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周傑倫演唱會門票秒沒,2張連座票黃牛叫價15萬元!與周傑倫合照要10萬一張?經紀公司回應,歡迎閲讀。
7 月 18 日,周傑倫演唱會天津站開票。據大麥平台顯示,本場天津演唱會大麥單平台放票近 13 萬張,共分四輪開票。超 520 萬人标記 " 想看 "。經實際搶票發現,四輪開票都在 30 秒内售罄。網友吐槽票不好搶的同時,黃牛已将票炒至天價。
據證券時報,有黃牛稱内場前三排售價高至 19800 元。在某二手平台上,甚至有人将兩張票面價格 2000 元的連座票定價 150000 元出售。
7 月 19 日,周傑倫演唱會 2 張連座票黃牛叫價 15 萬的話題衝上熱搜第一。
周傑倫演唱會門票又秒沒!2 張連座票黃牛叫價 15 萬元
7 月 18 日,周傑倫天津演唱會放票,毫無意外的是,本次開票後又是秒空!眾多期待買到票的歌迷無奈等來的又是 " 缺貨登記 "。
有售票平台顯示,超 500 萬人 " 想看 " 這一場演出,超過 99% 同類的演出。同時,該平台顯示,本次周傑倫天津演唱會 4 場演出共計只有約 10.54 萬張,面對超 500 萬人的 " 想看 ",顯然是一票難求。
在一票難求的背景下,黃牛們也将周傑倫演唱會的票價炒上了天,甚至還冒出了 "10 萬元與周傑倫合影拍照 " 的消息……
甚至第一時間有人放出 2 張 2000 元的門票,标價達到 15 萬元。
圖片來源: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聯系了一位黃牛,該黃牛表示目前票價溢價都很高,最便宜的原價 700 元的門票,目前單張售價達到 2100 元。也就是説,只要你搶到票,轉手就能賺 1400 元。
圖片來源:證券時報
有網友評論:不去看了,讓高價票砸在黃牛手裏。
周傑倫經紀公司辟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CG111169788239 (圖文無關)
針對近期網絡上流傳的 " 周傑倫呼和浩特演唱會 10 萬塊錢拍照 " 的消息,周傑倫經紀公司傑威爾音樂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
近日某平台發布的文章中有 " 周傑倫呼和浩特演唱會 10 萬塊錢拍照 " 的相關内容,我公司作為周傑倫的經紀公司特此鄭重聲明如下:
周傑倫演唱會呼和浩特站以及其他各站,本公司及演唱會主辦部門皆沒有安排與周傑倫拍照的環節,更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收費合影,凡涉及上述内容的傳播、推銷,均為虛假宣傳及詐騙。
我公司鄭重提醒廣大歌迷朋友增強防範意識,切勿相信各種非官方渠道散布的諸如收費合影、收費點歌等虛假訊息,避免造成個人财產損失。
黃牛票有哪些來源
在主辦方規劃下,一場演唱會門票會分為可售票、不可售票兩部分,前者指通過票務平台公開售賣的部分,後者包括了工作票(供藝人團隊工作需要)、贈票(贊助商、媒體、場館、品牌或其他機構)、防漲票(預防人員過多預留票)等。上海市消保委近日撰文指出,目前按照相關規定,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營業性演出門票數量,不得低于公安部門核準觀眾數量的 70%。也就是説,剩下這部分至高可達 3 成的不可售票,由于并不公開售賣,很大概率會通過各式渠道流入二級市場、乃至黃牛手中。
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孫宇昊律師便向和訊财經指出,黃牛票來源主要有幾種:
" 一是從正規渠道搶購:黃牛會在門票正式開售時,利用多人或者網絡搶票工具大量購買門票,從而快速控制票源;二是從活動主辦方内部購買;三是從其他購票者手中購買:黃牛會在一些購票社交平台、二手交易平台等地方購買那些因故無法觀看演出的觀眾手中的門票;四是從團購渠道購買:有些活動會有團體票的優惠政策,黃牛可能會借此機會大量購買團體票,然後分散出售;五是偽造門票:盡管少,但也時常被爆出,極少數黃牛會制作假門票進行出售。但這種行為屬于違法違約行為,一旦被發現會受到法律制裁。"
今年 4 月,文旅部曾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管理規範演出秩序的通知》,指出要切實規範演出票務市場秩序,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營業性演出門票數量,不得低于核準觀眾數量的 70%;對在票務經營中出現有炒票問題或可能造成不良影響的,應當及時約談演出舉辦部門和演出票務經營部門,督促整改。
演出市場全面回暖 演唱會經濟如何效益最大化
今年以來,演出市場重新變得熱鬧起來,大型演唱會、户外音樂節、話劇、兒童劇、音樂劇、戲曲、舞蹈……各類演出場館被安排得滿滿當當,滿足着不同消費群體的文化需求。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 6 月 30 日,全國各主要票務平台在售的 7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的暑期演出項目總計超 8000 個,在售演出場次達 3.7 萬場。其中,演唱會、音樂節類大型演出共計約 300 場,許多頗有市場号召力的歌手都将在這個暑期集中開唱。
上半年共演出 506 場,票房收入達 24.97 億元,觀眾人數超過 550 萬人次。
據經濟日報,如何讓一場演唱會帶來的經濟效益最大化,這背後恐怕是個系統工程。知名歌手的 " 引流 " 作用自不必説,能把成千上萬的歌迷吸引至此,可要讓 " 流量 " 變 " 留量 ",靠的是城市打出的營銷 " 組合拳 " 和方方面面的服務保障。在首場演唱會前,海口 70 家酒店除了推出食宿折扣外,還推出延遲退房、延長餐廳營業時間、免費接送等貼心服務。細節之處的服務保障決定着消費者對一座城市的感受。針對此次演唱會,海口相關部門要求酒店做好客房價格管理;在演唱會期間,加開免費穿梭巴士線路……歌迷得到了熱情接待,自然願意多停留、多消費。
" 演唱會經濟 " 走熱再次證明文旅不分家," 演唱會 + 旅遊 " 怎麼看都是個多赢的組合。各地不僅要争取有市場号召力的大型演出項目落地,還要盡早統籌文旅資源、實現文旅聯動,提升接待服務能力,讓歌迷願意來、來了不想走。
眼下演出市場全面回暖,其實不止大型演唱會和音樂節,涵蓋劇場、新空間和各類景區、園區、街區的演出活動都在推動文化消費、促進經濟回升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我們樂于見到這一作用得到越來越多地方政府部門的重視和推動,演出機構也在積極豐富演出產品品類、提升内容供給,如此,演出市場定能在吸引和擴大消費層面有更多作為。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證券時報、經濟日報、傑威爾音樂官方微博、和訊财經、新浪微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
每日經濟新聞