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今年春节档,到底哪部强?,欢迎阅读。
这里是又在大年初一起大早看电影的栗子,为了尽快出春节档观影观后感,每年的大年初一都是我年度最勤奋最早起的一天。今年也幸亏有机会提前看了两部,不然你们怕是要到半夜才能看到这篇推送了。
照例不测评春节档盈利钉子户选手《熊出没》,反正刚需盘,该看的都会去看。其他五部电影,包括《热辣滚烫》《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红毯先生》和《我们一起摇太阳》。
今天春节档的整体感受是,没有想让人口诛笔伐的烂片,比如23年春节档的《交换人生》,没有一早就被骂晦气不适合春节档的两极分化电影,比如22年春节档的《四海》,大家都轻轻松松、愉愉快快,大过节的,谁也不给辛苦一年想开心一下的观众添堵。
但它也缺乏突出的一骑绝尘的种子选手——类似《满江红》《球2》《唐探3》那样在各种预测里被认为能在票房上拉出一个大身位的,大家都咬得很紧。
从我个人而言,触到我的不止一部,但能在私人情感上狠狠戳到我的,类似去年刷了三遍、买了无数周边与设定集的《深海》,今年也无。
平均,也多少有点单调,就是这一年春节档的现状。
以下排序以我自己的观看顺序来,剧透会提前声明。时间紧,配图就随便了一些。
《飞驰人生2》
2.10上映 院线电影
一句话概括,比起《飞驰人生1》,我更喜欢2。
虽然我几乎快忘掉《飞驰人生1》的细节,也有点记不得自己当时为什么会不太喜欢1,但这不影响我确认这个事实,我更喜欢《飞驰2》。
以下含少量剧透,但应该不影响观看
可能是因为在描述失意、描述【你的时代已经落幕】这件事上,韩寒真的打动了我。
前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沈腾饰演的张弛以伤残之躯,承受着世人的误解和事业的大失意,《飞驰1》结尾以生命换来的赛果未被大众承认,甚至还要背负非议与骂名,若这只是个人境遇也就罢了,更要命的是,属于那一代车手的时代也已落幕,技术的革新、赛事的商业化体系化运营,都很难再容得下一个曾经的个人英雄。
虽说【归隐英雄东山再起】是此类类型片永恒的主题,但我仍能被深深打动,是因为韩寒对这一部分的呈现是收敛的、克制的,沈腾也在收着演,这让故事的前半程显得有些日常、琐碎,只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失落与哀愁,刺痛是隐隐的,并不浓墨重彩。
也可能是因为它后一个小时,给出了水准以上的视听。虽然手法不新鲜,但效果很好,是春节档这五部里唯一一部更适合在"特效厅"观看的电影。
从拉力赛的撞击测试开始,电影节奏拉起,情绪逐渐攀升,最后半个多小时的比赛过程也是高潮迭起,工业水平肉眼可见。
到最后的那一刹那,哪怕观众对结局早有预料,心中的的激动与快感也难以克制地满溢出来,是视听与类型叙事共同奏效的结果。
当然,更因为创作者的真心热爱是藏都藏不住的。赛车之于韩寒,恐怕就是那个the one ,所以《飞驰》里的人物,专注的热爱,热爱得专注,整个电影完全focus在热爱这件事上,不绕弯子不贪心,笔直而真挚。
但问题也因此而来。专注与笔直,意味着你若对这个议题无感,那也就完全不在射程范围。如果你像我这样,永远喜欢英雄的东山再起,喜欢绝地反击的热血故事,喜欢人在自己的时代落幕后仍握紧手中剑拼一个漂亮的退场,那你就是这个电影的閱聽人,反之,它就没有什么多余的手段去吸引对这类故事无感的人。
另外,电影最大程度剥离了现实元素。主角们仿佛没有家庭、没有其他的社会关系、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钱】作为为主角团設定实际困难的要素,也仅仅呈现为赛事所需的困扰,而没有具体到人物的现实社会需求,他们的所思所想,仅有自己的热爱。
这样做的优点正如上述,专注。《飞驰1》好歹还有点父子情,《飞驰2》连这个都拿掉了,被《四海》伤到的韩寒痛定思痛了。
但这样做的缺点自然是悬浮、童话,不接地气。另外整个电影几乎没有有台词的女性角色,更没有任何内容能牵扯到性别议题,你当然可以据此辱骂它纯男电影,但仔细想想《热辣》这样的女性创作者做出的女性电影遭遇到的审视与批判,《飞驰2》何尝不是一种主动避险呢?
而普通观众最容易感受到的问题,就是前一个小时的节奏问题。既然它是克制的收敛的琐碎的日常的连沈腾都收着演的,那它自然也有很大风险是拖沓的笑果不够的有点无聊的。观感的差异在于个人经历与偏好,我就还好,我身边的朋友就觉得无聊。
这一个小时确实笑点平平,导致我那场观众最大笑声是结尾最后2分钟,刚刚经历了最高燃、热血、酣畅淋漓的比赛结果,然后插一个全场爆笑的小尾巴,离场感确实很好。
沈腾的收着演我也挺喜欢。前半程的常态是一张略显麻木的脸,哪怕是搞笑时也带着点索然,眼神却不空,你能轻易识别这个人的底层情绪是【认命,又没全认】。
范丞丞,emmmm要不就还是多去参加综艺吧。
目前豆瓣开分8.2
《我们一起摇太阳》
韩延"生命三部曲"里的最后一部,也是在观感上最纯粹最克制的一部。
先说纯粹。当年对《小红花》的评论里曾经提过,我很喜欢前半部的浪漫,但从中段开始,主创明显有些游移,什么都舍不得放弃。要么再童话一点,延续前1/3的风格,辅以隐喻暗示现实;要么再扎实一点,打开窗子,放进现实的空气,直面真正的难。
而《摇太阳》恰恰就进步在这里:它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爱情电影,非常专注地讲了一个病友间相互扶持的爱情故事。
以下些许剧透但应该不影响观看
这段情感起于女主受病痛困扰情绪崩溃后的不理智征婚,无奈的辛酸的功利的"我想要你的肾",最终却确认了对方之于自己的独一无二,坚定的无畏的昂扬的"我唯独不要你的肾"。
它看起来或许非常不像爱情,像将就、依靠、生活搭子、抱团取暖。
但它在韩延的镜头下又确凿是爱情。是无数日常打打闹闹的点滴逐渐汇集出的真挚情感,是暴风雨中为你撑伞相互搀扶的坚定并肩,是一个眼神便能互相理解的同病相怜。
如果说爱情要真金不怕火炼,二人的情感每天都在生活的烈火里经历炙烤,这份情感最后就像被火烤熟的栗子。
有点烫手,但可裹腹,且甜。
再说克制。《摇太阳》这个故事其实是自带强伦理冲突的,这一点上比韩延前作都要更容易做出泪点做出煽情。
但主创这一次的处理比例调配得当,分寸把握得体,既不避讳现实际遇的难,也不一味煽情催泪。每次冲突更新了情绪到了观众快流泪了,下一秒往往啼笑皆非的事儿就来了。我看的那场观众在泪目和欢声笑语里来回切换,最夸张一次隔壁的小姐姐刚抽完鼻子就噗嗤笑出了声。
这类题材煽情是最容易的,克制才是最宝贵的。
要说它的问题肯定不是没有,但整体看是一部均衡的、没有明显短板的片子。表演上彭昱畅给了我很大惊喜,说惊喜也不太贴切,我一直知道他表演能力的上限可以很高,但这几年电影里的他都很难评,这次真的是从形象到表现都回到了他最好的状态,没啥可挑。
李庚希的表现也基本贴服,虽然说与《漫长》相比,《摇太阳》角色显然在她的舒适区,但她也确实给出了有说服力的表现。
总之如果你有兴趣但又有所顾虑,那我只能说它比想象中轻松,且确实是HE,实在不行,情人节去看看呢?
目前豆瓣未开分。
《红毯先生》
宁浩这部电影的口碑,遭遇了非常强的两极分化。
我认识的不少影评人、影迷和媒体人都把它选为自己今年春节档的最佳,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另一些影评人、影迷和社交平台不少评论都在大骂电影傲慢、自以为是、毫无笑点、不知道在讲些什么等等等等……
确实,看完我也陷入深深的思考。从个人趣味角度,我挺喜欢它的,但也难免会问这样的问题:它适合来春节档吗?它是拍给谁看的呢?
百分百肯定的是,拍给业内看,以及部分资深影迷与吃瓜群众。诸多笑点和梗其实都是行业向专供,dddd。趣味性和讽刺性的前提都是你对这个行业的深入了解,这就挡掉了一大半观众。
而这些梗也并不是《永安镇》最后单元那种戏耍的爆笑级别,而是更黑色更内敛更不温不火,反而就更扎心。看的时候我不止一次腦中弹幕这句话"那你说什么是真的?什么才是真的"(关晓彤嘶吼.gif)
这其实就是宁浩这几年憋着的那股劲儿吧,闷闷的,糟心的,带点绝望的,无处纾解的。
那按说正常观众顶多也就是觉得无聊,大量批判甚至辱骂是为什么呢?因为宁浩这次选择创亖所有人,也就是说,无论你代入电影涉及到的任何一方,都很容易有被冒犯的感觉。
全在射程范围,喷射全世界。
大明星、明星团队、导演、导演团队、投资人、宣传方、平台、up主、普通观众、普通百姓、短视频、电影、电影奖项……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行业到个人,从产品到作品,电影中的所有人所有事好像都是这个倒霉行业今天这个局面的受害者和施害者,无人无辜也无人幸免。
更令电影高门槛的是,它还无时无刻不自反,好像每个细节都在边拍边内视,然后再给自己两记耳光。这等于说即使你有非常开放的心态能接受创亖一切的批判,也还要去接受所有对刚刚批判的再批判,能爽才有鬼。
但我也不得不说,正是这种拧巴,消解了居高临下。这种消解仅靠姿态上的自嘲是不够的,自嘲已经越来越成为创作者自证与民同乐的手段,而《红毯先生》全片弥漫的自反,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怀疑。表面波澜不惊下,底层情绪却异常强烈。
不少朋友觉得它更应该在节展电影的维度被评判,我非常同意,但这种错配,又何尝不是电影想要表达的呢?
目前豆瓣开分7.0
《热辣滚烫》
谈论《热辣滚烫》,最应该聊到的是关于这部电影的争议。
以下涉及微弱剧透,但应该不影响观看。
电影上映前围绕它那些争议大家都有数,我也很难避免被影响。看之前我也在想,整个电影的根基是不是一种body shaming?以及如果角色因为暗恋男人而减肥,那肯让人膈应。
但看完我完全释然,贾玲从头到尾的呈现太有力太触到我了,让我预设的各种批评都显得有些苍白。
关于是不是body shaming,我觉得不是。
首先电影已经尽量从头到尾努力回避"胖"这个字了,电影中所有角色前期对女主的瞧不上,其实与她的体重没有那么大的关系,且谁也没有把这些侮辱说出口,这已经在刻画现实的基础上比现实柔和很多了。
同时女主的减重是科学的、毅力超群的、付出巨大努力的,如果一个人因为憋着一股劲想变得更好而努力减重就是body shaming,那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健身运动体系是不是也都涉嫌政治不正确?
关键让我们来盘一下这个逻辑:贾玲她是自己本人作为一个多年减不下肥的人,为电影为角色减掉100斤,而不是为了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先增肥再减肥。
这意味着①她自己最知道过高的体重对一个女性意味着什么,我们看的两小时她体验了十几年,她没有在羞辱谁,但你也不能让一个经历过这一切的人粉饰太平,假装胖子的世界里没有歧视鸟语花香。
②努力到底什么时候变成错的了?按这个逻辑,拍一个人努力学习考上清华北大是不是一种学历歧视?拍一个人努力发家致富是不是一种贫穷歧视?拍一个人努力在比赛中拿冠军是不是一种成绩歧视?拍努力本身是不是一种不努力歧视?其实躺平也很好啊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那这反过来不又是一种隐性的阶级观宣扬和奋斗无用论?
对立场诸多揣摩、在价值观上吹毛求疵,动辄指责政治不正确,是一条无止境的路。
接着又来到第二个问题,女主角想变更好是不是为了男人?我觉得也不是。电影只是诚实面对一个没有本事、赚不到什么钱、外形又不佳、看起来窝窝囊囊好欺负的底层女性角色的现实;她可能被亲人欺负嫌弃,被恋人闺蜜背叛,有利用价值时才会被亲朋好友想起并献殷勤,很容易把异性的一点点善意当成救命稻草。
与雷佳音角色的情感纠葛只是压垮她的一环,甚至这一环里你也很难讲她爱的是那个人,还是那个人为自己热爱认真拼搏的样子,因为那是她从来不肯直面的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夸热辣滚烫是一部多么完美的电影,它有不少小问题小毛病,但在电影后半程的画面里我心跳得非常猛烈,情绪升腾得无法自抑,那些问题也就都可以暂时放一放。
贾玲也肯定称不上一个成熟的导演,虽然她也努力在电影结构上玩出新意玩出悬念,但比起那些电影技法,她最值得称道的是她拍每一次电影的掏心掏肺。
看过电影的人会知道,她有多真诚。
另外,关于与原版《百元之恋》的比较,我个人非常喜欢原版,但也当然明白我对原版的诸多喜爱点,其实都是它无法卖座的原因,所以《热辣》的商业化修改其实无可厚非。而恰恰是在商业化的前提下,如今这个结局处理得让我甚为欣慰,某种意义上继承了日版的精髓。
总之,《热辣》是我最推荐带父母尤其是带妈妈去看的电影,在我看来,女性很容易在其中得到力量,而非羞辱。
目前豆瓣开分7.8
《第二十条》
先说优点。这部电影完全围绕"正当防卫"的法律认定问题,这就是它最大的优点。
这绝对不是在阴阳怪气。因为正当防卫认定标准过严,正是此前多年里司法实践中的大痛点,学法律的肯定不用多说,非法律专业的,只要你对社会新闻稍有敏感,也会或多或少听过不少争议案例。
电影用三个类似案例交织验证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也不避讳地在台词里直接指名道姓过往被判成故意伤害的诸多案例,虽然是以"司法实践的进步"为落脚点做阐释,但我们不能说这种呈现没有意义,相反,能面对过去多年认定上的严苛带来的不良影响,本身也有巨大意义。
其次,喜剧氛围不错,整体非常热闹轻松。张艺谋在做"春节档"电影方面已经驾轻就熟了。这样一个自带沉重与悲愤不平的题材里,他用喜剧演员和喜剧氛围包裹着内核很悲情无奈的三条线,让它们平稳安全着陆在春节档。我那一场观影氛围极佳,笑声不断,雷佳音马丽陈明昊三人真的功不可没。
结合《摇太阳》看,内娱商业电影的创作者已经越来越懂得如何在不给观众添堵的前提下去触碰现实。
然后,潘斌龙赵丽颖给出了让我吃惊的表演。潘斌龙也是我知道他表演能力强的演员,但他电影里的绝望和悲吼让从《爱笑会议室》开始看他的我感慨不已,好演员还是能出来的。
赵丽颖这个哑女的表现也非常贴服,当然我完全不懂手语,不知道她是不是足够娴熟,但在表演上,她绝对对得起这个角色。
再说说缺点。以下涉及轻微剧透,也应该不影响观看。
一是电影里问题的解决方法。除了孩子的问题一通电话就通知了结果外,我对结尾雷佳音的大段台词感觉复杂。从电影角度,台词写得很好,雷佳音的台词也情绪饱满、铿锵有力,表现无可挑剔。同时经过三个案例的交织叠加,最后观众也确实需要这样一个强情绪宣泄口,雷佳音的这段戏份既是在为观众的愤懑不平提供出口,同时也在替司法系统回答观众关于该法律问题的困惑。
但作为一个法律专业背景的观众,我深知司法实践改革的推动远没有这么理想这么轻飘飘。然而批评的同时我也不得不去思考:若电影真的刻画改革被推动的细节,又是普通观众真的想看到的吗?是要求它更专业更现实一些会让它效果更佳,还是像现在这样尽量触达大多数人群效果更好,我自己都很难判断。
第二自然是随之而来的,所有关键节点的情节都太意料之内了,演员的表演方向也太"正确",这些顺理成章合在一起就显得很顺拐,没有任何超出预期的东西,触动也就减弱。
但这毕竟是一部主旋律,现有审查框架下我也真的不宜挑剔过多。
写春节档好几年了,今年的感觉是:大家都在安全范围内答题做卷,除了宁浩。
在这个基础上,每部电影各有努力的方向:真诚的、热爱的、热闹的、平衡的,大家吃过的亏、跌过的跟头,也都一一修正反馈在这一拨作品里。
规避风险自然无可厚非,但题材与表达的收窄,也不是不遗憾。
最后祝大家龙年大吉,万事胜意!
我去躺我的春节假期了,休息久一点,有缘下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