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沈腾马丽官宣,多亏赵本山,欢迎阅读。
除夕当晚,十点君一直守在电视机前。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沈腾马丽在春晚舞台上闪亮登场。
这一次,马丽是辛苦创业卖婴幼儿用品的主播。
沈腾,则是暗恋马丽怒下几十箱纸尿裤的老同学。
两人的合作直接将春晚氛围推向高潮,无数人惊呼:
" 春晚,还得是沈腾马丽 "
从 2012 年开始到现在,沈腾一共上了 10 次央视春晚。
有人戏谑说道:
" 以前 11 点等着赵本山,现在只为了看沈腾的春晚节目单。"
也有人对沈腾寄予厚望。
觉得联登央视春晚的沈腾,会成为下一个 " 小品之王 "。
春节期间,网上也一直有一个话题:
# 沈腾能不能超越赵本山?#
但评论区中,更多的是把两个人放在一起对比的不满。
认为沈腾 " 相比赵本山差远了 "。
沈腾,到底差哪了?
相比较春晚小品,这几年沈腾的事业方向似乎越来越往电影倾斜。
2018 年暑期档,他主演了 " 开心麻花 " 出品的《西虹市首富》;
2023 年春节档,他参与了由张艺谋导演的《满江红》;
2024 年春节档,他再度和韩寒合作,主演电影《飞驰人生 2》;
" 电影演员 " 的标签日益夺目。
以至于只有在春晚舞台上,人们才能想起:
沈腾,原本是个小品演员啊。
2012 年的央视春晚,凭借小品中饰演的 " 郝建 " 一角,沈腾获得广泛关注。
小品《今天的幸福》
但其实早在 2003 年,沈腾就开始在话剧舞台上崭露头角。
1999 年,沈腾听从家人的建议,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
但从小衣食无忧的他,人生理想就是躺在家里打游戏。
所以即使考上了军艺,也是整日懒懒散散,当个上课溜号、不学无术的 " 校草 "。
直到临毕业前,同学给他递了一个剧本,问他要不要演。
沈腾接过来一看,是喜剧。
刚翻了两页,他就被逗得哈哈直笑。
然后心里一琢磨,干脆做喜剧去呗。
面试那一天,沈腾揣着小卖部买来的白酒,就上了考场。
演的是醉酒汉,用的真酒劲。
情绪上头了,就自由发挥演了一段小品,没想到引得面试官啧啧赞叹:
" 好!太好了!演员状态非常松弛!"
就这样,大学毕业的沈腾,和喜剧结了缘。
加入了一个新创立的剧团,开心麻花。
也认识了后来的搭档,马丽。
因为之前习惯幕后当导演的沈腾,在台前是一个记不住词的演员。
可无论他因为忘词随机说了什么,马丽都能接住他的话。
" 沈马 " 组合因此应运而生。
在一起演了上百场话剧后,两人把这种默契带到了春晚的舞台上。
2013 年,两个人合作的第一个小品《今天的幸福 2》里:
沈腾,是想给领导送礼的大堂经理郝建;
马丽,则是那个想和前夫复合却突遭下属在家的领导马冬梅。
小品《今天的幸福 2》
到了 2014 年《扶不扶》:
沈腾成了不敢扶老太太的小伙子郝建;
马丽就是那个不小心摔倒、记忆力也不太好的老太太。
小品《扶不扶》
靠着春晚和电影的成绩," 开心麻花 " 出名了,沈腾马丽也火了。
但近几年,两个人的合作却逐渐变少了。
两个人开始各自为战。
对此沈腾表示 " 我们怕观众看腻,所以暂时分开充电 "。
离开沈腾的马丽,健身减肥,一心要撕下 " 马冬梅 " 的标签。
最终靠着电影《东北虎》、电视剧《超越》一步步摆脱了 " 女谐星 " 的定位。
而离开 " 开心麻花 " 的沈腾,更是不断攀高。
各种综艺、电影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只是,离喜剧似乎越走越远了。
的确,对于沈腾而言,做喜剧是苦的。
参加喜剧比赛,他和马丽绞尽腦汁写剧本,想包袱。
想到最后,两个人都大把大把地掉头发,甚至出现了 " 斑秃 "。
" 其实,我觉得自己并不搞笑,怕生,也不想活泼。"
然而,或许是担心剧团的发展,或许是担心搭档的未来。
他不能放弃,也没法放弃。
" 创作喜剧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没办法,还是要干活啊。"
沈腾的喜剧之路,没法结束。
和沈腾不同,赵本山从一开始就想着出名。
母亲早逝,父亲出走。
赵本山几乎是跟着盲人二叔学艺长大的。
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没有不会的。
可待在农村,这些 " 手艺 " 没什么用处,保障不了温饱。
赵本山由此萌生了一个念头:
我要进城,不要种地。
在几个剧团兜兜转转后,靠着《摔三弦》《瞎子观灯》,赵本山在当地一举成名。
赵本山《摔三弦》剧照
然而,之后上春晚这条路,却是一波三折。
第一次央视前来邀约时,赵本山每天要赶四五场演出。
他大手一摆,让领导等到晚上直接来看他的表演。
等人一走,他才明白,自己错过了上春晚的机会。
到了第二次,赵本山一路闯关到最后,录好了分会场的节目。
于是呼朋引伴地邀请老乡除夕夜那天,看他上春晚。
可一直到节目播完,他才发现自己的节目被撤了。
因为自己的形象 " 不够喜气洋洋 "。
第三次,赵本山带着 10 瓶茅台上了北京的火车。
指着给领导送礼,换一个登台的机会。
结果却因为 " 东北腔调太重 ",再次铩羽而归。
那 10 瓶茅台,被待在宾馆无所事事的赵本山,喝了个精光。
直到 1990 年,赵本山才拿着被春晚毙掉三次的小品《相亲》,登上了春晚舞台。
也拉开了 " 小品之王 " 的序幕。
小品《相亲》
如果说,沈腾是在扮演 " 郝建 "。
那么,赵本山就是那句话:
" 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不论在台上出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赵本山的节目总有一个鲜明的特点:
演农民的故事,讲平凡人的生活。
是辛酸和苦辣,也是荒诞和真实。
在《牛大叔提干》里,他是为了为了学校玻璃找关系,因为会喝酒被提干的 " 马经理 ";
在《红高粱模特队》里,他是自信地喊着 " 土地是妈,劳动是爹 " 的赵队长;
在《卖拐》里,他是把范伟好腿忽悠瘸了的 " 大忽悠 "。
合作的对象也从范伟、高秀敏,到了宋丹丹、小沈阳。
这里,十点君想重点聊一下宋丹丹。
赵本山和宋丹丹是春晚上少见的 " 夕阳红 " 组合。
台上是 " 夫妻 ",台下也是最好的搭档。
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2008 年,两人表演完《火炬手》后,赵本山在后台失声痛哭:
" 太不容易了,没有宋丹丹,我就砸了。"
那一年的小品,讲的是白云黑土争当奥运火炬手,剧本平平无奇,全靠两人的演技发挥。
可在台上,赵本山却出现了重要失误:
装着白云新书《月子》和其他道具的包忘拿了!
最后全靠宋丹丹机警,这才找补回来。
而第二年,宋丹丹直接选择不演了。
因为春晚的特殊性。
小品演员不仅需要在演出前,随时调整自己的台词和演法,通过重重审核。
在台上,更是要提防直播过程中,随时出错的可能。
宋丹丹 " 不想被观众嘘下台,只想自己主动走下去 "。
第二年,没有了宋丹丹,赵本山只得带着徒弟小沈阳亮相春晚。
节目结束后,他在后台忍不住找出了手机:
" 我要给宋丹丹打个电话,问问她干啥呢,问问她看没看?"
那一刻,他会有一点点孤独吧。
随着范伟、高秀敏、宋丹丹等人的离开。
这个舞台,只剩他了。
每年临近过年,总会有人开始怀念赵本山。
怀念陈佩斯和朱时茂,怀念赵丽蓉和巩汉林,怀念蔡明和郭达。
怀念那个熠熠生辉的小品盛世。
因为喜剧,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了。
有演员的不一样。
小时候看的是:
不识字的赵丽蓉,在台上挥毫泼墨,写下 " 货真价实 " 四个大字;
小品《打工奇遇》
蔡明对着潘长江说 " 真是恶心她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
" 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是伙夫 " 的范伟,靠走瘸了就能把大家逗笑。
但随着赵丽蓉的高秀敏故去,其他演员接连退出春晚舞台。
随着赵本山的离开,一个喜剧时代仿佛落幕了。
除了偶尔能听到冯巩的那一声 " 我想死你们了 " 外,一切早已经物是人非。
同时,也有表演形式的不一样。
小品,本身便是在春晚舞台上 " 诞生 " 出来的。
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在说与演中展现趣味故事,生动形象。
奠定了小品的基本结构。
小品《吃面条》
到后来,小品更是成为了 " 金句制造机 "。
从 "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
再到 " 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 "。
每一句台词,都能让人迅速想起作品故事。
然而,近几年随着网络流行梗出现在春晚舞台上。
小品内容,逐渐失去了其原汁原味的独特性。
" 以前春晚的梗,我能说一年;现在一年的梗,我能在春晚上看全。"
再加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 " 喜头悲尾 " 结构。
让大众一再唱衰。
但十点君想说的是:
没有人能成为赵本山,也不必有人成为赵本山。
小品跟随时代发展,演绎的内容一直是反映时代、社会的故事。
在过去,喜剧人频出,表演的多为草根在时代变迁面前的所思所想;
在现在,随着娱乐形式的多样,喜剧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断更迭。
喜剧需要的从不是对比,而是传承和创新。
正如当年的春晚小品《扶不扶》的幕后故事。
在原有的剧本基础上,是赵本山对作品进行了改良。
他告诉沈腾、马丽:
" 不要把人物演恶了,越善良越‘对’。"
同时,根据自己多年的表演经验,他提出用 " 反碰瓷 " 的设计作为后半段的剧情設定。
因为 " 小品它最大的主题,就是快乐 "。
你看,喜剧小品从来不是一个人撑起来,而是靠一代代人的传承接力。
前辈给经验,提供模式;
后辈懂学习,推陈出新。
每一代人的喜剧,终究会有它自己的土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们怀念过去的喜剧,很多时候其实是在怀念自己的过去。
是熟人还在,不曾离开,在欢歌笑语中齐登场;
是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时的团圆;
是那个在鞭炮声声中,肆意欢笑的自己。
你们今年春节有什么活动呢?看春晚了吗?最喜欢什么节目呢?你最喜欢的小品演员或组合是谁?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