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2020-2023年童裝抽檢報告:纖維含量不達标,涉及H&M、GAP、迪士尼等大牌,歡迎閲讀。
本文來源:消費者報道 作者:黃成宏
關于兒童的一切,總能引起家長的注意。童裝直接接觸兒童肌膚,更是頗受關注。例如小紅書上關于 " 童裝 " 的筆記高達 336 萬 + 篇,關于 " 兒童服裝 " 的筆記高達 477 萬 + 篇。那麼童裝在監管部門抽檢中表現如何呢?
2023 年 6 月,《消費者報道》整理了國家、省市級市場監督管理局于 2020 年至 2023 年這 3 年曾發布的童裝的抽檢數據。
結果顯示,國家、省市級監管部門 3 年内共抽檢發現 2028 批次童裝不達标,涉及 H&M、GAP、迪士尼、南極人、鄂爾多斯、太平鳥等大牌,主要不達标項目為纖維含量、使用説明、繩帶要求和耐摩擦色牢度等。
2028 批次不達标,H&M、GAP、迪士尼、南極人等大牌上榜
兒童及嬰幼兒服裝是指專為滿足兒童或嬰幼兒穿衣需要而設計、生產和銷售的服裝。兒童及嬰幼兒服裝按年齡範圍可劃分為嬰幼兒服裝和兒童服裝,一般将适合 3 歲及以下的孩子穿着的服裝稱為嬰幼兒服裝;将适合 3 歲到 14 歲的孩子穿着的服裝稱為兒童服裝。此次的抽檢統計統一将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稱為童裝,不作年齡區分。
童裝是監管部門的監管重點,經《消費者報道》記者統計,過去三年間,即 2020 年至 2023 年,國家、省級監管部門共抽檢童裝 6895 批次,其中 2028 批次不達标,達标率僅為 70.6%。
從本次收錄的抽檢數據年份看,其中 2020 年 6 月 -2021 年 5 月檢出 595 批次不合格,占比 29.3%,2021 年 6 月 -2022 年 5 月檢出 527 批次不合格,占比 26.0%,2022 年 6 月 -2023 年 5 月檢出 906 批次不合格,占比 44.7%。
數據顯示,監管部門對童裝抽檢的數量和力度在加大。側面顯示,監管部門對于童裝產品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
諸多大品牌被檢出不達标情況,包括 H&M、GAP、迪士尼、南極人、鄂爾多斯、太平鳥等大牌。
具體如下:
H&M:标稱商标為 "H&M" 或标稱生產企業為 " 海恩斯莫裏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 " 的童裝被檢出 6 批次不達标。其中 2021 年 3 月,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抽查結果,1 批次标稱由 " 海恩斯莫裏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 " 生產的 "H&M" 嬰童服裝服飾(嬰兒牛仔褲)不達标,不達标項目為使用説明(标識)。2021 年 8 月,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抽查結果,2 批次标稱由 " 海恩斯莫裏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 " 生產的 "H&M" 童裝不達标,分别為兒童服裝(嬰兒牛仔褲)、嬰童服裝服飾(嬰兒牛仔褲),不達标項目為產品使用説明(标識)、纖維含量。2020 年 8 月,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抽查結果,1 批次标稱由 " 海恩斯莫裏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 " 生產的 "H&M" 的兒童牛仔褲不達标,不達标項目為耐濕摩擦色牢度、纖維含量。2022 年 11 月,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抽查結果,1 批次标稱由 " 海恩斯莫裏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 " 生產的嬰幼兒及兒童服裝 ( 兒童牛仔褲 ) 不達标,不達标項目為耐濕摩擦色牢度 ( 級 ) 。2023 年 4 月,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抽查結果,1 批次标稱由 " 海恩斯莫裏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 " 生產的 "H&M" 的童褲不達标,不達标項目為繩帶要求(7 歲及以上兒童服裝)。
GAP:2021 年 5 月,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抽查情況的通報,1 批次标稱由 " 蓋璞(上海)商業有限公司 " 生產的 "GAP" 女童牛仔短褲不達标,不達标項目為纖維含量。2020 年 8 月,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童裝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1 批次标稱由 " 蓋璞(上海)商業有限公司 " 生產的 "GAP" 女童牛仔裙不達标,不達标項目為耐濕摩擦色牢度。
迪士尼:2022 年 1 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抽查結果公示,2 批次标稱由 " 上海三槍(集團)有限公司 " 生產的 "DISNEY 迪士尼 " 女童連衣裙、女童圓領衫不達标,不達标項目涉及纖維成分及含量、附件的要求(繩帶)、其他要求。2020 年 11 月,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抽查情況,1 批次标稱由 " 迪士尼商貿(上海)有限公司 " 生產的 "Disney" 女童夾克不達标,不達标項目為耐濕摩擦色牢度。
其他不達标品牌及生產企業不再一一贅述。
纖維含量指标 821 批次不達标,童裝應警惕 " 繩帶勒頸 " 危險
童裝的不達标項目較為集中,主要為纖維含量、使用説明、标志、耐摩擦色牢度、繩帶要求等。
其中纖維含量的不達标情況最為嚴重,高達 821 批次不達标,占比 33.7%。
纖維含量表明了某一紡織產品所使用的纖維原料和比例,該指标主要考核服裝實際的纖維成分及含量與标注是否相符。例如某企業童裝明示纖維含量為棉 90%,實際檢測結果為棉 70%,企業明示與實測值不符。纖維含量涉及紡織品是否貨真價實,向來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服裝問題。產品纖維含量标注不正确或不規範會影響消費者對產品價值、性能的判定以及維護保養方式的選擇。
使用説明項目也較易不達标,占不達标項目的 25.4%。該項目主要考核童裝的説明信息是否符合标準要求。例如某企業童裝未标注生產企業名稱和地址、產品号型和規格标注不規範、吊牌和耐久性标籤上維護方法使用説明不一致等,均與标準要求不符。該項目不達标,消費者不能直觀了解童裝性能并正确使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繩帶項目是童裝區别其他服裝產品的重要指标,340 批次不達标,占比 14%。國家強制性标準要求嬰幼兒及 7 歲以下兒童服裝頭部和頸部不應有任何繩帶。該項目不達标,可能造成嬰幼兒及兒童勒頸,存在安全隐患。例如繩帶容易纏繞兒童頸部,或被電梯等機械卷入,導致嚴重的人身傷害。
色牢度也是不達标的重災區,包括耐濕摩擦色牢度、耐幹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等,239 批次不達标,占比 9.8%。該項目主要考核產品經受各種因素作用(如日曬、水洗、汗浸、摩擦等)後能保持其原來色澤的能力。該項目不達标,產品染料容易脱落、褪色,不美觀,還易沾污其他服裝,且脱落的染料、重金屬可能通過皮膚摩擦引起過敏,或被兒童吸收而危害健康。
《消費者報道》建議
(1)注意标籤、标識。家長選購童裝時要注意查看產品吊牌、包裝上是否有相關标識,包括是否有生產企業和地址、產品名稱、產品号型或規格、纖維成分及含量、執行的產品标準以及產品所屬的安全類别等。3 歲以下嬰幼兒產品還應明确标注 " 嬰幼兒用品 " 字樣。
(2)選擇親膚面料。家長盡量挑選純棉產品,純棉的天然特性對嬰兒皮膚無刺激性,且一般比較柔軟、吸濕透氣性好。滌綸、錦綸等化學纖維含量高的服裝,會讓體表温度及汗液不易散發,嬰兒可能會產生悶熱潮濕的感覺,甚至滋生病菌,影響健康。
(3)童裝選購應考慮安全性。物理安全上,童裝需要符合國标關于繩帶的要求,适用于嬰幼兒及 7 歲以下兒童的服裝頭部和頸部不應有任何繩帶,适用于 7 歲以上的兒童服裝外露的拉繩、拉帶等也不宜過長,以免被其糾纏;不建議選擇有亮片、鑲鑽或釘珠等裝飾物的童裝,以免嬰幼兒誤食、誤吞;紐扣、拉鏈及其他金屬附件應無毛刺、無鋭利邊緣和尖端等,以免劃傷。化學安全上,家長盡量選擇塗層印花較少的童裝,以免甲醛、重金屬或塑化劑等超标對兒童健康造成傷害;慎重選擇顏色較鮮豔或較深的童裝,如果色牢度等指标不達标,就可能導致嬰幼兒咬含衣物而危害健康。
另外,兒童正處在發育階段,選購童裝時一般 " 宜大不宜小 ",款式應以寬松自然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