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微软谷歌财报日:AI不是灵丹妙药,欢迎阅读。
ChatGPT 和 Bard 孰优孰劣?作为在 AI 领網域针锋相对的两家巨头,微软和谷歌的 AI 产品、用户数量、业绩表现等等指标都被市场广泛关注并做大量对比。当地时间 7 月 25 日,微软与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相继公布最新财报。总体来看,虽然当下处于生成式 AI 的高潮期,但 AI 目前并没有给谷歌、微软带来预期的回报。
谷歌略胜
当天,微软发布了 2023 财年 Q4 季报及全年财报,谷歌则是 2023 财年 Q2 季报。财报显示,Alphabet 第二季度总营收为 746.04 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 696.85 亿美元相比增长 7%。其中,谷歌云高歌猛进,二季度云收入 80.3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28%,市场预期 24.8%。广告业务止住了连续两个季度的下跌,营收 581.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市场预期 2.1%。受亮眼财报影响,美股盘后,谷歌股价涨超 6%。
相较于隔壁一片欢欣鼓舞的谷歌,加注 AI 半年多的微软显得有点不温不火。财报显示,微软第四财季营收 562 亿美元,同比增长 8%,高于 554.9 亿美元的市场预期,净利润增长 20% 至 201 亿美元。从整个财年来看,微软今年的表现稍微有些逊色。全年营收为 2119 亿美元,同比增长 7%,而过去五个财年该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微软的个人计算业务营收 139.1 亿美元,同比下降约 4%。其中,Windows 作業系統营收同比下降 12%;Windows 商业产品和云服务营收同比增长 2%;搜索和新闻广告服务营收同比增长 8%。可以看出,Bing 搜索集成 AI 之后带来了比较明显的增长,但 Windows 系统和 Office 层面 AI 对收入的拉动能力还并没有显现。同样受财报影响,微软盘后跌超 3%。
过去半年中 "OpenAI 使用了 Azure 的智能云服务 " 一直被认为是 Azure 最好的广告,然而在 AI 大模型这半年的加持下,微软智能云的业绩增速并不理想。财报显示,微软智能云业务的收入增长为 32 亿美元,涨幅 15%。而 2023 财年 Q2、Q3 的增幅分别为 18% 和 16%,2022 财年 Q4 的增幅为 20%。
对于增速缓慢的问题,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 · 纳德拉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 受到疫情影响,过去几个季度中,很多云项目处于停滞状态,目前这些项目都在赶工。"
在看懂 App 联合创始人由曦看来,微软云业务收入不及谷歌的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首先,谷歌在云计算领網域有更早的布局,并且一直以来都将云计算作为重要业务进行推动。谷歌云在过去几年中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客户和开发者。相比之下,微软在云计算领網域的发展相对较晚,虽然也有 Azure 云平台,但在市场份额和用户数量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 其次,谷歌拥有强大的广告业务,这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广告业务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稳定增长,为谷歌提供了巨大的财务支持。而微软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軟體和服务,尤其是企业市场方面的业务,相对而言对 AI 的依赖程度较低。" 由曦表示。
想赚钱先花钱
众所周知,谷歌和微软的 " 下一件大事 " 都是搞 AI ——一项免不了烧钱的业务。目前,微软公司一年几乎可以产生近 600 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而 Alphabet 则超过了 710 亿美元。
Alphabet 最近一个季度的资本支出为 69 亿美元,远低于华尔街预期的 80 亿美元,Alphabet 首席财务官露丝 · 波拉特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告诉分析师,在 2023 年剩余时间和 2024 年里 " 资本支出将继续增加 ",以支持公司在人工智能中看到的机会。
微软的步伐则更积极。微软第二季度的资本支出同比增长 30%,达到创纪录的 89 亿美元。首席财务官艾米 · 胡德表示,微软在新财年的每个季度会依次增加这一金额。微软新财年的营业利润率将保持在 42% 左右的水平,届时人工智能服务的贡献将逐渐体现。
在发布财报的同时,纳德拉重点讨论了该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各组织不仅要问如何做,还要问如何做更快 "," 我们仍然专注于引领人工智能平台的转变 "。
另一边,虽然关键业绩指标喜人,但谷歌此次并没有过多地谈论 AI 以及 AI 给业务带来的影响。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最终结果来看,微软在企业战略上有些操之过急,发力过猛。进入到今年二季度,全球各国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针对 ChatGPT 的反击一浪高过一浪,在看到 GPT 大类 C 端应用遇阻后,微软很识趣的调整了企业战略,将重心重新调整回 B 端;同时利用对 GPT 商用客群的加价收费,把一部分非核心客群和云业务需求剥离出去。
陈佳进一步表示,受到自身战略调整的影响,风头看似正劲的微软营收反而不及谷歌闷声发大财,但这个趋势能否持续还是疑问手,因为微软的主动调整战略的经济效应尚未充分释放。
AI 的岔路口
有分析称,微软智能云业务如此大的体量,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固然与疫情和经济衰退等有直接关系,但从侧面来看,在 OpenAI 的广告效应下,Azure 增速未受到明显影响,或也说明了 ChatGPT 在落地和盈利方面遇到的一些困难。
由曦也表示,AI 技术在商业应用方面的普及和落地还存在一些挑战。尽管微软是最早开发 GPT 的公司之一,但 AI 技术在商业应用中的价值和收益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实现。
这一问题,从 ChatGPT 的 C 端热度衰减就可看出一些端倪。互联网数据公司 SimilarWeb 的数据显示,虽然 ChatGPT 月活用户数量增速飞快,但 2023 年上半年中,该网站浏览增长量呈逐月下降趋势。1 月为 131.6%,2 月为 62.5%,3 月为 55.8%,4 月为 12.6%,5月为 2.8%,到了 6 月浏览量更首次出现负增长,跌幅达到 9.7%。浏览停留时间缩短 8.5%,用户流失率上升至 20%。
另一研调机构 Sensor Tower 的数据显示,2023 年 6 月美国 iPhone 用户的 ChatGPT 与 Bing App 下载量,较 5 月下跌了 38%。
不过,虽然 ChatGPT 的流量下降明显,但投资者对 AI 大语言模型及 AI 助手等落地产品似乎仍抱有信心。3 月中旬,微软首次宣布 Microsoft 365 Copilot 时,微软股价上涨了 4%。待到 7 月 18 日 Copilot 发布定价详情后,微软股价又上涨了约 4%。近期,苹果传出研发类 ChatGPT 的对话 AI 产品消息后,也带动其股价上涨了 1%。
此外,财报毕竟有滞后性,不少新产品没有在本季财报反映出积极影响也是原因之一。由曦认为,当前 AI 风口可能已经有所降温,但从长期来看,AI 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只是需要更多时间和实践来推动其商业化进程。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赵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