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今年,特斯拉还有戏吗?,欢迎阅读。
导语
Introduction
欧洲崩了,美国遇冷,全看中国。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过去的 2024,对于特斯拉而言无疑是 " 失意 " 的一年。
作为论据,直指全球销量出现同比下跌,且还是十年内首次。具体来看,过去的 365 天,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累计共交付新车约 178.9 万辆。
虽然四季度想尽各种办法奋起直追,上述两项数据分别达到 45.9 万辆与 49.5 万辆,均创下年内新高,但仍没有填平之前埋下的大坑。
面对如此结果,只能说:" 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飞速增长,特斯拉又一次陷入到了难缠的泥潭之中。"
更为致命的是,结合其 2024 年财报,净利润与毛利率的双重下滑,同样预示着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赚钱效率的骤降。
反正,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都没有太多的好消息。
至于已然徐徐拉开帷幕的 2025 年,按照特斯拉祭出的最新销量目标,期望能够实现环比 20%-30% 的继续上扬。
简单换算,最少需要卖出近 215 万辆新车。
不可否认,相比曾经那般的咄咄逼人,显得有些保守。背后的原因很好理解,一方面还是由于全球车市竞争的愈发激烈,让今天文章的主角感受到了浓浓的压力;另一方面则碍于自身尚处在调整与转型阶段,手中握有的底牌全部打出仍需要时间。
而开年这 50 多天,就拿身处中国为例,从迅速推出焕新版 Model Y,到针对焕新版 Model 3 推出 " 五年免息 ",推新与促销的双线并行,无疑证明了其订单层面的压力,明晃晃的摆在那里。
特斯拉清楚的明白:" 如果抓不住这块战略地位不容有失的板块,那么整个全年的最终战况也将岌岌可危。"
好在,值得欣慰的是,结合 1 月、2 月的终端成绩单,它的付出还算有所收获。纵使受到了春节假期的影响,中国消费者仍愿意掏出真金白金为焕新版 Model Y 与焕新版 Model 3 买单。
不过,在我眼中,今天文章的主角却遇到了真真切切的 " 大麻烦 "。映射到销售端,便是除在华以外的全面失守。
譬如,1 月特斯拉位于美国本土,新车的注册量仅为 4.8 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 10.8%。而在传统电动车重镇的加州,特斯拉的注册量较去年同期则下降了 12%。
讽刺的是,其它主要竞品都在增长。
顺势,反观欧盟地区,特斯拉也面临着日趋严苛的挑战。结合相关统计,1 月德国电动车销量同比上涨 50%,但今天文章的主角却面临着 59% 的 " 崩塌 ",对应市场份额则从 14% 下降至 4%。
身处法国,特斯拉 1 月新车注册量仅 1,141 辆,同比暴跌 63%。与此同时,创下了自 2022 年 8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对于电动车接受程度比较高的北欧市场,特斯拉在销量端依旧严重受挫。
其中,1 月身处挪威,特斯拉新车注册量为 689 辆,同比下降 38%;瑞典的注册量则为 405 辆,同比下降 44%;至于英国、葡萄牙、丹麦、荷兰、西班牙等国家,同样出现了 18%-75% 不等的下滑。
总之,一幅 " 全盘皆输 " 的景象。
造成如此低迷的表象原因,肯定得归咎于欧洲消费者购买力的不足。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正受到能源和通胀的双重冲击。更直白来讲,经济环境不好,大家都选择紧缩银根,不愿意再花钱了。
相比之下,望向更深处,不可忽视还有与特斯拉的 " 掌舵者 " 有关。是的,你没有看错,说的就是马斯克。
众所周知,不久前被特朗普亲自任命为 " 马部长 " 的他,此刻正挥舞着 " 铲除害虫 " 的大刀,位于美国联邦政府内部疯狂砍杀。
据最新消息显示,马斯克甚至要求所有雇员,必须解释他们过去七天的工作内容,否则将面临被辞退的局面。换言之,写 " 周报 " 的风,也挂到了大洋彼岸。
但 " 马部长 " 竭尽全力的涉政,并没有给特斯拉带来什么正面效应。
尤其是位于欧洲,对于人家 " 家事 " 频繁的指手画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位于当地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大多数公民认为 " 马斯克对他们的国家一无所知,应该远离他们的政治。"
更有民意调查发现,约有 60% 的潜客表示,马斯克的个人声誉和迷幻操作,是他们拒绝购买特斯拉的主要原因。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而从马斯克展现出的状态来看,像极了一心只为谋仕途。至于特斯拉何时能够打破颓势、走出泥潭、迎来第二增长曲线,并不是其考虑的最高优先级。
也恰恰基于如此背景,如果说身处中国车市凭借深厚的根基与肥沃的土壤还能折腾一番,位于欧洲与美国本土车市,今年的特斯拉感觉都有点悬了。
毕竟,谁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朝着一面太过倾斜,另一面肯定将出现懈怠。
" 马部长 " 当得起劲," 马老板 " 必然疏忽。
另外,最近也听到一段有趣的观点," 马斯克之所以押宝特朗普并涉政,还是为了高效的扫除阻挡其执掌包括特斯拉在内所有公司前方的顽固障碍。选择接下任命状,本身就是一场豪赌,赢了享受越来越多的红利,输了一起坠入万丈深渊。"
所以短期来看,特斯拉重回高增长基本 " 没戏 ";长期来看,最终的成与败,全看 " 马部长 " 能否逆风翻盘,以及 " 回旋镖 " 会不会扎向自己。
殊不知,就在上周,就进军印度市场并建厂一事,其与特朗普之间少见的出现了分歧。而我读出的言外之意为,"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马斯克的做官生涯充满未知与不确定性,特斯拉的漫漫前路又何尝不是呢?不知为何,2025 销量同比实现 20%-30% 的增长都有点悬。
欧洲崩了,美国遇冷,仅剩中国,一切年底见分晓……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