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康美药业,A股“造假之王”,彻底不行了?,欢迎阅读。
A 股历史上,谁是财务造假之王?
康美药业,获此 " 殊荣 " 当之无愧。
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涉及金额之大、手段之恶劣、影响之坏,足以载入中国股市乃至全世界股市的史册。
A 股 " 造假之王 ",重回股民视野
但是,康美药业不仅没有退市,股票简称还从 "ST 康美 " 变回了 " 康美药业 "。
前几天,康美药业发布 2024 年财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51.89 亿元,同比增长 6.47%;净利润 857.37 万元,比 2023 年的 1.03 亿元下降高达 91.64%;扣非净利润为亏损 5.33 亿元,2023 年为亏损 7.53 亿元。
净利润的骤降,再度将康美药业置于广大股民的聚光灯下。
广大股民如此关注康美药业,根本原因在于,康美药业作为中国股市最著名的财务造假公司,给股民带来过极为沉重的伤痛。
2018 年,康美药业东窗事发之前,堪称极其辉煌。
2001 年上市时,康美药业市值仅为 8.9 亿元,放在当时也是十足的小盘股、微盘股。但之后的 17 年里,首创中药饮片小包装模式的康美药业股价翻了 120 倍,2018 年的巅峰市值近 1400 亿元,在医药股里仅次于恒瑞医药,把中药老大云南白药和 CXO 老大药明康德都稳稳踩在脚下。
彼时的康美药业,是整个 A 股最典型的白马股、绩优股、长期投资标杆性公司 ...... 总之各种荣誉于一身。
然而盛名之下,康美药业却一直暗藏危机。
早在 2012 年,《康美谎言》一文横空出世,直指康美药业通过虚构交易和财务手段,累计虚增利润 18.47 亿元,占其 2002-2010 年净利润总和的近 50%。
具体为:康美药业宣称购买的千亩土地并无成交记录,部分土地证号其实就是伪造的;康美甚至重复购买同一地块并虚增资产 5.7 亿元;康美药业将未实际建设的工程纳入财务报表,虚增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
但彼时,康美药业通过公告等手段,否认了所有指控。连新财富的某位新财富的生物医药最佳分析师,都公开力挺康美药业,称文章缺乏产业逻辑和实地调研。
一些声音更是拔高到 " 资本恶意做空中药行业 " 的程度,称康美药业是 " 受害者 "。
2015 年,康美药业又被曝出 " 高存高贷 " 问题。
但是,种种质疑都没阻挡康美药业继续创出新高、继续封神。
A 股最大的雷,彻底东窗事发
直到 2018 年 10 月 16 日,一篇名为《康美药业盘中跌停,疑似财务问题自爆:现金可疑,人参更可疑》的文章火了。文章称,通过分析康美药业的财报,发现了其 " 存贷双高 " 和 " 存货异常 " 等现象,强烈质疑其财务造假。
" 存贷双高 " 是说,2015-2017 年康美账上分别趴着 158 亿、273 亿、341 亿的货币资金,但同期利息支出却高于利息收入,且公司仍通过贷款融资,跟账上非常有钱显得在逻辑上非常矛盾。
" 存货异常 " 是说,康美的中药材存货占其流动资产比例畸高,2017 年高达 5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0 月 17 日、18 日、19 日、23 日,康美药业在 5 个交易日内出现 4 个跌停,足以证明文章所言非虚。
这种 " 大白马 " 如此暴跌,立即引发监管层注意,证监会在 10 月 17 日就紧急成立核查小组介入调查,并调取公司财务凭证。
由此,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大幕被正式拉开。
经调查,康美药业在 2016 年 -2018 年,通过虚构交易、伪造凭证、挪用资金等方式,系统性实施财务造假,累计虚增营业收入 275.15 亿 -291.28 亿元,虚增营业利润 39.36 亿 -41.01 亿元,虚增货币资金 886.81 亿元,虚增固定资产 11.89 亿元、在建工程 4.01 亿元、投资性房地产 20.15 亿元,累计向关联方提供非经营性资金 116.19 亿元。
如果以虚增营业收入、虚增利润、虚增货币资金、虚增其他资产的金额上限算,康美药业造假总金额为 1255.15 亿元,再加上关联方资金占用金额的话,总规模超过 1371 亿元。
1371 亿的超级巨额资金,以及被认定 " 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性造假 ",让康美药业的造假成为 A 股史上金额最大、性质最恶劣的财务造假案,没有之一!
康美药业的造假案引发股民极大愤慨,最终涉案人员和机构的处理结果为:
2021 年 11 月,康美药业原董事长,财务造假的最重要人物马兴田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违规披露信息罪等被判有期徒刑 12 年,罚款 120 万元,后被追偿并承担 26.07 亿元连带赔偿责任。
原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许冬瑾,原董事、董秘邱锡伟均被判刑,并与马兴田共同承担 26.07 亿元连带赔偿责任。
作为审计机构的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则是被证监会没收业务收入 1425 万元,并处以 4275 万元罚款,合计罚没 5700 万元,创下当时审计机构被罚的金额纪录。
签字会计师杨文蔚被罚 10 万元,杨文蔚、张静璃被采取 5 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苏创升被禁入 10 年。
2024 年 3 月,已经换了实控人的康美药业向正中珠江追偿 3.41 亿元。
或许正中珠江已经无法赔钱了,因为早在 2022 年 7 月,其因为长期未缴纳全部罚没款,向有关方面申请注销执业许可,彻底 " 停业死亡 " 了。
、
对于股民最关心的赔偿问题,2021 年 11 月,广州中院判决康美药业向 52,037 名投资者赔偿 24.59 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股民被列为普通债权人,在清偿序列中并不靠前。
尽管法律程式保障了股民权益,但股民实际可能会因为市场因素和清偿顺序拿不到所有的应得赔偿。
广药集团入主,但翻身很难
2020 年,风雨飘摇中的康美药业被广药集团主导的 " 广东神农氏 " 联合体注资重组,并进行债务清偿,管理层也大换血,马兴田团队退出,广药集团方面人马占据主导地位。
2024 年 7 月,ST 康美成功摘帽,证券简恢复为康美药业,复牌第一天股价还来了个涨停。
目前,康美药业市值 269 亿,在中药股里仅次于片仔癀、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同仁堂、白云山、东阿阿胶,排在板块第 7 名。
中药板块市值第 5 名的白云山,是广药集团控股的最核心资产,目前市值 424 亿元。
2020 年 -2024 年,白云山股价涨跌幅分别为:-18%、+21%、-11.76%、-1.65%、+3.53%。
2025 年以来,白云山下跌 8.2%,跑输大盘。
应该说,过去几年白云山的股价表现也一般般,不好不差的水平。
对于广药集团主导的康美药业来说,尽管已经摘帽,但由于面临的诉讼和债务等沉重历史问题,依然处于 " 虽摘帽但未脱困 " 阶段。
过去的财务造假过于 " 惊心动魄 ",康美药业的品牌美誉度被严重冲击,修复名声任重而道远。
2024 年四季度,康美药业的前十大股东里,多家股东大比例减持。
2025 年以来,康美药业股价已经下跌超过 17%,远远跑输大盘,这种走势似乎也说明其前景不容乐观。
诞生 A 股史上最大巨雷的康美药业,翻身的可能性似乎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