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大幅降價和裁員,阿裏雲走到岔路口,歡迎閲讀。
撰文 | 曹雙濤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阿裏雲也要裁員了。
日前,在多個社交媒體平台上爆出關于阿裏雲裁員的消息。業内人士稱,阿裏雲将從 5 月 16 日到 5 月 30 日采用集中裁員 + 閃電裁員的方式,整體裁員比例在 20% 左右,補償方式則為 N+3+ 贈送次月社保。
針對外界傳言的裁員消息,阿裏雲回應稱,此次優化整體比例約為 7%,補償标準為 N+1+1。事實上,阿裏雲每年都會在 4 月份發放完年終獎後,5 月份進行正常的組織崗位和人員優化。但本次阿裏雲裁員幅度如此之大,也實屬少見。
除裁員外,張勇在今年 4 月 26 日阿裏雲 2023 年合作夥伴大會上也宣布對阿裏雲旗下多款產品進行大幅度降價。其中,存儲產品的降價力度最大,OSS 深度冷歸檔價格直降 50%;數據庫產品的降幅也達到 25% — 40%,RDS 倚天版降幅最高,上述產品的降價均從 5 月 7 日起實施。從這也不能看出阿裏雲本次降價幅度之大,涉及範圍之廣均超外界所想象。
需要説明的是,布局雲服務賽道需要廠商們投入包括以伺服器、存儲設備、網絡設備、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基礎服務成本,以雲計算服務所需的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和網絡資源為代表的資源成本。除此之外,人力成本、安全和合規成本也是雲廠商們的重要成本支出。
但在大量的成本投入下,由于雲廠商所面對的下遊客户具有多、雜、亂、經營主體差異性相對較大的特點,雲廠商們很難通過規模效應實現盈利。因此,目前國内雲服務廠商整體以虧損或微薄盈利為主。
以雲服務中的細分 SaaS 服務為例,今年 Q1,有贊錄得經營虧損約人民币 166.7 萬元。用友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後淨虧損額為 49577.84 萬元,虧損同比增加 13389.95 萬元。
但由于阿裏雲為國内較早進入到雲服務的企業,借助先發優勢,阿裏雲也是國内唯一實現盈虧平衡的雲服務商。據阿裏最新财報顯示,阿裏雲智能在 2023 财年總收入為 772.03 億元,經調整 EBITA 利潤為 14.22 億元,同比增長 24%。
那麼為何已經實現兩年盈利的阿裏雲,如今還要大規模的裁員和降價呢?阿裏雲的降價,又将給國内雲服務市場帶來哪些新的變化?
01.
降價保市場份額的必然選擇
相較于國内其他雲服務廠商,目前阿裏雲不管是在國内還是在國外的雲服務市場上,均具有市場領先地位。
在國内市場上,IDC 相關數據顯示,阿裏雲在 IaaS 領網域和 IaaS+PaaS 領網域的市場份額分别為 34.6% 和 33.5%,以上兩項排名均為行業第一。
數據來源: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22 上半年)跟蹤報告
在國際市場上,2021 年阿裏雲在全球雲計算 IaaS 的市場份額為 7.4%。雖和亞馬遜雲、微軟雲等企業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這也是當前國内雲廠商在全球雲服務市場上占比相對較高的企業。
圖源:IDC
但即便已經是雲服務行業傑出人士生的阿裏雲,自身也難言輕松。一般來説,雲廠商的收入來源 = 客户數量 * 單筆合同金額 * 客户續費率。但馬斯克此前曾指出,未來将會有 1 萬家企業倒閉。企業倒閉數量增多,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下遊客户需求自然會有所減少。
雖説目前阿裏雲的客户以新零售、教育、醫療健康、金融機構、互聯網為主,但以金融機構中的券商為例,招商證券 2022 年員工薪水降幅超 30%,信達證券降幅則超 34%,方正證券 2022 年人均薪酬為 46.23 萬元,和 2021 年相比也呈下降趨勢。
降薪的同時也在説明金融機構正在控制内部預算,對 IT 辦公雲服務的支出自然也會減少,後續全球雲服務市場也将從此前的增量市場競争轉向存量市場競争。同時需要説明的是,在部分雲服務市場中,阿裏雲的優勢地位并不突出。
以政務雲為例,2020 年華為雲在政務雲上的市場份額為 25.4%。但政務雲和企業雲不同的是,由于 TOG 端若是将儲存在 A 雲服務廠商的數據遷移到 B 雲服務廠商,即使雲服務廠商在數據遷移過程中能夠保證數據遷移的絕對安全。
但站在 TOG 端來看,一旦產生任何數據泄露問題的話,所引發的問題也會極其復雜。基于此,政務雲一般不會選擇更換雲服務廠商,這也決定了阿裏雲後續很難從華為雲手中搶走更多的客户。
圖源:頭豹研究院
除此之外,雲服務的真正價值在于給 TOB 帶來降本增效,這就需要雲服務廠商具備較強的行業洞察能力,并進行提前布局以解決客户的痛點。但由于京東雲脱胎和成長于京東電商和京東物流的實戰中,這就決定了其在零售客户的供應鏈能力上相較于阿裏雲更具有優勢。
另外在阿裏雲占據優勢的 IaaS 領網域,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雲服務廠商的產品同質化高度嚴重。廠商們為争搶客户,只能通過低價換市場。因此,目前 IaaS 的毛利率只有 10% — 15%。
圖源:各大雲服務廠商官網
此前雲廠商們為更加利潤,會選擇通過 IaaS+PaaS,IaaS+SaaS 為客户提供服務。但随着 PaaS 層面 Docker、K8S 等容器技術的支持,如今 PaaS 和 SaaS 服務一定程度上可以脱離 IaaS。換句話説,雲廠商們此前所依賴的 " 捆綁服務 " 邏輯也随之崩坍。
當脱離捆綁後,IaaS 也越來越趨向于獨立存在的狀态,而此時決定 IaaS 廠商市場競争力的最大因素還是回歸到價格上。而從已經進入到存量競争的國内電商行業來看,不管是愈發淘寶化的抖音,還是愈發抖音化的淘寶,再或者是拼多多搶奪京東五環内用户,京東借助百億補貼争搶拼多多下沉市場用户。這皆在説明存量市場競争之下,一人之失即是他人所得。
回歸到阿裏雲此次大幅度降價來看,阿裏雲降價的背後在留住更多客户,穩定自身市場份額的同時,也必然會對類似于金山雲、萊卡雲等二級雲廠商的生存空間形成擠壓。
因為當前國内二級雲廠商的價格已經觸底,即使他們不會跟進大幅度降價,但阿裏雲和這些二級雲廠商的價格差距正被不斷縮小,後續二級雲廠商将出現新一輪的洗牌,行業集中度也将向一級雲廠商身上集中。
目前以騰訊雲為代表的一級雲廠商,自阿裏雲降價 20 天後,騰訊雲宣布多款核心雲產品降價,部分產品線最高降幅達 40%,降價政策将在 6 月 1 日正式生效。
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阿裏雲如此大規模的降價,短期之内是否會讓已經實現盈利的阿裏雲再度陷入虧損,後續仍需要觀察。另一方面,騰訊雲此次大幅度的降價,也必然是以損失利潤為代價,這讓後續騰訊雲探索盈利方式更加艱難。
02.
通義千問大模型短期内對阿裏雲貢獻有限
在今年的阿裏雲合作夥伴大會上,阿裏雲宣布兩個重要決定:一是全面推動產品被集成,二是加速擁抱大模型,并啓動通義千問夥伴計劃。這也阿裏雲的產品形成了 IaaS 基礎設施 +3 個 PaaS 矩陣 +MaaS 模型,即服務的 1+3+1 的產品結構。
事實上,阿裏雲啓動通義千問夥伴計劃的背後,也是希望能夠解決 IaaS、PaaS、MaaS 產品的價格問題。以阿裏雲北京峰會上重點介紹的彈性計算 U 實例為例,大模型聚合多規格伺服器後,開發者就不需要另外花時間和金錢進行資源匹配,部門算力成本最高可下降 40%。
目前,OPPO、太平洋保險、吉利汽車、奇瑞新能源等企業已經率先接入阿裏通義千問生态。
但對标 Chat GPT 的發展來看,短期内通義千問夥伴計劃對阿裏雲業績貢獻有限。從成本和收益的角度來看,以 GPT-3 模型消耗的算力 3640 PF-days 為例,若按照單個 500P 中心項目的總投資為 30.2 億元來計算。若想要保證 Chat GPT 的正常運行,則至少需要投入 7 — 8 個數據中心,所產生的總成本至少在 200 多億元。
圖源:Open Al
并且 Chat GPT 在前期訪問階段初始投入近十億美元,單日電費數萬美元。訓練階段,單次訓練約為百萬至千萬美元,但在龐大的投入面前,Chat GPT 至今仍未對外公布其何時能實現盈利。
而通義千問目前的訓練數據量是約 2000 億個詞,相當于 14TB 的文本數據。這和 Chat GPT 的訓練數據量約 45 億個詞,相當于 300GB 的文本數據對比來看的話,仍有不小的差距。這就意味着阿裏雲若想要不斷完善通義千問大模型,仍需持續性的投入。但問題是,在 Chat GPT 盈利都不清晰的背景下,阿裏雲又是否有足夠的動力繼續投入呢?
從下遊客户來看,不管廠商們所宣傳的各類超 AI 大模型功能有多麼強大,站在 TOB 端企業來看,超 AI 大模型一定要給企業帶來真正意義上的降本增效價值,企業才願意付費。
而目前通義千問的主要功能包括大規模語言模型 ( LLM ) 、多輪互動及復雜指令理解、多模态融合、支持外部增強 API。這些功能能夠解決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在實際運營中的多少痛點?又有多少企業願意付費呢?單筆付費金額又是多少呢?針對這些核心數據,目前阿裏雲也暫未公布。
另對标國内 SaaS 產業發展來看,從 2004 年初期開始國内 SaaS 產業在經歷了波瀾不驚的 10 年之後,于 2015 年迎來了一波生長高峰。從 2020 年疫情暴發至今,疫情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國内 SaaS 市場進入了關鍵的生長期。但即使如此,當前國内 SaaS 產業生态尚未完整,市場并未成熟。
圖源:Flash Cloud
這也不難看出,相較于 TOC 端的產品,圍繞 TOB 端的產品從企業初步使用到大規模推廣,再到行業應用不斷完善,本身就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周期。
但目前的問題是,各類超 AI 大模型從政策端、法律端、應用端均處在市場早期,即使後續政策得以補充和完善,但遠水終究解決不了近渴。
03.
獨立上市,降本增效的要求
事實上,擺在阿裏雲目前的問題不僅僅只有這些。在出海業務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情況均有所不同,如何在保證業務合規的背景下,來獲得市場份額的不斷增長以及營收規模的持續擴大,這不僅僅考驗阿裏雲的戰略布局能力,也是當前國内雲廠商普遍所面臨的問題。
因此,在多重壓力下,阿裏雲也必須要通過裁員來實現公司内部的降本增效。更為重要的是,根據阿裏此前的戰略規劃,包括阿裏旗下的盒馬、阿裏雲等業務将完成拆分,尋求獨立上市。
理論上來説,上市企業拆分公司上市的動機或是為改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或是将其他業務剝離出去以增強業務的自主性,進而幫助上市公司推行核心化戰略,或是因這些業務的存在導致投資者對于公司估值難以準确把控。因此,阿裏将旗下多業務拆分上市,倒也不能理解動機所在。
但對标 SaaS 行業來看,在過去三年的美股市場上,美國 SaaS 賽道中不成熟的公司因現金流表現偏弱,被迫調整估值,甚至被擠兑出 SaaS 市場,獨角獸公司則因其穩定盈利結構而能抵御部分市場衝擊。估值倍數最相關因素的轉變标志着二級市場對未來市場預期的轉變,投資者對于 SaaS 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愈發關注。
圖源:艾瑞咨詢
而在港股市場上,大部分 SaaS 企業的股價相較發行日收盤價已經下降 30% — 80%。多想雲、聯易融等企業發行日收盤價和 2022 年 12 月 1 日時股價相比,分别暴跌 72.5% 和 79.9%。其原因在于疫情反復使得企業支付能力和預算水平降低,需求市場驅動力不足,也與美國 SaaS 廠商整體估值回調有關,逐步帶動全球 SaaS 行業下行。
另從京東拆分業務上市的經驗來看,京東健康上市自上市後,其股價曾一度突破 90.75 美元 / 股的歷史高位,雖然此後京東健康的股價有所回落,但和上市初期的股價相比,整體仍以上漲為主。
圖源:雪球
而京東達達的股價在 2020 年 11 月達到歷史高位後,此後不斷下降,甚至在 2022 年全年的股價不但低于此前的發行價,而且全年股價一直承壓,并沒有出現特别大的漲幅。
圖源:雪球
二者股價差距的背後,本質上因為京東健康和京東的關聯性并不大,具有較高的業務獨立性。但京東達達的營收一直靠京東貢獻,業務不具備獨立性。以去年第四季度為例,京東到家在京東達達的營收占比中高達 67.2%。
綜合二者來看,阿裏雲後續的上市若想要讓市場證明其價值所在,則必然需要向市場證明即使在行業進入到下行周期下,自然也能保持利潤的增長,并且阿裏雲即使在脱離阿裏後也能獲得業務的高增長。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讓阿裏雲後續上市後股價得以提振。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阿裏雲本輪的大規模裁員或許只是剛剛開始,不排除後續仍有繼續裁員的可能。
結語:
如果説以前雲廠商們是為 TOB 端企業帶來降本增效,那麼在新一輪周期下,雲廠商們如何讓自己實現降本增效,這或許是當前每一家雲廠商企業都要思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