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極越閃崩”與“胖東來神話”:叙事引爆未來,歡迎閲讀。
這兩天,網上全是極越汽車的熱搜,你可能已經看到過很多報道。但是今天,我們要跳出極越的争議本身,去探索一個關于這件事的高觀點。建立這個視角,也許能讓你對很多問題想得更通透。
極越汽車,突然爆雷
假如你不了解事情的經過也沒關系,我們簡單回顧一下。
上周三,12 月 11 日下午,新能源汽車品牌極越汽車緊急召開内部會議,CEO 夏一平在會上宣布,極越的現金流遇到了麻煩,正在和股東充分溝通,想辦法共渡難關。
但是,這件事真正的引爆點并不是這場内部會,而是一個視頻。
就在 12 月 12 日上午,極越的員工在公司圍堵夏一平。從視頻裏的情況看,全場有幾十人拿着手機錄制視頻。其中有員工衝夏一平喊話,拿出你的錢給我們交社保。
緊接着,極越汽車的直播間,女主播在直播過程中突然落淚,還衝直播間的觀眾喊話,大概説的是,連過年的工資都沒有着落,假如你們的公司有适合我們的崗位,想挖我們過去上班,可以在後台私信主播。
不久之後的另一場直播,極越的員工已經開始分家產了。據説辦公室裏能搬能拿的,被搬得七七八八,最後辦公樓的物業出面,事情才有了緩解。
極越汽車背後的兩個最大的支持方,是吉利汽車和百度。據説這兩家已經出面,一部分問題也正在解決中。
但是,我們要説的重點并不是這件事本身,而是,極越事件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熱度?而且網上的留言幾乎一邊倒,大都認為極越在整個過程中處理不妥。
過去兩年,出局的車企不止一家。2022 年寶沃汽車破產,2023 年威馬汽車停產,2023 年捷威動力停產,奇點汽車 2023 年破產清算,拜騰汽車 2023 年 6 月破產,等等。
從造車的禀賦看,極越的起點不算低。背靠百度的智能駕駛和吉利的造車供應鏈,而 CEO 夏一平曾經在福特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任職,還參與創辦過摩拜單車。但據説在造車過程中,極越的成本遲遲降不下來,這也是極越危機的導火索。
但不管怎麼説,當一個公司出現危機時,大眾輿論一邊倒地站在它的對立面,這個情況還是罕見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抛開行業層面,其中還有一個視角特别值得關注,這就是,叙事層面。極越危機的本質之一,是它的叙事決定的。
到底是什麼
牽引着輿論的走向?
叙事這個詞,很多人都在提。但到底什麼叫叙事?它跟故事有什麼區别?
其實,所謂叙事,你大概可以理解成,你以為的故事。
比如,《西遊記》這個故事,本來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取真經。但每個觀眾因為經歷背景不同,對這個故事的理解也不一樣。有人認為這是一個關于自我規訓,關于自我成長的故事;有人認為這是一場驚奇的神話冒險;還有人覺得這個故事講的是師徒四人的情誼。
《西遊記》本身發生的事情,就是故事。而不同人對這個故事的不同理解,就是叙事。
換句話説,叙事,就是一件事帶給你的一切聯想的統稱。包括它所觸發的情緒、讓你聯想到的某句話、讓你聯想到的自己的某段回憶,等等。叙事,就是你對客觀事實的全部感受、理解與聯想的總和。故事發生在現實裏,而叙事發生在你的觀念和想法裏,這是二者最大的區别之一。
這就是為什麼,再好的編劇也只能創造故事,很難創造社會叙事。因為故事取決于,我怎麼説。而叙事取決于,你怎麼想。
那麼,決定一件事輿論走向的,是事情本身,還是它所引發的叙事聯想呢?很多情況下是後者。
比如,胖東來。為什麼胖東來每次上熱搜,最終的落點一定是正面的?包括前段時間于東來發文,禁止胖東來員工結婚大擺宴席,當時也有人質疑,但最終多數網友的留言還是支持胖東來?
從叙事的層面看,這是因為胖東來一開始就讓人聯想到一個叙事,這個叙事叫做,讓好人赢一次。
它背後的完整潛台詞是,現實世界總有老實人吃虧,有好人吃虧。我們難道就不能讓好人赢一次嗎?沒錯,必須得讓好人赢一次。即使他犯了點錯,也絕對不能讓杠精們把好人打垮。好人必須赢。
因此,很多人站在胖東來這邊,不僅僅是在支持胖東來,更是在支持讓好人必須赢的價值觀。人們會覺得,自己是在行使正義,是在幫助好人赢。
再比如,去年的蜂花商戰,很多用户突然發現蜂花居然這麼多年沒怎麼漲價,還是那麼便宜,于是就去直播間使勁下單。這背後也有一個叙事,叫做,别讓老實人吃虧。蜂花扮演的角色就是老實人。你看,這麼多年不漲價,這得多老實?我們能讓這樣的老實人吃虧嗎?不能啊。于是,大家就開始批量下單。
同樣,回到這回的極越事件,人們在看到員工圍堵,主播落淚的時候,整件事在很多人心裏,已經形成了一套叙事,這個叙事叫,被欺負到絕望的打工人。注意,我們可不是説極越事件的輿論風向,完全是叙事的結果,這裏面肯定有很多實在的客觀因素。
叙事在這個過程中相當于一個杠杆,迅速放大了整件事的輿論走向。
聽到這,你可能會説,假如叙事能決定一件事的輿論走向,那處理起來不是太簡單了嗎?只要改變叙事不就得了。比如公司倒閉了,老板也出來哭訴,這個叙事角度不就變成了,懷揣夢想卻又生不逢時的老板的遭遇。沒準還能博得人們的支持呢。
不好意思,叙事這個事看起來很好理解,但你很難完全控制它。這就要説到,叙事的兩個特點。
什麼樣的叙事,能引爆未來?
第一,叙事始于流言。
加拿大有位資深的新聞記者,叫羅伯特 · 費爾福德。他曾經寫過一本書,書名叫《叙事的勝利》。得到 App 就有電子書。根據費爾福德的觀察,叙事不是自上而下設計出來的,而是民間口耳相傳的結果。他所説的叙事始于流言,其中的流言指的是,人和人之間口耳相傳的簡單故事。它們可能出現在鄰裏之間,也可能出現在街頭巷尾,但總歸這場傳播的起點是自下而上的。
你看,胖東來的口碑、極越的危機、去年的蜂花商戰,這些事的熱度是不是全都是自下而上的?胖東來最早的熱度來自社交媒體,來自網友的口耳相傳。極越的熱度是被幾段員工拍攝的短視頻引爆的。蜂花的傳播,最初靠的是抖音和小紅書上的用户。
注意,這不是説大人物説過的話就無法形成叙事,費爾福德想表達的是,你能不能發起叙事,與你的社會地位關系不大。比如,當年美國大蕭條時期,有個叫詹姆斯 · 亞當斯的暢銷書作家創造了一個詞,美國夢。這也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叙事。
因為美國夢這個詞讓人產生了一個聯想,按照亞當斯本人的説法,這個詞代表的不僅是汽車,也不僅是高工資,而是英雄不問出處的社會秩序。有點像那句,王侯将相,寧有種乎。這個聯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美國人的信心、信念和冒險熱情。
但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 · 席勒的研究,早在美國夢之前,就出現過很多類似的表述,比如美國原則、美國信條之類。而且這些詞也被大人物轉述過,這些人的名氣不亞于美國夢的創造者亞當斯。但是,最終傳播得最成功的只有美國夢,不是因為亞當斯名氣大,而是因為這個詞在大眾裏更有生命力。這個詞的出現也許算自上而下,但它的生命力來源是自下而上的。
畢竟,叙事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假如大家都不喜歡,它怎麼可能傳播起來?那麼,什麼樣的叙事會被人們喜歡呢?這就要説到,叙事的第二個特點。
第二,人們是通過對叙事的支持,來塑造自己的身份認同。
什麼意思?舉個例子。假設你是一所職業培訓機構的負責人,你的主營業務是幫人們提升職場技能。那麼請問,你的廣告怎麼做才能吸引客户?是承諾自己的培訓效果好,能幫助他們提升技能,升職加薪?這個方法未必管用。
其實,很多培訓機構都在主打一個概念,叫做,我們這個培訓班的理想,是幫助真正的好人赢,讓好人獲得他們應得的。
為什麼這樣的宣傳有效?你看,職場培訓針對的是什麼人?是需要提升職場技能的人,是想進一步升職加薪的人。但問題是,這些還沒有升職加薪的人,想法大概率是,我之所以沒有赢,不是因為我能力不足,而是因為我善良,我老實,我不屑于搞辦公室政治。
而讓好人赢一次的表述,能在很大程度上喚醒這部分人的共識。換句話説,人們支持這個表述,本質上是在完成一次自我确認,确認自己是個善良的好人,并且之前的多數不如意都是因為這份善良。
注意,我們可不是要説職業培訓機構在套路你,其實反過來,能夠這樣做廣告的,説明這個機構對人性有更準确的洞察,這其實應該算是個優勢。
這也就是前面説的,人們傳播叙事,本質是在表達自己的價值觀認同。從這個角度看,叙事并不是在創造新觀點,而是在喚醒人們本來就支持的觀點。
聽到這,我們可以得出關于叙事的幾個真相。
第一,叙事是人的主觀聯想,而社會叙事的形成,就是一群人恰好有了共同的主觀聯想。
第二,叙事始于流言,它的傳播是自下而上的,而且叙事的流行很難預測,很難控制。
第三,叙事的本質是聯想,而不是創造。你可以通過叙事喚醒他原本就認同的觀點,但很難讓人接受一個全新的觀點。
最後,借用《叙事的勝利》的作者羅伯特 · 費爾福德的一句話。大概説的是,叙事的勝利到底是一件幸事?還是一件值得擔憂的事?我們很難回答。但我們可以确定,叙事仍然是我們生活的中心,我們的伴侶,永遠讓人費解,也永遠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