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李庆文:2024年汽车市场七稳七增,欢迎阅读。
汽车评价: 12 月 28 日,由汽车评价研究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 "2023 长城汽车 Hi4 技术体系专家品鉴会 " 在河北保定举行。辞旧迎新之际,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在活动中分享了对于 2024 年汽车市场的预判,他预测 2024 年汽车市场将呈现七稳七增的特征。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 李庆文
关于 2024 年中国汽车市场态势,研判与预测很多。
总体上,偏重总量预判,忽略结构分析。由此可以看出,追求数量增长观念深入骨髓,短时间内难以根本转变。
发现这种状态,我刻意让自己多从结构方面去思考,归纳出今年中国汽车市场七稳七增态势。
2024 年汽车市场,总量上,微增长或低增长。3% 以下为微增长,3% 或 4% 为低增长。
结构上,变中优化。
" 变 " 是:新汽车继续高增长,汽车市场结构继续改变,传统燃油车继续走低。
" 优化 " 是:结构变化中,趋于全面、衔接、持续。
以低碳为目标,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多元化,不单纯发展纯电汽车为全面。
通过颠覆创新,摈弃高碳产品,重构传统技术,生成低碳新技术为衔接。
用市场化保证电动化、智能化符合经济规律为持续。
其特征就是七稳七增:
1. 国内市场稳,国际市场增。
其实,近几年,国内市场都是稳,没有大的增长。去年达到 3000 万辆也是稳,与曾经的最高年份比较,增量不大。国内市场,在 2500 万辆左右,已经徘徊了好几年,去年也是如此,登上 3000 万辆台阶靠的是出口。去年出口接近 500 万辆。
2024 年的结构仍然会是这样,国内市场,可能还是在 2500 万辆左右徘徊。因为,现在看不到支持国内汽车市场增长的新因素,主要是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偏冷。汽车市场以家庭个人消费为主,没有乐观的家庭个人收入增长预期,不可能出现高增长。当下,关于老百姓是有钱不敢花,还是没钱可花的分歧比较大,争论激烈。从国内汽车市场近几年徘徊不前的态势看,恐怕老百姓缺钱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国际市场,今年突破 500 万辆是大概率,有可能达到 600 万辆以上。当然,有的专家认为,去年俄罗斯市场爆发增长,今年会明显减速,影响出口总量增长。我不同意这个判断,因为,中国汽车围绕出口,经年累月集聚的能量到了爆发阶段,骨干车企国际化布局开始发力,进入快速增长区间。
比如:今年奇瑞汽车出口已经占到总销量的近 50%,上汽集团出口量已经突破百万。我坚信,未来几年,中国汽车骨干企业中,还会出现出口销量接近 50% 的新锐,突破百万辆的也会涌现。
决定汽车出口能否持续增长的基本面在企业,现在看,这个基本面充满活力。
2. 纯电市场稳,插电市场增。
近几年,纯电汽车市场成长速度超预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高增长的主要力量。去年,插电混动市场初显锋芒。今年,插电混动市场将强势增长,锋芒毕露。
" 龙蟠杯 " 第七届世界十佳变速器评价、第二届世界十佳混合动力系统实车测试及评审会
尽管有的专家依然偏爱纯电汽车,认为纯电汽车主导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局面不会改变。但是,我认为,纯电汽车市场不计成本野蛮生长阶段结束了。靠投资者和政策支持烧钱的高增长,是必须经过的阶段,但是,不应该长期坚持,也不可能长期坚持。
第三届世界十佳电驱动评价实车测试及评审会
而插电混动技术和产品,能平衡低碳战略与企业效益的关系。短期看,今年会爆发式增长;长期看,能保障汽车企业持续发展。
今年,是插混产品大年。中国骨干车企,在插电混动创新上,积累沉淀的技术,突变为优势产品,形成了集群协同创新能力,快速迭代,你追我敢,相得益彰。
2024 年,市场上,插电混动车型,是最多的一年,是集中释放的一年,也是竞争最激烈,爆发式增长的一年。
3. 造车新势力市场稳,骨干汽车企业市场增。
近几年,造车新势力高歌猛进,虽然其占整体汽车市场的比例还不高,但是,成长速度超预期,增长率高的惊人,又代表着新汽车方向,一时间,似乎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就是造车新势力了,汽车产业的未来就在造车新势力手里了。
舆论场如此,还可以理解,追新是舆论场的特征。可是,专业人士如果也如此,就应另当别论。是单纯肤浅,还是利益所致;是为了政治正确,还是认知偏差;是真心以为,还是取巧娱乐。我不敢妄断。
2024 年,造车新势力,还会有比较高的增长,但是,相对过去,可能是稳增长。
理想汽车,喊出今年要卖 80 万辆,能如愿吗?前几年,骨干汽车企业的混动产品没有推出来,增程式产品稀少,理想汽车打了一个时间差。今年,不但增程式产品丰富了,还有大批比增程式产品节油的插电混动参与竞争,微增长或低增长的市场下,想独占鳌头难。
4. 高增长企业稳,骨干汽车企业增。
去年,比亚迪汽车一骑绝尘,如期实现了 300 百万目标,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头羊。今年,比亚迪汽车还能像今年这样超高速增长吗?业界期望、政府期待、舆论期盼它继续超高速增长,比亚迪汽车自己也可能信心满满。
超高速增长,把比亚迪汽车推上了新高度,跃迁到与跨国汽车企业比高低的水平,标志着中国汽车换道先跑战略的成功。
但是,市场规律可能与大家的期许相悖。超高速增长,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是特定条件下的极端反映,是能力积聚到爆发点时的集中迸发。2024 年,比亚迪汽车在高起点上,它的增长可能趋稳。加之,众多骨干企业和他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分食其一部分市场份额,比如:插电混动领先优势退减,纯电竞品繁多,从遥遥领先转变为旗鼓相当的对手竞争。
反观之,众多骨干汽车企业,已经实现大象转身,雄厚的实力开始向电动化、智能化倾斜,有的骨干企业甚至放弃传统汽车的投入,全力以赴投向新汽车。
更重要的是,这些骨干汽车企业,今年向市场投放的新能源汽车的品类和数量惊人,史无前例。可以断定,骨干汽车企业的市场增长会高于去年,可能出现一个百舸竞发局面。
5. 合资企业稳,中国品牌增。
去年,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了 50%。今年,有达到 55% 或 60% 的可能。
合资、独资品牌稳住不降,也需做比较大的努力。
这种变化对合资、独资品牌始料未及,过去的风光荡然无存,面对一地碎片,有的跨国司做出了巨大战略调整,果断落子,重新布局。
比如:德国大众汽车不但投资地平线机器人公司,还与其建立了以智能汽车为目标的合资公司;与国轩高科建立合资公司,补上动力电池短板;入股小鹏汽车,布局造车新势力;大众安徽合资公司步伐加快,今年新车上市。这一环扣一环的举措,思路清晰,果断坚决,一个新汽车产业链雏形显现。
再比如:宝马汽车与长城汽车建立的光束合资公司,获得了完备的生产许可。
跨国汽车企业应对中国汽车市场变化的举措,对稳定自己的市场份额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6.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稳,智能汽车渗透率增。
去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 35% 以上;今年,有可能达到 40%。
去年,智能化渗透率达到 60% 以上;今年,会有大幅度提升。智能座舱,新车普及;L2 以上的智能驾驶,有可能达到 80% 左右。
" 地平线杯 " 第五届世界智能汽车年度车型实车测试及评审会
当下,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竞争,离开政策支持,没有明显优势。加之,里程焦虑未完全排除,充换电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传统汽车价格下探,影响其渗透率继续高增长的因素比较多,使之放缓。
智能化渗透率,没有这些不利因素影响。首先,智能化产品没有得到过政府补贴,受政策影响小,基本上是靠市场化运作发展起来的。其次,智能化产品既支持新能源汽车,也支持传统汽车,可以获得全部汽车市场机会。第三,智能化为汽车创造出吸引年轻消费者的魅力。没有智能化技术的汽车,几乎没有卖点。
7. 乘用车市场稳、商用车市场增。
支持国内乘用车市场增长的有利因素不多,居民收入增长预期负面,促消费的政策多,但不够有力。尽管如此,由于居民对乘用车还存在一定量的刚需,尚可稳住市场。
商用车是生产工具属性,与投资密切关联。投资是今年稳经济的重要措施,财政和金融部门,都已经确定了加大投资力度的政策和安排。
地方政府的投资也会活跃起来,所谓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也不会严重阻碍地方政府投资。投资力度加大,反馈到市场上的速度快,对商用车市场景气促进作用大。因此,今年商用车市场会延续去年的高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