔚来约少 19 亿元;而其在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方面的支出为 122 亿元,比蔚来还少 35.41 亿元。
至于小鹏汽车,去年其研发开支和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分别为 64.6 亿元、68.7 亿元,均明显少于蔚来。
为了达成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李斌提出了诸多具体的措施。比如,去年,公司内部启动了一个名为 Cost Mining(成本挖矿)的项目,借鉴和学习了立讯精密的成本控制经验,这也是公司在去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毛利率得到提升的原因之一。
李斌透露,他现在在公司内部算账会算得很细,公司今年会持续深化 Cost Mining 机制。立讯精密是算到小数点后四位,而他是算到小数点后两位,也就是百万思维。而在公司内部降本方面,公司要形成从研发到供应链的全生命周期的原子级。
此外,蔚来去年还成立了单独的 CE 部门,原来这个部门在采购供应链下,现在把它变为独立部门,相当于成本审计。李斌认为要做合理的审计,控制合理的利润水平。这个机制运转起来以后,可以省很多钱。
李斌直言,控制费用对蔚来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过去三年,蔚来在推进内部的费用控制方面和组织能力、体系能力的提升方面确实晚了一些。
去年 1 月 1 日,李斌发了一封全员信,主要讲结硬寨、打呆仗,日拱一卒、久久为功,讲成本控制和管理提效;到了下半年,蔚来启动了公司内部的体系能力梳理;今年,蔚来则致力于推进基本经营单元的管理措施。
李斌介绍称,蔚来基本经营单元的本质是算账,是全员经营意识,该省省、该花花,首先省,然后花,并且要看到结果。按照李斌的规划,蔚来的改革将在二季度全面落地,三季度会显示出成效,为四季度盈利打下管理的基础。
李斌还坦言,过去十年,蔚来在商业模式、技术的创新上做了很多探索,也有一定的成绩。Vision 部分做得还可以,但在 Action 部分,在落地、管理、成本控制、投资回报方面确实做得不够精细。
据李斌介绍,今年是蔚来的 " 产品大年 "、" 换电站建设大年 " 和 " 国际化大年 "。具体而言,蔚来、乐道和萤火虫三个品牌将有 9 款新车交付;蔚来今年要实现 27 个省级行政区的换电县县通,全国除了香港台湾以外所有省级行政区的充电县县通;蔚来还要在今年进入全球 25 个国家和地区。
这个被蔚来视作多个 " 大年 " 的 2025 年,能否如李斌所期待一般成为蔚来的 " 盈利之年 "?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