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沈騰馬麗官宣,多虧趙本山,歡迎閲讀。
除夕當晚,十點君一直守在電視機前。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沈騰馬麗在春晚舞台上閃亮登場。
這一次,馬麗是辛苦創業賣嬰幼兒用品的主播。
沈騰,則是暗戀馬麗怒下幾十箱紙尿褲的老同學。
兩人的合作直接将春晚氛圍推向高潮,無數人驚呼:
" 春晚,還得是沈騰馬麗 "
從 2012 年開始到現在,沈騰一共上了 10 次央視春晚。
有人戲谑説道:
" 以前 11 點等着趙本山,現在只為了看沈騰的春晚節目單。"
也有人對沈騰寄予厚望。
覺得聯登央視春晚的沈騰,會成為下一個 " 小品之王 "。
春節期間,網上也一直有一個話題:
# 沈騰能不能超越趙本山?#
但評論區中,更多的是把兩個人放在一起對比的不滿。
認為沈騰 " 相比趙本山差遠了 "。
沈騰,到底差哪了?
相比較春晚小品,這幾年沈騰的事業方向似乎越來越往電影傾斜。
2018 年暑期檔,他主演了 " 開心麻花 " 出品的《西虹市首富》;
2023 年春節檔,他參與了由張藝謀導演的《滿江紅》;
2024 年春節檔,他再度和韓寒合作,主演電影《飛馳人生 2》;
" 電影演員 " 的标籤日益奪目。
以至于只有在春晚舞台上,人們才能想起:
沈騰,原本是個小品演員啊。
2012 年的央視春晚,憑借小品中飾演的 " 郝建 " 一角,沈騰獲得廣泛關注。
小品《今天的幸福》
但其實早在 2003 年,沈騰就開始在話劇舞台上嶄露頭角。
1999 年,沈騰聽從家人的建議,考上了解放軍藝術學院。
但從小衣食無憂的他,人生理想就是躺在家裏打遊戲。
所以即使考上了軍藝,也是整日懶懶散散,當個上課溜号、不學無術的 " 校草 "。
直到臨畢業前,同學給他遞了一個劇本,問他要不要演。
沈騰接過來一看,是喜劇。
剛翻了兩頁,他就被逗得哈哈直笑。
然後心裏一琢磨,幹脆做喜劇去呗。
面試那一天,沈騰揣着小賣部買來的白酒,就上了考場。
演的是醉酒漢,用的真酒勁。
情緒上頭了,就自由發揮演了一段小品,沒想到引得面試官啧啧贊嘆:
" 好!太好了!演員狀态非常松弛!"
就這樣,大學畢業的沈騰,和喜劇結了緣。
加入了一個新創立的劇團,開心麻花。
也認識了後來的搭檔,馬麗。
因為之前習慣幕後當導演的沈騰,在台前是一個記不住詞的演員。
可無論他因為忘詞随機説了什麼,馬麗都能接住他的話。
" 沈馬 " 組合因此應運而生。
在一起演了上百場話劇後,兩人把這種默契帶到了春晚的舞台上。
2013 年,兩個人合作的第一個小品《今天的幸福 2》裏:
沈騰,是想給領導送禮的大堂經理郝建;
馬麗,則是那個想和前夫復合卻突遭下屬在家的領導馬冬梅。
小品《今天的幸福 2》
到了 2014 年《扶不扶》:
沈騰成了不敢扶老太太的小夥子郝建;
馬麗就是那個不小心摔倒、記憶力也不太好的老太太。
小品《扶不扶》
靠着春晚和電影的成績," 開心麻花 " 出名了,沈騰馬麗也火了。
但近幾年,兩個人的合作卻逐漸變少了。
兩個人開始各自為戰。
對此沈騰表示 " 我們怕觀眾看膩,所以暫時分開充電 "。
離開沈騰的馬麗,健身減肥,一心要撕下 " 馬冬梅 " 的标籤。
最終靠着電影《東北虎》、電視劇《超越》一步步擺脱了 " 女諧星 " 的定位。
而離開 " 開心麻花 " 的沈騰,更是不斷攀高。
各種綜藝、電影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只是,離喜劇似乎越走越遠了。
的确,對于沈騰而言,做喜劇是苦的。
參加喜劇比賽,他和馬麗絞盡腦汁寫劇本,想包袱。
想到最後,兩個人都大把大把地掉頭發,甚至出現了 " 斑秃 "。
" 其實,我覺得自己并不搞笑,怕生,也不想活潑。"
然而,或許是擔心劇團的發展,或許是擔心搭檔的未來。
他不能放棄,也沒法放棄。
" 創作喜劇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但沒辦法,還是要幹活啊。"
沈騰的喜劇之路,沒法結束。
和沈騰不同,趙本山從一開始就想着出名。
母親早逝,父親出走。
趙本山幾乎是跟着盲人二叔學藝長大的。
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絹、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轉小帽……,沒有不會的。
可待在農村,這些 " 手藝 " 沒什麼用處,保障不了温飽。
趙本山由此萌生了一個念頭:
我要進城,不要種地。
在幾個劇團兜兜轉轉後,靠着《摔三弦》《瞎子觀燈》,趙本山在當地一舉成名。
趙本山《摔三弦》劇照
然而,之後上春晚這條路,卻是一波三折。
第一次央視前來邀約時,趙本山每天要趕四五場演出。
他大手一擺,讓領導等到晚上直接來看他的表演。
等人一走,他才明白,自己錯過了上春晚的機會。
到了第二次,趙本山一路闖關到最後,錄好了分會場的節目。
于是呼朋引伴地邀請老鄉除夕夜那天,看他上春晚。
可一直到節目播完,他才發現自己的節目被撤了。
因為自己的形象 " 不夠喜氣洋洋 "。
第三次,趙本山帶着 10 瓶茅台上了北京的火車。
指着給領導送禮,換一個登台的機會。
結果卻因為 " 東北腔調太重 ",再次铩羽而歸。
那 10 瓶茅台,被待在賓館無所事事的趙本山,喝了個精光。
直到 1990 年,趙本山才拿着被春晚斃掉三次的小品《相親》,登上了春晚舞台。
也拉開了 " 小品之王 " 的序幕。
小品《相親》
如果説,沈騰是在扮演 " 郝建 "。
那麼,趙本山就是那句話:
"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不論在台上出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趙本山的節目總有一個鮮明的特點:
演農民的故事,講平凡人的生活。
是辛酸和苦辣,也是荒誕和真實。
在《牛大叔提幹》裏,他是為了為了學校玻璃找關系,因為會喝酒被提幹的 " 馬經理 ";
在《紅高粱模特隊》裏,他是自信地喊着 " 土地是媽,勞動是爹 " 的趙隊長;
在《賣拐》裏,他是把範偉好腿忽悠瘸了的 " 大忽悠 "。
合作的對象也從範偉、高秀敏,到了宋丹丹、小沈陽。
這裏,十點君想重點聊一下宋丹丹。
趙本山和宋丹丹是春晚上少見的 " 夕陽紅 " 組合。
台上是 " 夫妻 ",台下也是最好的搭檔。
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2008 年,兩人表演完《火炬手》後,趙本山在後台失聲痛哭:
" 太不容易了,沒有宋丹丹,我就砸了。"
那一年的小品,講的是白雲黑土争當奧運火炬手,劇本平平無奇,全靠兩人的演技發揮。
可在台上,趙本山卻出現了重要失誤:
裝着白雲新書《月子》和其他道具的包忘拿了!
最後全靠宋丹丹機警,這才找補回來。
而第二年,宋丹丹直接選擇不演了。
因為春晚的特殊性。
小品演員不僅需要在演出前,随時調整自己的台詞和演法,通過重重審核。
在台上,更是要提防直播過程中,随時出錯的可能。
宋丹丹 " 不想被觀眾噓下台,只想自己主動走下去 "。
第二年,沒有了宋丹丹,趙本山只得帶着徒弟小沈陽亮相春晚。
節目結束後,他在後台忍不住找出了手機:
" 我要給宋丹丹打個電話,問問她幹啥呢,問問她看沒看?"
那一刻,他會有一點點孤獨吧。
随着範偉、高秀敏、宋丹丹等人的離開。
這個舞台,只剩他了。
每年臨近過年,總會有人開始懷念趙本山。
懷念陳佩斯和朱時茂,懷念趙麗蓉和鞏漢林,懷念蔡明和郭達。
懷念那個熠熠生輝的小品盛世。
因為喜劇,真的跟以前不一樣了。
有演員的不一樣。
小時候看的是:
不識字的趙麗蓉,在台上揮毫潑墨,寫下 " 貨真價實 " 四個大字;
小品《打工奇遇》
蔡明對着潘長江説 " 真是惡心她媽給惡心開門,惡心到家了 ";
" 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是夥夫 " 的範偉,靠走瘸了就能把大家逗笑。
但随着趙麗蓉的高秀敏故去,其他演員接連退出春晚舞台。
随着趙本山的離開,一個喜劇時代仿佛落幕了。
除了偶爾能聽到馮鞏的那一聲 " 我想死你們了 " 外,一切早已經物是人非。
同時,也有表演形式的不一樣。
小品,本身便是在春晚舞台上 " 誕生 " 出來的。
陳佩斯和朱時茂表演的《吃面條》,在説與演中展現趣味故事,生動形象。
奠定了小品的基本結構。
小品《吃面條》
到後來,小品更是成為了 " 金句制造機 "。
從 " 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
再到 " 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鬥機 "。
每一句台詞,都能讓人迅速想起作品故事。
然而,近幾年随着網絡流行梗出現在春晚舞台上。
小品内容,逐漸失去了其原汁原味的獨特性。
" 以前春晚的梗,我能説一年;現在一年的梗,我能在春晚上看全。"
再加上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 " 喜頭悲尾 " 結構。
讓大眾一再唱衰。
但十點君想説的是:
沒有人能成為趙本山,也不必有人成為趙本山。
小品跟随時代發展,演繹的内容一直是反映時代、社會的故事。
在過去,喜劇人頻出,表演的多為草根在時代變遷面前的所思所想;
在現在,随着娛樂形式的多樣,喜劇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斷更迭。
喜劇需要的從不是對比,而是傳承和創新。
正如當年的春晚小品《扶不扶》的幕後故事。
在原有的劇本基礎上,是趙本山對作品進行了改良。
他告訴沈騰、馬麗:
" 不要把人物演惡了,越善良越‘對’。"
同時,根據自己多年的表演經驗,他提出用 " 反碰瓷 " 的設計作為後半段的劇情設定。
因為 " 小品它最大的主題,就是快樂 "。
你看,喜劇小品從來不是一個人撐起來,而是靠一代代人的傳承接力。
前輩給經驗,提供模式;
後輩懂學習,推陳出新。
每一代人的喜劇,終究會有它自己的土壤,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我們懷念過去的喜劇,很多時候其實是在懷念自己的過去。
是熟人還在,不曾離開,在歡歌笑語中齊登場;
是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時的團圓;
是那個在鞭炮聲聲中,肆意歡笑的自己。
你們今年春節有什麼活動呢?看春晚了嗎?最喜歡什麼節目呢?你最喜歡的小品演員或組合是誰?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