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你缺的不是书单,而是读书的方法,欢迎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盖雅学苑(ID:thinkwithgaia),作者:李斌,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读书是件很吊诡的事。
有人说读书很奢侈,云淡风轻,怡然自乐;又有人说读书很艰难,踏雨吟啸,苦衷难诉。前者是境界,后者是现实。多数人在追求境界,而彳亍于现实。
说到底,我们不是缺少对读书意义的认知,而是缺少读书的方法和坚持的毅力。
适逢世界读书日,我想利用这篇文章跟大家聊聊我的读书方法。
读书应该成为一种执念
从小到大,我们的父母师长每个人都会说要好好读书,因为读书好了会怎么怎么样。但读书的时候,好像从来没有觉得有多快乐。那时候,以为是自己有问题。
现在成了父亲,我也这么和女儿说。但我发现情况大致是一样的,每天让她看书比什么都难,总是一推再推,推到实在没有办法老师要检查了,才去做做样子。但对于看电视,打游戏,玩乐高,她总能沉迷其中,乐此不疲。
多数人不喜欢读书,这是我们的天性使然。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读书需要极高的专注度。对于由文字组成的书籍来说,少看几个字,就可能没有办法理解情节、知识和意义,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读书其实是逆生理的。
二,读书过程中没有物质交换,只有精神刺激。但这种刺激又是单维的,缺乏声音、色彩、动画等更丰富的信息态,在当前的富媒体时代,我们拥有更多诱惑力的选择,所以读书也是逆心理的。
三、读书在报酬收益上的 " 变现 " 价值非常遥远。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人都是有 " 折现 " 偏好的,今天能拿到的一百块钱和下个月才能拿到的一百块钱是不一样的,我们更希望把未来的收益折算成今天的价值。这种情况下,越远的收益对我们的价值越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懒得读书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的确在短时间内看不到读书的收益。
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办法只有一个:让读书成为一种执念。
何谓 " 执念 "?一种长期摸索得到的信念,执着坚持而不改变。把读书变为一种执念,就是一种强制信念。不去怀疑、不容怀疑,就让读书成为一种追求,一种渴望,一种信仰。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是一种道义上的劝学。
"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这是一种知识面上的劝学。
"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是一种利益上的劝学。
古今中外,没有人会去否定读书的价值,所以对于这样美好的事情,让它成为自己内心的执念去追寻,才是真正能够坚持下去的动力。
如果真能够将读书变成认定的目标,坚持长期主义,最终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逆反过来,并产生积极的互动,达到心流状态。到那个时候,读书会真正变成一种愉悦和奢侈。
读好书、多读书、读经典
如果说心理的愉悦和交易上的回报是读书的终极意义,那么就读书这件事情本身而言,它还有三个意义,或者说三种中间目标,那就是共情、共识、共启。
第一种," 共情 "。意思是读书目的是为了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人是群体的动物,我们会在感知群体的情绪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团体的认同感,从而维持群体的存在和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共情是人类异于其他物种的特质,也正是这种特质才让人类获得了意义的生长和延续。
但我们的共情受制于时空的限制,一个人是没有办法感知没有直接接触的他人的情感,这包括了地理上的区隔和时间上的区隔。但书籍却把这种共情的时空拓展了,你能够与古人对话,能与国外的作者对话。在这种共情的过程中,文明才诞生了。
我们的读书绝大多数就是这种 " 共情类阅读 ",读小说,读故事会,读任何的虚构创作,甚至读历史,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
对于 " 共情类阅读 ",对应的读书模式应该是 " 读好书 "。
什么是 " 好书 "?" 好 " 是价值判断。在我提到的三种读书意义中,只有在 " 共情类阅读 " 里我会把书分为好坏,而在其他模式中,我则认为书无有好坏。因为凡是共情,如果书的价值有问题,就会把人引向歧途。
所以 " 好书 " 应该是价值观正确、思想导引正确的书;应该是符合人类文明认知、促进人类意义探索的书。
第二种," 共识 "。意思是读书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扩展。一个作者有了见识,他可以跟一个人讲,可以跟一小群人讲,但只有通过写作,他才能把他的见识和知识扩展给一大群人。这一大群人是可以不分国界的芸芸众生,在这种让别人与自己 " 共识 " 的过程中,他的知识体系能获得无限增值。
" 共识 " 是多数人的读书目标,也是我们 " 代际读书压迫 " 的朴素原理。通过读书获得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将来找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这是我们极简的读书思考逻辑。
对于 " 共识类阅读 ",对应的读书模式应该是 " 多读书 "。
知识无垠,阅读无涯。虽然社会推崇专业主义,但专业主义从来与 " 多读书 " 没有冲突,反而只有在更广大的知识背景中才能增加专业主义的深度。
我们常有这种感觉,书读得越多,反而觉得知道的越少。读书更像一个球形扩展的过程,我们在球的里面,越接近边缘的时候,才越知道未知的深度。
多读书,就是只要有兴趣,什么书都可以拿来读。" 开卷有益 " 就是这个道理,即使是错误的知识,读的过程中通过反思和校正,也能提升价值。
第三种," 共启 "。这类型的阅读,可能有情感共鸣,也可能有知识扩展,但更重要的是过程中的循序引导和反思,通过启发去探索一些知识、思想和信念上的新观念。它是和作者的 " 共同思维过程 ",最终实现自我迭代和升化。
对应于 " 共启类阅读 ",对应的读书模式应该是读精品," 读经典 "。
所谓经典,乃是经过时间、地理、人性检验依然熠熠发光的作品,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反复品读经典,可以为自己找到历史的先影和哲人的智思。
从 " 共情 ",到 " 共识 ",再到 " 共启 ",读书的意义层层递进,阅读的价值不断升华。读书不再只是获得愉悦,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对话和思维洗礼。代入情境与共同思维的阅读可以沉淀更多的人生能量。
没有系统化,书读得越多越受罪
现在有个现象就是晒书单,比读书量,在豆瓣上,朋友圈里,很多人喜欢显示自己读的书多。似乎书读得越多,就越厉害,就越有品味。
我前面在谈 " 共识类阅读 " 时,专门提到要尽可能地多读书。但我那是泛指,不是指追求绝对数量,而是泛指扩大读书的范围。
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反馈," 书读了很多,但也忘了差不多 "、" 读得越多,越没有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 " 多读书 ",反受其累。
究竟什么样的 " 多读书 " 才是对的?我给加一个前提,就是 " 系统化地多读书 "。
你的阅读范围应该是由一个一个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可以再抽成小系统,层层深入,形成一个结构化的读书框架。而这个系统框架就构成你的知识地图、阅读地图。
你读的每本书,都应该被归类到系统框架的某个搁板上。读书的过程,也在丰富你的知识体系。
举个例子,人力资源是一个大系统,如果要推荐人力资源的书,就非常难,因为太多了。但如果你去思考整个人力资源的阅读系统,可能会想到人力资源包括了招募、培训、绩效、薪酬、组织发展、人才发展、企业文化、劳动力管理……很多很多的子系统,这个时候你就会找到阅读的范围在哪里。
系统化阅读的另一个好处是,你可以更有目的地补足系统中的 " 疏漏 "。漫无目的阅读,在扩充视野的同时,并不能为专业主义奠定基石,因为它只是扩展了广度,没有细化深度。但如果你建有系统,就能很好限制阅读范围,同时把空白的 " 疏漏 " 补充起来。
系统化阅读在当下这个时代的意义更大。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知乎等新媒体拓展了我们的阅读便利性,让碎片化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但这种碎片式的阅读,也容易消遣掉我们的知识体系。我们因在 " 破碎的知识海洋 " 中捡到一个又一个贝壳惊喜时,也可能丧失了认识整片海洋的渴望。
作家王蒙认为," 浏览不等于阅读,更不等于苦读、攻读、精读;信息不等于学问,更不等于见识、智慧与品质;被传播不等于真正接受与收获。" 碎片化时代的系统化阅读弥足珍贵,化被动为主动,通过系统化去构建知识涉猎的范围,既可以让选择不困惑,也能让知识增加力量。
这篇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我还会专门来谈如何进行碎片化阅读。
系统化是开启阅读的前提,但是具体到不同的阅读类型,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我总结了三种阅读方法,他们分别是 " 分析式阅读 "、" 再现式阅读 " 和 " 对话式阅读 ",下面一一展开叙述。
分析式阅读
" 把书读薄 ":面(结构)、点(关键词)、线(逻辑)
宋代大儒朱熹曾说:"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意思是,读书跟吃饭一样,要反复细嚼,才能吃出味,囫囵吞枣的话,不会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
囫囵吞枣式的读书很常见。一本书拿到手,追求速度,匆忙从前翻到后,字读完了,意思似乎也理解了,但却缺点味道,很快书的内容也遗忘得干干净净。这种读书的结果就是只是读了,但不知道读了什么。
相比囫囵吞枣,从容咀嚼才更有价值。
从容咀嚼的读书法可以被称为 " 分析式阅读 "。莫提默 · J. 艾德勒和查尔斯 · 范多伦在他们的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了四种阅读方法: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主题和主题阅读。其中他们把分析阅读概括为三个阶段和十一条规则。
规则这么多," 分析式阅读 " 的核心是 " 把书读薄 "。那么厚的书,几十万字,怎么可能完全记得下来?从容咀嚼的结果,就是翦除粗枝,留下精华,记住真正有用的。
那如何读薄,如何 " 分析式阅读 " 呢?可以分为三点:
首先是结构,我称之为 " 面 "。一本书所讲的范围和层次是什么,终归是可以划到几个面上去的。这个 " 面 " 在我们一开始读书前就应该先了解,它就在目录里。看任何书前,我都建议大家先看看前言和目录,通过这个过程,对整本书有了初步了解,把它剖析的 " 面 " 也弄清楚。带着这个 " 面 " 读书,才不会游离出作者构建的结构。
但你在看书过程中,也可以慢慢梳理自己的理解、重新建构层次。这时你会找到不一样的 " 面 ",或找出作者隐藏的 " 面 "。
对 " 面 " 的把握,有助于掌握整本书的结构和范围。
其次是关键词,我称之为 " 点 "。当然,这里的关键词不仅是指 " 词 ",还可以是 " 字 "," 句子 "。与作者的 " 共情 "" 共识 " 和 " 共启 ",通常就是通过这样的 " 字 "" 词 "" 句 " 来实现的。找到作者的关键字词句,就相当于找到了理解作者的钥匙。
我看一本书,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圈词划句,而且要画得显眼。一般市面上的中性笔芯都是 0.5 的,我觉得不够,一定要去找 1.0 以上的,这样画出的圈和线才清晰。圈出关键字关键词,在关键句下面划线,等我再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这些线圈就支撑起整本书的关键内容。
找关键词的目的是为了理解,也就是通过这些字词句去理解作者的主旨、反映一本书的骨架。
最后是逻辑,我称之为 " 线 "。面也好,点也好,都是孤立的,但是要成为一本书,这些点和面一定是有机连接的。这种有机连接的线就是逻辑。
这些关键词是如何串联成某些核心思想?而这些面又是如何串联成更大的知识体系?关键就在于逻辑。
分析式阅读的核心就在于读的过程中分离出面、点、线,找到骨架和核心脉络,一方面实现 " 把书读薄 ",一方面也实现对全书的掌握。
需要说明的是," 分析式阅读 " 是最基础的阅读模式,它可以适用于每种读书类型,无论是 " 共情 "、" 共识 " 还是 " 共启 ",分析阅读都是可行的。
再现式阅读
" 把书读厚 ":笔记、复述和分享
前面谈到三种读书意义,其中 " 共情类阅读 " 类似于娱乐消遣,笑过哭过,就可以忘记,或者记住一两句话一两个情节,对于我们来说就已经够了。对于这类书籍阅读方法,当然是 " 把书读薄 " 就够了。
但 " 共识类阅读和 " 共启类阅读 " 就不能仅仅停留在 " 把书读薄 ",我们还希望书的知识可以拿过来应用,我们还希望去扩展书籍的意义,也就是说这些书还需要记忆,需要升华,这就需要 " 把书读厚 "。
如何把书读厚?
我的方法叫 " 再现式阅读 ",就是能够把书的内容再现出来。
" 再现式阅读 " 包括三个要点:笔记、复述和分享。
笔记,很容易理解,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记笔记。但是笔记又分两种,一种是摘要式笔记,就是把前文 " 分析式阅读 " 中所形成的面、点、线通过摘要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也是大部分人做笔记的方式,摘录要点,集结成脉络,笔记就成了。这种笔记是对原文的照搬,不需要太多发挥。
对于摘要式笔记的一个形式改观是 " 导图式笔记 ",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书籍的脉络架构,除了好看以外,还是摘要式笔记的改版。
进一步的笔记我称之为 " 重述式笔记 "。这类型的笔记加入了更多个人的阐述,你甚至不是在记笔记,而是通过自己的语言对书籍中的主旨、脉络、关键内容、关键词、思想和意义进行重述。重述式笔记的核心在于 " 重述 ",也就是 " 转化 " 的能力。你的重述过程等于 " 理解 "+" 我的语言 ",相比于摘要式笔记的临摹,会卷入更多的萃思过程。
所谓 " 复述 " 就是合上书合上笔记,可以把整本书的内容讲出来。
如果你的笔记已经达到 " 重述式笔记 " 的境界,那么 " 复述 " 就容易多了。因为你已经在笔记的过程中完成了 " 理解 + 我的语言 " 的转化。摘要式笔记是把书读薄,重述式笔记是把书扩展,而复述的过程就是把书读厚。
最后是 " 分享 "。很多人说 " 阅读之乐,在于分享 ",这句话我很认同。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只有通过社会化的分享过程,才能获得更大范围内的知识扩展,而分享的过程也能够极大提升对书的掌握和理解。
对话式阅读
" 把书读活 ":置入、批判和反思
讲第三种读书方法时,我先引入 " 阅读方法阶梯 " 这个概念。
三种不同意义的阅读对应三种阶梯式的读书方法,它们是不断递进,越来越难,也越来越有价值。" 共情类阅读 " 采用 " 分析式阅读 " 即可。" 共识类阅读 " 可以采用 " 分析式阅读 " 和 " 再现式阅读 "。而 " 共启类阅读 " 又多了一种 " 对话式阅读 " 方法。
" 共启类阅读 " 着重在于启发和延展,获得意义。这类的书籍通常包括个人成长类、人文思考类、哲学社科类等等,阅读的过程不仅仅在于理解书中文字的涵义,而是通过思考获得新的 " 转换 " 和 " 变革 "。
" 共启式阅读 " 的结果往往是迭代自己的价值观,改变自己固有的心智模式,革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系统,建立新的人生模型等等。
所以我们需要开启 " 对话式阅读 " 的读书方法。阅读的过程,始终要去跟作者对话,跟自己对话,有强烈的互动感。这样我们就不是读死书,而是 " 把书读活 "。
" 对话式阅读 " 的过程,也分为三个环节:置入、批判和反思。
置入是 " 想象的置入 ",要把自己置入作者的时空背景。我看书前,一定会先看作者的介绍,去理解作者的生命史。他生活在什么年代、什么地方,他的人生经历了什么,在他写书的时候经历了什么重大事件。置入作者的时空和生命史,就能领会更多作者写书的背景脉络(context)。
一旦你能够置入,接下来要开启另外一种思考的武器—— " 批判 "。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狄德罗说: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批判不止是一种对立,也是一种思考的技术。
批判是带着 " 质疑 " 的思维进场。如果说作者开启的是一种视角," 批判 " 就是开启另一种视角与作者辩论。辩论是高级的对话,辩论的过程将极大提升思维周密性。批判可以是对知识点的批判,也可以是对结构的批判,还可以是对逻辑的批判,当然也可以对整体价值导向的批判。
批判是与作者对话。但 " 对话式阅读 " 除了与作者对话,还包括与自己对话,这就是 " 反思 "。
反思,是 " 对于批判的批判 ",是对于先前的质疑的再质疑,这就是 " 与自己的对话 "。
当我们产生对作者的质疑和批判,就一定要进入反思环节,因为我们不知道前面的质疑是否只是思维的强制僵化,只是为了批判而批判的 " 履职 ",所以我们必须回归当下。反思的过程,将完成对批判的提炼和校正。
相对于前两种阅读方法," 对话式阅读 " 更多的是心理过程," 能动声色 " 者会显于外表,会心处悦颜抚掌,不可哂之;" 不动声色 " 者则更为老道,不怒不嗔,不悦不悲,然悟在其中。
从 " 共情 "、" 共识 " 到 " 共启 ",完成了阅读意义的升华;从 " 分析式阅读 "、" 再现式阅读 " 到 " 对话式阅读 ",则完成了阅读方法的深化。
碎片化阅读:汇聚、分类和链式扩展
前面谈到的阅读,更多的是读纸质书,是系统化阅读。最后一部分,我想谈谈当下的 " 碎片化阅读 "。
人在碎片时间阅读碎片内容就构成 " 碎片化阅读 "。在这个过程中,人被异化成了阅读中的被动者——不是你觉得你要看什么,而是算法告诉你可以看什么。
这就完全成为了被动学习,虽然网站是你打开的,微博是你关注的,公众号是你订阅的,但在算法时代,你是无法选择看的内容,技术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人成为了技术和算法的俘虏。
但相对于被动学习,我们依然可以在碎片中尽可能构建主动学习的可能。具体怎么做呢?我分为了汇聚、分类和链式扩展三个步骤。
人对信息的记忆是短暂的,所以被动阅读看到了有用的资料和信息,要 " 存 " 下来的,这就是汇聚。
大部分的平台都提供了收藏的功能,你可以利用收藏的功能把有用信息进行汇总。但问题是,各种客户端和平台太多,这样的汇集实际上还是分散的,所以必须有一个工具能够把尽可能多的信息汇聚到一起。这里推荐的工具是印象笔记、OneNote 和 Pocket。
你也可以主动存储。我在手机备忘录里建有一个叫 " 新知关键词 " 的檔案,把平时碎片时间看到的新知关键词记录下来,形成条列式的新知清单。
汇聚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 " 稍后细读 ",方便以后去细读。所以你需要在汇聚过程中,对这些知识做好分类。印象笔记提供了创建分层级功能,pocket 提供了标记功能,借助这些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地对信息进行分类。
通过汇聚和分类,可以把被动递送来的信息有效保存,完成对系统阅读的补充。
这两步之后呢?我们就要去 " 链式扩展 "。
汇聚和分类我们完成了关键词提取和系统建构,每一个被提取的关键词就是一个知识点,然后利用这个知识点去搜索引擎中去搜索,这样会获得更多的信息,再从这些信息中发现更多的关键词,找到更多的信息,这就是链式扩展。
碎片化的特点是信息多,内容杂,但往往浅尝辄止,缺乏深度。一条微博太短,完全没有办法把更多的知识系统表述出来,或者你有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阅读,那么通过链式扩展,你就可以在稍后时间里去涉猎更大的阅读范围。
通过 " 链式扩展 ",你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找到更多需要阅读的书籍,找到更多的知识补充。通过这个过程,阅读就从点变成片,从零碎变成系统。
总之,读书是痛并快乐着的事,重要的是读起来。没有开始和坚持,目标永远只是幻象中的彼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盖雅学苑(ID:thinkwithgaia),作者: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