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广汽集团上海车展AI战略解码:从技术布局到场景重构的出行革命,欢迎阅读。
在 2025 上海车展的智能化浪潮中,广汽集团以 " 星灵 AI 全景图 " 为核心,携四大全球首发新车构建起 " 天、人、家、车 " 的立体出行生态。这场以 AI 为引擎的战略发布,不仅展现了传统车企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技术厚度,更折射出广汽对 " 智能汽车本质 " 的深度思考——当行业沉迷于算力竞赛与硬體堆砌时,广汽选择将 AI 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场景价值,让汽车从冰冷的交通工具进化为连接生活的 " 智能移动之家 "。
技术架构的底层革新:从分布式到服务化的范式跨越
广汽星灵 AI 全景图的底层支撑,是国内首个服务化电子架构 " 量子架构 " 与 ADiGO GSD 智能驾驶系统的深度协同。量子架构通过中央智慧大腦与区網域控制器的分布式布局,实现 81.8% 零部件的可更新能力,硬體冗余度较行业主流方案提升 30%,却将成本控制在 15 万级车型可承载的范围,为 L3 级智驾功能的持续迭代预留了技术接口。这种 " 硬體预埋 + 軟體定义 " 的模式,与新势力品牌的激进算力堆砌形成差异——广汽更注重技术落地的性价比,例如在传祺向往 S9 上,量子架构支撑的华为乾崑智驾系统,以 12.99 万元起售价实现了 20 万级市场的技术下沉。
ADiGO GSD 系统则完成了从 " 规则驱动 " 到 " 端到端 AI 驱动 " 的跨越。依托 756 万公里实车路测数据,系统可识别 2595 个城市的复杂路况,在潮汐车道切换、异形路口通行等场景的处理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 40%。与小鹏 " 重感知轻地图 "、华为 " 高精地图依赖 " 的技术路径不同,广汽采用 " 云端地图预加载 + 本地实时感知 " 的混合方案,既实现了全国 20 多个城市热门停车场的 " 漫游泊车 " 功能,又降低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在政策尚未完全开放的区網域仍能保持稳定表现。
此次全球首发的四款新车,成为广汽场景化 AI 战略的最佳注脚。旗舰 SUV 传祺向往 S9 以 2.93 米轴距打造 " 陆地游艇 " 级空间,联合华为乾崑、宁德时代构建 " 家庭安全座舱 " —— 75% 高强度钢车身搭配 1500 兆帕热成型钢门槛梁,铠甲电池 3.0 通过针刺不起火测试,同时鸿蒙座舱支持 "120 秒一语三指令 " 方言互動,将家庭出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推向新高度。
昊铂猎装概念车 EARTH 则展现了广汽对 "AI 美学 " 的理解,可变形激光雷达模组如 " 机械眼 " 般随场景自动调节,在泊车时旋转拓宽视野,高速行驶时收合降低风阻,将功能性与设计感融为一体。这种 " 场景响应式设计 " 区别于新势力的螢幕堆砌,更强调物理互動与数字体验的融合。
面向出行服务市场的埃安 L4 Robotaxi,搭载 10 颗激光雷达与 2000TOPS 算力平台,实现 360° 无死角感知,夜间行人识别准确率达 95%,计划 2026 年在北上广深开启示范运营,标志着广汽从 " 造车 " 向 " 构建出行生态 " 的战略延伸。而领程皮卡普万聚焦商用场景,智能货箱系统可自动识别货物重量并规划装载方案,配合 48 伏低压电网架构降低 15% 能耗,将 AI 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运营效率提升。
广汽的 AI 布局暗含对行业趋势的三重判断:其一是技术普惠化,当华为 HI、小鹏 XNGP 在 20 万级市场厮杀时,广汽通过量子架构的成本控制能力,将高端智驾与鸿蒙座舱带入 15 万级市场,传祺向往 S9 比同配置问界 M8 低 8.82 万元,推动 " 科技平权 " 从口号变为现实;其二是场景家庭化,区别于理想 " 移动的家 " 的空间定义,广汽更注重 " 出行场景与家庭生活的无缝衔接 ",例如传祺向往 S9 的座椅联动调节、昊铂 HL 的六座智能空间,均以家庭需求为核心重构互動逻辑;其三是生态开放化,星灵 AI 全景图并非封闭系统," 天 " 对应车路协同接入城市智慧交通," 家 " 实现与华为、小米等智能家居的跨平台互联,通过广汽魔術方塊场景共创平台,用户可自定义 " 通勤模式 "" 亲子模式 " 等专属场景,构建 " 车企 + 用户 + 第三方 " 的共创生态。
广汽的 AI 战略优势清晰:53 年造车经验积累的供应链管控能力,使量子架构硬體成本较新势力低 20%;与华为、滴滴等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了 " 技术 + 生态 " 的双重护城河。但挑战同样存在:在 L4 级自动驾驶落地进程中,需突破法规适配、数据安全与用户信任的多重关卡;高端品牌昊铂的市场认知仍需突破 " 广汽性价比 " 标签,在蔚来、极氪等新势力占据的 30 万级市场打开缺口。
当汽车产业进入 " 后电动化 " 时代,广汽的破局之道在于将 AI 技术从 " 参数竞赛 " 回归 " 用户价值 " ——不是比拼算力芯片的数量,而是关注用户在通勤、家庭、社交等场景中的真实需求。这种 " 场景驱动 " 的智能化路径,或许正是传统车企在新竞争格局中建立差异化优势的关键。从上海车展的星灵 AI 全景图到四大新车的场景化落地,广汽正在书写属于 " 造车国家队 " 的智能化转型答卷:让技术服务于生活,让智能融入场景,让汽车成为连接 " 天、人、家、车 " 的移动枢纽。这一战略的深远意义,或许将在未来 3-5 年的行业分化中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