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烂片女王”逆袭中国影史女演员票房第一,竟靠做绿叶?,欢迎阅读。
今年春节档的最大赢家,明面上是贾玲。
可背地里成功 " 偷塔 " 的,却是另一位喜剧女演员。
票房上,她主演的电影票房高达 186 亿,登顶中国影史女演员票房第一位。
口碑上,她从宣传期的寂寂无闻,到上映后的夸赞连连。
马丽。
上一个留给观众深刻印象的角色,还是 2015 年的马冬梅。
等了 9 年,她又迎来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剧角色,李茂娟。
马丽,已经坐稳内地第一女谐星的交椅了吗?
今天 Sir 想来聊聊,马丽为什么好笑。
以及,马丽可以不笑吗。
01
" 宋丹丹的接班人 "?
自从赵本山宋丹丹组合离开春晚舞台后。
沈腾马丽的小品,成为了观众最大的期待。
去年的《坑》,今年的《寒舍不寒》。
能够有让观众乐呵,具有国民度的春晚小品女演员,现在最火的只剩下马丽了。
2013 年的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 2》,是马丽第一次在春晚中向全国观众亮相。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口微嗲版的东北口音普通话接过沈腾的包袱:
- 听见没有,多么正常不过的敲门
- 给你留儿门了 ~
- 多么蹊跷的留门
发现来人是下属郝建(沈腾 饰),马丽刚还在发嗲的声音立马无缝切换成正常说话,语气中带有惊讶和隐约的领导架子,笑容也变得客气起来;
上一秒还在凶神恶煞地吼郝建 " 给我进去 ",下一秒就面带桃花地给前夫哥开门,扭捏出怀春少女的情态,对话间马丽的声音娇嫩得像溏心蛋;
听闻前夫哥找了新女友之后,马丽发出魔性的笑声和粗犷的召唤,与《超幸福鞋垫》里的 "mary(马丽)" 梗进行 call back;
△ 上图:《今天的幸福 2》;下图:《超幸福鞋垫》,这是马丽最早的出圈场面
在之后的两年里,马丽与沈腾组成的 " 沈马组合 " 连续登上春晚,表演了小品《扶不扶》《投其所好》。
除了延续标志性笑声,马丽也以形态表演留下一些名场面。
比如,老太太这段按表走的躺地旋转。
还有马科长 " 呸 " 地吐茶叶的老干部喝茶。
坦率来说,如今无论是小品的质量,还是马丽的表演,都无法对标宋丹丹的那个时代。
所谓 " 接班宋丹丹 ",这是观众的聊以慰藉。
看看两人同样饰演的老太太。
37 岁的宋丹丹饰演 " 白云 ",连个假发都没戴,但看着完全是个老太太的仪态,还特像刚从铁岭菜市场薅上来直接参加节目的那种。
而 30 岁的马丽饰演的老太太,假发戴齐全了,老人妆化了,动作也尽量 " 老龄化 ",可是表演痕迹明显,一看就是在扮演老人。
△ 上图:宋丹丹 & 本山大叔;下图:马丽
二是因为小品的角色設定。
宋丹丹与赵本山的 " 白云黑土 " 古早国民 CP,俩人的角色比重旗鼓相当。
宋丹丹更是大家公认的,难得不会被本山大叔压一头的搭档。
傲娇白云大小姐贡献的名梗至今永流传,那是相 ~ 当 ~ 的 ~
而 " 沈马组合 " 连演三年春晚后,沈腾饰演的 " 郝建 " 火了,马丽却依然藏在角色背后,没有一个专属的角色 IP。
她更多时候像一片绿叶,为沈腾这朵红花铺设笑点,吸睛的戏眼主要集中在沈腾身上。
更重要的是,时间不对了。
如果说宋丹丹时期的喜剧小品,是庶民的说笑和交心。
那么马丽所面临的,更像是每年一篇的命题作文。
小市民喜剧《今天的幸福 2》,最后落脚到夫妻之间要好好经营婚姻。
聚焦社会话题的《扶不扶》,以糊涂老太误会好人的方式弱化现实矛盾,传达 " 人倒了咱要扶,不然人心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 的 " 正确 "。
《投其所好》与后来的《走过场》《坑》,是强调要克服形式主义的作风问题。
这样的小品作品,给马丽留下的,只有 " 马科长 "" 马局长 " 这般工具人角色。
连马丽的喜剧感,都无法挽回颓势尽露的情景喜剧。
马丽与宋丹丹,隔着一个时代的距离。
回不去,怎么办?
只好换个赛道,向前走走看。
幸运的是,马丽很快迎来了 " 马冬梅时代 "。
即使这很快又成为了她的新困境。
02
从 " 马冬梅 " 到 " 李茂娟 "
在《第二十条》之前,马丽在银幕上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角色,是 9 年前的马冬梅。
" 马东什么?"" 什么冬梅?"" 马什么梅?"" 马冬梅!"
" 马冬梅 " 曾是马丽的人生角色。
她彪悍、泼辣、嗓门大、力气更大。
一出场,气势汹汹,暴打夏洛(沈腾 饰)。
学生戏,虎头虎腦,路见不平,拔标枪相助。
又能顺其自然地出糗、扮丑,将一个满腹少女心思的 " 假小子 " 表现得可爱又讨喜。
河东狮吼叠加怪力少女,马冬梅成为了内地喜剧片的 " 女汉子 " 鼻祖。
因 " 马冬梅 " 一角大火后,无数 " 马冬梅 " 的角色找上马丽,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搞笑、扮丑、粗糙、女汉子。
发挥得最为极致的,莫过于《羞羞的铁拳》里的马小,短发马丽直接演绎 " 性转人 ",女子身汉子心。
" 女汉子 " 型喜角简直是马丽的统治区。
但是,无论是延续 " 女汉子 " 的马小,抑或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脱离 " 女汉子 " 的大明星米兰,都没能让马丽塑造出如 " 马冬梅 " 一般立得住的喜剧角色。
而昔日搭档沈腾,甚至拥有了 " 含腾量 " 这个专属词,成为了评判一部喜剧好不好笑的标杆。
直到《第二十条》的出现,马丽才再一次真正地逗得观众大笑。
她在戏里饰演李茂娟。
中年主妇,辞职在家,囿于家庭,泼辣彪悍,心直口快,咋咋呼呼的。
不过这一次,她去掉了马冬梅小品化搞笑程式,融入了生活流的那一面。
看着对方不饶人,越想越委屈的李茂娟一秒气炸,酒杯碎了、桌子锤了、手机抢了、人也打了。
也收得住:
睁着清澈诚恳的大眼睛,平和的面色中透着无辜,恳切地劝对方家长原谅自己的儿子,不显山不露水不讲道理。
- 要不是你儿子再高抬贵手一厘米
我儿子眼睛就没了
- 这不还差那一厘米嘛
在人物内核上,马丽挖掘出李茂娟的层次感。
有为母亦刚亦柔的一面、有为妻吵闹、吃醋、体谅与求抱抱的一面,在 " 大女人 " 和 " 小女人 " 之间反复横跳。
最令 Sir 印象深刻的,是李茂娟目睹上访者惨遭车祸后,抬起头的那一滴眼泪,流出悲悯与不忍。
然后点到即止。
马丽的李茂娟,是她这么多年来真正释放演技的机会。
她可以催泪,但不煽情,而是引起共情;她将幽默感与人物设定融贯一体,而不是粗暴地丢出包袱笑点。
《第二十条》里的吵架戏(以及马丽张译的打架戏)都是临场现挂的即兴表演。
所以当马丽一句话就让张译饰演的张主任破防时,足以看出她的喜感设计是贴合人物身份的:
- 我终于理解张科他妈为什么和你离婚了
这句戳中对方肺管子的快言快语,只有天天浸泡在家长里短情报局中的家庭妇女李茂娟,才能脱口而出。
从 " 马冬梅 " 到 " 李茂娟 ",马丽等了 9 年。
期间她成为过 " 烂片女王 ",因为能接到的剧本质量一般;也因为资本的干预,原定的角色被他人抢走;还因为对 " 女谐星 " 的介怀,多次拒绝过喜剧角色。
可最后,还是因为灌满喜剧色彩的李茂娟一角," 喜剧演员马丽 " 与 " 演员马丽 " 的身份同时 " 响 " 了:
观众先是被她逗乐了,然后才回过味、咂摸出来,马丽看似浑然天成的喜感,是一名演员十年磨一剑的功夫。
这样的功夫,是稀缺的。
毕竟连喜剧女演员,都越来越少得可怜。
03
超载的马丽
马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几个标志性的角色,让观众捧腹大笑。
但她期间其实演了不少低分片,观众都说让她好好选剧本,却也没有反感她,而是自动翻篇了。
马丽的好人缘,一个原因在于:
大家看了一圈也没找人能替代她,所以也只好一次次期待。
当马丽这两个字,对观众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喜剧的承诺时。
马丽本人,却对喜剧没法完全情愿:
当你马丽
变漂亮一点了
很多人就会说
你不能漂亮
你漂亮了我们就觉得不好笑了
而为了 " 不惧外界质疑 ",喜剧演员马丽努力往 " 美美哒也好笑 " 的方向发展,最典型的角色便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里的大明星米兰。
努力一边美,一边逗。
结果反响平平,似乎愈发佐证 " 变漂亮了就不好笑 " 的粗暴论断。
无论是观众还是演员本人,都只把 " 好不好笑 " 与 " 漂不漂亮 " 挂钩,这一点就蛮好笑的。
回过头来看,我们真的是因为马冬梅的 " 丑 " 而笑吗?
除了学生戏里的大花妆,马冬梅大多时候都是以正常的(甚至是称得上漂亮的)形象出场。
即便是最开始的时候,马冬梅戴着彩虹遮阳帽、花袖套、花腰包,一副花里胡哨的中年女性打扮冒出来。
马丽虽然是女谐星。
但她并不等同于女丑。
她的喜剧感往往来自于 " 瞎说大实话 ",和虚伪形成强烈的反差。
- 恭喜啊伯父
- 这是我老公
- 对不起叔叔
马冬梅与夏洛,其实是通过两个不同的方向满足人们对乐子的需求。
夏洛是 " 造梦 ",一个草根逆袭、突破重围的梦,能让观众 " 爽 " 到,观众自然就乐了。
《西虹市首富》里,暴富、发财、花钱;《独行月球》里,维修工拯救世界、还从精神上得到了女神。
一定程度上,马冬梅也是夏洛的梦:一个永远都在等待男人的忠诚妻子。
可跳脱出性别视角,马冬梅的 " 好笑 ",却是一直在戳破那层美梦。
马丽的存在,就是对这种男频爽文的平衡。
形成适当的反讽,让沈腾的得意洋洋,不那么油腻,而是显出了滑稽可笑。
在马冬梅身上,我们错以为是不拘一格的 " 女汉子 " 形象让人发笑。
所以当马丽后来出演了一系列 " 女汉子 "" 女强人 " 的时候,她也没能真正令观众发笑,甚至还令人奇怪:
为啥马丽一直在 " 忏悔 "?
《羞羞的铁拳》里,作为记者报道了失实新闻忏悔;《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里,为自己骗人而忏悔;《独行月球》里,作为领导因为放弃了下属而忏悔。
说出所谓的真相,反而是一种对真实的背离:
忏悔完了,电影该煽情了,对方该原谅我了。
这是一种套路的设计,而不是 " 真 "。
而马冬梅那种平头小人物没有见识的大实话,终于在李茂娟这里续上了。
跟周围一圈人(检察官丈夫、刑警队哥哥、教导主任老张)相比,李茂娟是其中社会视野最窄的。
她懂一点 " 潜规则 ",比如送茅台、找哥哥,这一套中国乡土人情规则没有难住她。
但是更复杂的,超出她接触面和认知面的地方,她就不懂了。
当一个善恶观、认知观都朴素的人,遇到社会面的弯弯道道时," 笑话 " 也就 " 闹 " 出来了。
她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儿子是做好事,却要卑躬屈膝、面临处罚,所以没忍住扑到张主任身上抢手机。
全片最令人快活的打架名场面诞生了:
不仅因为局势混乱得好笑,还因为李茂娟替观众揍到了道貌岸然的张主任。
打完人,她还会为自己开脱:不是故意的,再说,张主任缺钙难道没有错吗?
而当一个老实主妇突然接到自己要进拘留所的通知,第一反应是:
是不是嘴巴会被抹屎?
是不是得睡在尿池子旁边?
不是忏悔 " 对对对我错了我有罪 "。
而是冲动、躲事、撇责、甚至俗气,只顾着操心生活里的 " 屎尿屁 "。
可这才更贴近市井小民的真实心态。
将普通人的真实重现在观众面前,有些蛮横,有些狡黠,有些不讲道理,甚至有些吵闹与烦人,但也有些朴素的道理。
接不接得上宋丹丹的班,我们不必多想了。
一个角色要打动人心。
最重要的是要装下:ta 自己。
ta 的喜怒哀乐,善良和狡黠。
而不是必须顾着,输出那些自己无法完全说服自己相信的 " 价值导向 "。
但现实的悖论就在于:
当你好笑和接地气,就受到观众欢迎。
一旦你受到观众欢迎,又必须承载那些观众不喜闻乐见的声音。
喜剧演员的人缘,便是要接受这样不断的消耗。
你可能听说过。
喜剧不是药,只是一颗安慰生活的糖。
但到头来。
喜剧只剩下一层糖衣,我们还是得吃下一颗药。
每天不停,按时服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桀骜不驯八宝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