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社会经验:苏州阿姨每三小时“暴走”一次,竟是因为这种病……,欢迎阅读。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每年 9 月 21 日为 "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隐匿起病、进行性智能衰退,多伴有人格改变和精神行为症状。随着老龄化不断深化,我国已成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现有患者近 1000 万人,预计到 2030 年将达 3000 万人。
现年 53 岁的苏州市民李阿姨(化姓)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近两年来,由于持续受到该病影响,无法坚持教师工作,办理内退后在家养病。起初,李阿姨的症状比较隐匿,家人误认为是其因衰老导致的生理性记忆减退。随着时间推移,李阿姨的症状开始显现,她情绪不太稳定,时常没有原因地发脾气、哭泣,走路也会磕磕碰碰。
其实李阿姨可以记起自己年轻时的事情,长远的记忆保持得比较好,但近记忆非常差,减退严重,做事丢三落四,前说后忘,还会不受控制地重复做一件事,比如在家中不断翻找某件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而这些都不是让李阿姨的家人和其丈夫张老师最头疼的事。
原来,从去年开始,李阿姨每天白天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背起包准备出门散步,张老师放心不下,只得一路跟随,一走就是一万多步,每天走上几万步是家常便饭,夫妻二人常年在朋友圈运动榜上 " 霸榜 "。
随着病情恶化,李阿姨出门 " 散步 " 的频率越来越高,到了今年三月,每隔三个小时,李阿姨就要出去散步。面对日复一日的 " 暴走 ",陪着走路的张老师走旧了多双鞋,腿也是常年酸胀,晚上也无法正常休息,只能趁着妻子睡着时,抓紧在挡住家门口的躺椅上闭眼休息下,以拦住妻子。
最终,家人将李阿姨送至苏州市广济医院(苏州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进行治疗。经查,李阿姨已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中晚期症状。" 尽管这类病人都有较为明显的行为症状,但像这样反复暴走的很罕见。" 广济医院老年精神科副主任王栋介绍,在认知障碍病房,经过医护团队精心的治疗与护理,辅以康复训练及服用改善精神行为的药物,李阿姨的病情有了显著改善,每日走路的步数明显下降,能够停下来并坐得住,还能集中注意力参加一些适宜的活动,不仅减轻了家人的照料负担,也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王栋表示,50 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并非罕见,部分患者在 40 岁后就已出现轻度症状,即所谓的 " 发病早,看病晚 "。他建议病患家人需引起引起重视,老年人出现记忆问题应及时就诊,早发现,早确诊,早干预,延缓疾病进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保证生活质量。
(苏州市广济医院供图)
(校对 李凯波 编辑 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