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20吋折叠屏Mac,能否从销量泥潭中挽救苹果电腦?,欢迎阅读。
2022 年 12 月,TheElec 曾提到过「Apple 已与三星显示、LG 显示合作研发 20.25 英寸可折叠面板」的消息。尽管当时大多数媒体的关注点都在「Apple 即将推出采用 OLED 面板的 Mac 和 iPad」上,但这则关于 Apple 研发折叠螢幕的消息依旧证实了一个早已板上钉钉的「传言」—— Apple 早晚会进入到折叠屏领網域的争夺之中。
就和其他爆料一样,这条没头没尾的留言本身并不会引起任何关注。不过前段时间,这条消息却又一次被「翻炒」了出来。在 2023 年 7 月 19 号举办的韩国信息显示学会 SID 评论中,三星显示常务白承仁(Baek Seung In)就表示当前正和 LG 显示合作研发可折叠的 20 英寸螢幕。
图片来源:TheElec
虽然在活动中白承仁主要分享的是折叠屏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并未正式透露有关「Apple 折叠屏」的消息,但依旧有不少媒体将白承仁的分享与网传的 Apple 20 英寸折叠屏联系起来,比如 IT 之家就直接表示「三星高管透露苹果正开发 20 英寸的可折叠设备」。
但如果这则消息属实呢?
考虑到三星显示和 LG 显示确实曾在 Apple OLED 螢幕项目中有过多次合作,这则关于折叠屏的消息确实也有一定的背景信息。考虑到折叠状态下这块螢幕可以被抽成两块约 13 英寸的螢幕,这款折叠屏有较高可能会像 ThinkPad 此前发布的 ThinkPad X1 Fold 那样,以「双屏折叠笔记本」的形式出现。
图片来源:联想
而从 MacBook 笔记本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Apple 确实需要利用折叠屏来刺激 MacBook 的销量。根据 IDC 发布的 2023 年第一季度个人电腦数据报告,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腦出货量下降了 29%,总出货量为 5690 万台,低于去年同期的 8020 万台。再加上 Apple 业绩报告显示来自 Mac 净销售额正在持续下跌,不难看出 PC 行业的不景气已经蔓延到「自立门户」的 Mac 身上。
图片来源:Apple
再加上台积电 N3 工艺尚未成熟,即使 Apple 能在今年下半年拿出 N5 时代的满血版的 M 系非 Pro 芯片,MacBook 都难以提供足够的吸引力撬动 M1 时代的 MacBook 用户。
此时,折叠屏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参考过去手机市场的表现,我们不难从销量数字中察觉到折叠屏「强心剂」的作用:DSCC 报告指出,2022 年二季度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94% 至 160 万部,三季度出货量则暴涨 140%,创下历史新高。作为核心零部件的折叠屏面板出货量大增,也侧面证明了折叠屏手机的火爆。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折叠屏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 63% 至 660 万片。
图片来源:Apple
甚至连「不可一世」的 iPhone 都曾传出过验证折叠屏型号的消息:去年 4 月,长期追踪苹果动态的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苹果正在测试一款约 9 英寸的折叠屏产品,从尺寸来看介于 iPhone 和 iPad 之间,预计 2025 年之后发布。用折叠屏来刺激 Mac 的销量,这对暂时在芯片工艺上挤牙膏的 Apple 来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可以说至少在硬體层面,Apple 已经做好了折叠化的准备。但是此时此刻,折叠款的 Mac 还需要回答另一个问题:这款 20 英寸的折叠设备会以怎样的产品定位出现在 Apple 产品序列中?
考虑到小尺寸的 MacBook 已经和大尺寸的 iPad Pro 形成一定的产品重叠,「折叠 MacBook」应该不会以缓冲区的形式出现在 Mac 和 iPad 当中,而是像 Apple Watch Ultra、Vision Pro 一样的高端平行产品。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折叠 MacBook」会是一款支持触摸输入的设备,毕竟在折叠状态下「折叠 MacBook」始终需要解决输入的问题。考虑到 Apple 始终没有放弃 TouchBar 的这一概念,近期还想给触屏输入装置加入压感反馈,「折叠 MacBook」有较高概率会采用全触屏的互動方案。
但与此同时,Apple 从未在 macOS 上提供真正意义上的触摸互動,甚至连游標指点系统都和 iPadOS 有所差距,如果「折叠 MacBook」提供、甚至强调触摸互動功能,这款「折叠 MacBook」在互動上很可能会和现有的 Mac、iPad 都不一样。
再加上 macOS 和 iPadOS 目前已经有完整的軟體生态,即使「折叠 MacBook」带有触屏功能,Apple 也不会从根本上重做 macOS 的軟體生态,基于 Swift 的通用 App 或针对触摸输入模式的专项优化,比如更精确的 Apple Pencil Pro,更有可能成为「折叠 MacBook」的主打特性。
换句话说,「折叠 MacBook」很可能会以「平行分支」的形式,独立于常规的 MacBook。但摆在「折叠 MacBook」面前的挑战还没有结束,除了 MacBook 的内部竞争外,「折叠 MacBook」还必须面对来自 Vision Pro 的挑战。
无论折叠笔记本还是 MR 头显,生态和价格始终是绕不过的话题。从短期来看,背靠 macOS 的「折叠 MacBook」显然更具优势,在使用场景上也胜过 Vision Pro。
首先,科技圈风口更迭向来以快著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ChatGPT、AI 大模型成为舞台中心唯一的主角,本就饱受质疑的元宇宙热度骤降,逐渐被遗忘在角落。和元宇宙概念高度绑定的 XR 行业,难免受到拖累。
而从应用生态来看,Vision Pro 同时发布的 VisionOS 是苹果第六个作業系統。尽管 VisionOS 和 iPadOS 等系统一样都是基于 iOS 开发,可以兼容苹果庞大的应用生态。比如 Apple Arcade 的上百款游戏,还有 iPhone、iPad 搭载的原生办公应用都无缝接入 VisionOS,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苹果还透露将推出全新的 VisionOS App Store 和专有开发者平台,未来将提供更多定制化应用。
只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而 Vision Pro 作为 MR 行业的后来者,最缺少的就是时间。因此在短期内,「折叠 MacBook」的风头很有可能会超越 Vision Pro,甚至再次掀起 Windows 折叠屏设备的风潮。
但从长远来看,Apple 融合 MacBook 与 iPad 的路线已经越来越明确,独立于现有硬體的 Apple Vision Pro 会成为 Apple 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小雷大胆猜测,「折叠 MacBook」未来在大屏互動方式上可能会和 Vision Pro 看齐,甚至利用折叠屏的大屏属性,作为 Vision Pro 全触控互動的另一个硬體载体。
雷科技自制演示图片,非真实产品图
某种程度上来说,「折叠 MacBook」或将面临 Apple Silicon 芯片版 Mac Pro 的困境:两者归根结底都是 Apple 在无法利用现有芯片性能丰富用户体验时的「临时作品」。只不过两者定位尴尬的原因不尽相同,Mac Pro 体现的是 Apple 的 ARM 架构面对传统 x86 生态多样性时的无奈,而「折叠 MacBook」要面对的是 macOS 与 iPad「暧昧不清」的关系。
综合来看,我并不看好折叠 MacBook,不管是从为用户带来的价值还是单纯的产品售价来看,其都不会是可以和 Vision Pro 形成竞争的产品。与其说「折叠 MacBook」是 macOS 和 iPadOS 融合后的产物,倒不如说「折叠 MacBook」是 Vision Pro 时代之前的开发者套件。
而可以肯定的是,无论 Apple 在 MR 领網域的伟大愿景能否由 Vision Pro 实现,「折叠 MacBook」都不会是 Apple 在 Mac 领網域的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