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冷思考小米SU7赛道“撞墙”事件:除开刹车片,这也是“必然结果”,欢迎阅读。
小米 SU7 自 3 月 28 日上市后,受到了巨大的流量关注,频频登上热搜。而此前 4 月 9 日被某知名汽车爆出爆出赛道首撞的消息,而据该博主介绍,他仅仅只是将 SU7 在上海天马赛道跑了五圈就 " 没有 " 刹车了,从而导致车辆从直道入弯时失控。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时间,目前对小米的关注已经转移到了该车的翼子板松脱上去了。不过,冷下来之后其实能更好的思考这件事情本身,而不被舆论所裹挟。
小米 SU7 为什么在赛道上失控,这是质量问题吗?当中国电车普遍性的吊打保时捷的时,这些话有几分可信度?
首先说一下赛道事故的原因,这一般跟底盘的轮胎、刹车、悬架等结构,以及驾驶员的操作水平等都有较强的关联性,事故发生后媒体和网友们都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各种猜测,直到 4 月 11 号该博主在发布的视频中表示是因为 SU7 刹车片 " 磨没了 " 引发的刹车失灵事故。
SU7 的这起事故,给很多关注小米汽车的网友带来了疑惑,毕竟在底盘配置上 " 足够 " 高级的小米 SU7,为什么在赛道上跑几圈就刹车失灵了呢?
在小米汽车之前官方发布的宣传资料中,多次强调了为了防止刹车失灵这种问题出现,应用了四重刹车安全机制。第一重是当制动踏板失效时可以长按 P 档来实现制动,第二重 SU7 配备了当前与智能驾驶高度关联的 DPB+ESP10.0 双备份系统,这是一套全解耦线控制动方案,全解耦顾名思义就是刹车踏板与制动器之间没有机械连接,刹车踏板只负责输入压力信号,由电控系统对制动器施加压力。
这套系统相比 iBooster 在制动响应时间和建立压力都更快,而且比 IPB 多了一套冗余。此外还有机械液压制动和动能回收制动。从控制策略上,这四重刹车安全机制做到了系统冗余设计,可以防止小米 SU7 出现刹车失灵问题。
小米 SU7 刹车卡钳应用的也是普通性能车天花板级别的高性能 Brembo 四活塞卡钳、轮胎为米其林 Pilot Sport EV 静音胎(博主驾驶的 MAX 版本车型)。所以从软硬體的配置上,SU7 可以说应用的都是这个级别天花板级的配置,其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制动成绩也仅为 33 米,也属于在行业内比较优秀的成绩。
从系统设计到配置,我们可以看到小米在 SU7 的制动系统安全设计上确实做了多重冗余设计,只要轮胎和刹车系统不出现硬體上的故障,日常驾驶的安全毫无问题。但是这样的配置远远满足不了 2 吨的车在赛道驾驶中对制动系统的要求。
SU7 在官方宣传的资料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性能参数,百公里加速 2.78s,最高车速 265km/h,这样的参数可以媲美燃油车时代的百万级性能车。按照这样的动力性能参数,在赛道的直道上,SU7 应该可以很轻松被加速到 150~200km/h,那意味着在赛道驾驶中 SU7 会经常经历直道 150km/h 以上高速重杀入弯的工况。面对这样的赛道工况,刹车的卡钳和刹车片会瞬间产生非常高的温度,甚至会超过 800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在赛道上飞驰的车辆刹车盘被烧成了红色。
所以赛车的刹车盘一般都会选用耐温高能到 1000 ℃和散热好的多孔碳陶刹车盘,同时配备耐磨的刹车片,这种刹车盘需要 5~6 月的制造周期,重量只有 1~1.2kg、价格是普通刹车盘的 100 倍。Brembo 为 F1 提供的就是这种刹车盘,前轮刹车盘盘面厚度不仅达到了 32mm,径向还设计了 1000 多个小孔来协助散热,售价超过 2500 美金。
SU7 采用普通钢制刹车盘
显然小米不可能给 SU7 配备这种成本高达 18000 人民币的赛道专用盘。小米给 SU7 配备是常规车型用的普通钢制刹车盘,重量在 10~15kg 之间,工作温度在 -50~500 ℃之间,这种盘难以满足赛道工况。另外,小米 SU7 的卡钳也没有应用赛制刹车片,Brembo 四活塞卡钳配的刹车片在日常驾驶中可以保持很好的性能,但是在赛道的高温环境就会出现不耐磨的问题。而赛道卡钳的刹车片虽然耐磨,但是日常使用中有非常明显的制动鸣音,影响驾驶舒适性,所以普通车型很少采用赛制卡钳,比如保时捷也仅在高性能的 911 GT3 上应用赛制耐磨刹车片,普遍车型还是用的常规刹车片。
前保这个黑色口只是一个装饰件
此外,为了配合刹车散热,高性能车一般会考虑在轮毂设计散热通道,用 " 风冷 " 实现降温,比如在前保上设计风道,将气流导入到卡钳区網域来帮助刹车降温。而 SU7 的前保设计并没有考虑利用空气动力学来给刹车降温,前保的下端只是一个装饰件。
即便是强如 F1 的刹车系统,刹车盘和刹车片的寿命都是有限的,一个赛季下来都需要跟换十几套。所以赛道工况并不是什么民用车都能玩得转。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 SU7 上赛道会出现卡钳的刹车片和刹车盘磨损,从而导致刹车失灵的问题了。所以从配置到设计上,都证明了 SU7 只是一台普通的公路性能车,不能下赛道。
小米在事故后的官方回应中,也明确强调了 SU7 只是一辆城市用途的高性能豪华轿车,请勿轻易尝试专业赛道的极限驾驶。并且强调在满载工况下 10 次连续 100km/h-0 全力制动后,百公里制动距离衰减<2m。这样的测试成绩对于日常驾驶来说毫无问题,而赛道上经常会有 150km/h 以上重踩制动,刹车系统若没有有效的降温设计和耐热配件,失灵就是一种必然事件。
新能源造车时代,国内造车出现了一种现象:" 电驱 " 让车辆越来越快,百公里加速都到了 2~3s 级,最高车速达到了 250km/h 以上,极氪、比亚迪、埃安都推出了达到这个水平的高性能车。
这些车会让消费者以为自己买到的是一辆能拳打保时捷、脚踢法拉利的性能豪车,也能下赛道与那些传统性能车在赛道上一较高下。殊不知大家造的都是 " 城市用途的高性能车 "。而且普通用户并不清楚这种 " 城市用途的高性能车 " 与赛制用车在制动系统、动力系统、车身安全性上的本质区别。一方面很多用户没有驾驶这类高性能车的驾驶技术,另一方面对赛道驾驶的理解不够,导致 SU7 类似的赛道事故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而国外很多高性能车厂商在推出高性能车型时,会对应的推出可下赛道的高性能配件,同时也会在普通车型的使用说明中明确 " 下赛道 " 的免责声明,一方面是在告诉用户想下赛道需要花更多的钱,同时赛道会有一定的风险性,并且赛道问题厂商不提供质保服务等。
目前国内越多越多的厂商有能力推出高性能车,同时也应该有义务告诉用户高性能车驾驶过程中的风险性,不能只是一味的宣传车型的性能参数。当然,也可以学习国外厂商的相关经验,一方面给车辆推出高性能配件,一方面给予用户赛道驾驶培训的课程,让大家学会更安全、更科学的驾驶高性能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