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极越闪崩”与“胖东来神话”:叙事引爆未来,欢迎阅读。
这两天,网上全是极越汽车的热搜,你可能已经看到过很多报道。但是今天,我们要跳出极越的争议本身,去探索一个关于这件事的高观点。建立这个视角,也许能让你对很多问题想得更通透。
极越汽车,突然爆雷
假如你不了解事情的经过也没关系,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上周三,12 月 11 日下午,新能源汽车品牌极越汽车紧急召开内部会议,CEO 夏一平在会上宣布,极越的现金流遇到了麻烦,正在和股东充分沟通,想办法共渡难关。
但是,这件事真正的引爆点并不是这场内部会,而是一个视频。
就在 12 月 12 日上午,极越的员工在公司围堵夏一平。从视频里的情况看,全场有几十人拿着手机录制视频。其中有员工冲夏一平喊话,拿出你的钱给我们交社保。
紧接着,极越汽车的直播间,女主播在直播过程中突然落泪,还冲直播间的观众喊话,大概说的是,连过年的工资都没有着落,假如你们的公司有适合我们的岗位,想挖我们过去上班,可以在后台私信主播。
不久之后的另一场直播,极越的员工已经开始分家产了。据说办公室里能搬能拿的,被搬得七七八八,最后办公楼的物业出面,事情才有了缓解。
极越汽车背后的两个最大的支持方,是吉利汽车和百度。据说这两家已经出面,一部分问题也正在解决中。
但是,我们要说的重点并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极越事件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热度?而且网上的留言几乎一边倒,大都认为极越在整个过程中处理不妥。
过去两年,出局的车企不止一家。2022 年宝沃汽车破产,2023 年威马汽车停产,2023 年捷威动力停产,奇点汽车 2023 年破产清算,拜腾汽车 2023 年 6 月破产,等等。
从造车的禀赋看,极越的起点不算低。背靠百度的智能驾驶和吉利的造车供应链,而 CEO 夏一平曾经在福特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任职,还参与创办过摩拜单车。但据说在造车过程中,极越的成本迟迟降不下来,这也是极越危机的导火索。
但不管怎么说,当一个公司出现危机时,大众舆论一边倒地站在它的对立面,这个情况还是罕见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抛开行业层面,其中还有一个视角特别值得关注,这就是,叙事层面。极越危机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叙事决定的。
到底是什么
牵引着舆论的走向?
叙事这个词,很多人都在提。但到底什么叫叙事?它跟故事有什么区别?
其实,所谓叙事,你大概可以理解成,你以为的故事。
比如,《西游记》这个故事,本来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真经。但每个观众因为经历背景不同,对这个故事的理解也不一样。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关于自我规训,关于自我成长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惊奇的神话冒险;还有人觉得这个故事讲的是师徒四人的情谊。
《西游记》本身发生的事情,就是故事。而不同人对这个故事的不同理解,就是叙事。
换句话说,叙事,就是一件事带给你的一切联想的统称。包括它所触发的情绪、让你联想到的某句话、让你联想到的自己的某段回忆,等等。叙事,就是你对客观事实的全部感受、理解与联想的总和。故事发生在现实里,而叙事发生在你的观念和想法里,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之一。
这就是为什么,再好的编剧也只能创造故事,很难创造社会叙事。因为故事取决于,我怎么说。而叙事取决于,你怎么想。
那么,决定一件事舆论走向的,是事情本身,还是它所引发的叙事联想呢?很多情况下是后者。
比如,胖东来。为什么胖东来每次上热搜,最终的落点一定是正面的?包括前段时间于东来发文,禁止胖东来员工结婚大摆宴席,当时也有人质疑,但最终多数网友的留言还是支持胖东来?
从叙事的层面看,这是因为胖东来一开始就让人联想到一个叙事,这个叙事叫做,让好人赢一次。
它背后的完整潜台词是,现实世界总有老实人吃亏,有好人吃亏。我们难道就不能让好人赢一次吗?没错,必须得让好人赢一次。即使他犯了点错,也绝对不能让杠精们把好人打垮。好人必须赢。
因此,很多人站在胖东来这边,不仅仅是在支持胖东来,更是在支持让好人必须赢的价值观。人们会觉得,自己是在行使正义,是在帮助好人赢。
再比如,去年的蜂花商战,很多用户突然发现蜂花居然这么多年没怎么涨价,还是那么便宜,于是就去直播间使劲下单。这背后也有一个叙事,叫做,别让老实人吃亏。蜂花扮演的角色就是老实人。你看,这么多年不涨价,这得多老实?我们能让这样的老实人吃亏吗?不能啊。于是,大家就开始批量下单。
同样,回到这回的极越事件,人们在看到员工围堵,主播落泪的时候,整件事在很多人心里,已经形成了一套叙事,这个叙事叫,被欺负到绝望的打工人。注意,我们可不是说极越事件的舆论风向,完全是叙事的结果,这里面肯定有很多实在的客观因素。
叙事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于一个杠杆,迅速放大了整件事的舆论走向。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假如叙事能决定一件事的舆论走向,那处理起来不是太简单了吗?只要改变叙事不就得了。比如公司倒闭了,老板也出来哭诉,这个叙事角度不就变成了,怀揣梦想却又生不逢时的老板的遭遇。没准还能博得人们的支持呢。
不好意思,叙事这个事看起来很好理解,但你很难完全控制它。这就要说到,叙事的两个特点。
什么样的叙事,能引爆未来?
第一,叙事始于流言。
加拿大有位资深的新闻记者,叫罗伯特 · 费尔福德。他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叫《叙事的胜利》。得到 App 就有电子书。根据费尔福德的观察,叙事不是自上而下设计出来的,而是民间口耳相传的结果。他所说的叙事始于流言,其中的流言指的是,人和人之间口耳相传的简单故事。它们可能出现在邻里之间,也可能出现在街头巷尾,但总归这场传播的起点是自下而上的。
你看,胖东来的口碑、极越的危机、去年的蜂花商战,这些事的热度是不是全都是自下而上的?胖东来最早的热度来自社交媒体,来自网友的口耳相传。极越的热度是被几段员工拍摄的短视频引爆的。蜂花的传播,最初靠的是抖音和小红书上的用户。
注意,这不是说大人物说过的话就无法形成叙事,费尔福德想表达的是,你能不能发起叙事,与你的社会地位关系不大。比如,当年美国大萧条时期,有个叫詹姆斯 · 亚当斯的畅销书作家创造了一个词,美国梦。这也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叙事。
因为美国梦这个词让人产生了一个联想,按照亚当斯本人的说法,这个词代表的不仅是汽车,也不仅是高工资,而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社会秩序。有点像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联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美国人的信心、信念和冒险热情。
但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 · 席勒的研究,早在美国梦之前,就出现过很多类似的表述,比如美国原则、美国信条之类。而且这些词也被大人物转述过,这些人的名气不亚于美国梦的创造者亚当斯。但是,最终传播得最成功的只有美国梦,不是因为亚当斯名气大,而是因为这个词在大众里更有生命力。这个词的出现也许算自上而下,但它的生命力来源是自下而上的。
毕竟,叙事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假如大家都不喜欢,它怎么可能传播起来?那么,什么样的叙事会被人们喜欢呢?这就要说到,叙事的第二个特点。
第二,人们是通过对叙事的支持,来塑造自己的身份认同。
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所职业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你的主营业务是帮人们提升职场技能。那么请问,你的广告怎么做才能吸引客户?是承诺自己的培训效果好,能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升职加薪?这个方法未必管用。
其实,很多培训机构都在主打一个概念,叫做,我们这个培训班的理想,是帮助真正的好人赢,让好人获得他们应得的。
为什么这样的宣传有效?你看,职场培训针对的是什么人?是需要提升职场技能的人,是想进一步升职加薪的人。但问题是,这些还没有升职加薪的人,想法大概率是,我之所以没有赢,不是因为我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我善良,我老实,我不屑于搞办公室政治。
而让好人赢一次的表述,能在很大程度上唤醒这部分人的共识。换句话说,人们支持这个表述,本质上是在完成一次自我确认,确认自己是个善良的好人,并且之前的多数不如意都是因为这份善良。
注意,我们可不是要说职业培训机构在套路你,其实反过来,能够这样做广告的,说明这个机构对人性有更准确的洞察,这其实应该算是个优势。
这也就是前面说的,人们传播叙事,本质是在表达自己的价值观认同。从这个角度看,叙事并不是在创造新观点,而是在唤醒人们本来就支持的观点。
听到这,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叙事的几个真相。
第一,叙事是人的主观联想,而社会叙事的形成,就是一群人恰好有了共同的主观联想。
第二,叙事始于流言,它的传播是自下而上的,而且叙事的流行很难预测,很难控制。
第三,叙事的本质是联想,而不是创造。你可以通过叙事唤醒他原本就认同的观点,但很难让人接受一个全新的观点。
最后,借用《叙事的胜利》的作者罗伯特 · 费尔福德的一句话。大概说的是,叙事的胜利到底是一件幸事?还是一件值得担忧的事?我们很难回答。但我们可以确定,叙事仍然是我们生活的中心,我们的伴侣,永远让人费解,也永远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